根據(jù)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教學條件和小學生心理接受能力、年齡特點,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找到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加強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借助實物、圖片等直觀教具展開教學
小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思維能力比較薄弱,形象思維能力比較發(fā)達。因此,我們要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課堂上要充分利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玩具模型等諸多教學輔助條件進行教學,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直觀性,以便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愛學英語,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旁觀者變?yōu)閰⑴c者,促進他們更有效地接受知識。如我在教pen、desk、book、door等單詞時,順勢拿起一支鋼筆問:what is it?學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然后以同樣方式教其他幾個單詞,這樣就地取材,利用實物教學單詞,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教抽象類單詞,如“春夏秋冬”這四個單詞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四季圖”以幻燈片形式展示spring、summer、fall、winter這四個季節(jié)和單詞,直觀明了,學生較易掌握。另外,磁帶、手偶等也是非常好的教具??傊?,教師充分利用實物、圖片等為媒介,在單詞與實物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小組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交際實踐活動
英語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用來交際,學生的交際能力是在實踐中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多創(chuàng)設語境,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技巧。充分利用學生愛動,善于模仿,記憶力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xiàn)欲的特點,調動學生的各個器官,盡量做到能聽的讓學生聽,能看的讓他們看,能摸的讓他們摸,能說的讓他們說,多管齊下、學練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那么怎樣達到這個目的呢?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情緒上的共鳴,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第二,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克服學生的害羞心理,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分工合作,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以背誦課文、記憶單詞、編排對話、模擬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學習、練習。分組時,充分考慮小組的成員構成,按比例把優(yōu)、中、差生分配到每個小組中,抓兩頭,促中間。在評價方式上盡量做到科學合理。對優(yōu)秀生高標準嚴要求,對學困生則適度降低要求,多鼓勵,提興趣,循序漸進地轉差促優(yōu)。在合作過程中,我尤其注意合作方法、方式的指導:圍繞重點、突破難點,在此基礎上可適度發(fā)揮,歸類學習、舉一反三,但切忌信馬由韁、脫離重點。第三,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的習慣,突出英語特點,限制本族語干擾,體會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微妙差異,通過語調的強弱、高低、輕重緩急來表示不同的含義和情感色彩。
三、教學形式及教學方法要豐富多彩,新穎別致
英語教學形式千變萬化,但需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既要防止千篇一律,又要避免流于花哨或華而不實。興趣是英語教學中的生命線,它與成功緊密相連,心情舒暢而求索不止。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的教學形式及方法要盡可能創(chuàng)新,牢牢抓著學生的注意力。以學生為主體,以趣味活動為主線,以學生的心智發(fā)展為重點,讓學生經(jīng)常獲得成功學習而帶來的喜悅,發(fā)現(xiàn)自我的價值,樹立自信心。我經(jīng)常通過唱歌、游戲、對比、運動等多種形式學單詞、句子。學生愛唱愛跳、模仿能力強,針對這些特點,我經(jīng)常一邊放音樂,一邊讓學生跟唱,等他們唱熟了再加上動作,邊唱邊做動作。在鞏固知識時,為了更有效的復習,我采用了做游戲的方法,在游戲中學,這比起死記硬背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擴大單詞的記憶容量,我也經(jīng)常用對比法,利用母語的押韻,學生比較熟悉,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
四、注意精講多練,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
語言是一種技能,英語也不例外。技能的習得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獲得。交際的能力是“練”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教師要轉換角色,打破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克服以教師“教”為主的“滿堂灌”,轉變成以學生的“學”為主導的現(xiàn)代育人模式。語言教師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說的太多。我們要以此為戒,要精講多練,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在練習中掌握和記憶單詞、句子。教師的操練形式、方法及對學生的態(tài)度,也會直接影響到練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所有活動都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小學生比成人膽子大,不怕羞,喜歡開口對話,教師應從口語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開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把練的水平提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五、明確聽說讀寫的關系
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功能、技能。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我們提倡在“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方式,但為了練下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必須全面兼顧,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這不僅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減輕學生的疲勞。在交替訓練中,除了要用腦外,還要調動多種感官,聽說要用耳、動口,讀、寫要用眼、動手,從而提高訓練的效果。我非常提倡在教學中口語練習的先導作用,樂意把口語教學滲透在所有課型中,把它當作課堂教學的有力手段。對生活中經(jīng)常用的句子,以口語為基礎,在對話熟練的情況下,再學習書上的句子、單詞,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對于難點分散的課型,利用大量的口語教學,突破難點,這有利于教師生動的教,學生愉快的學,可謂相得益彰;另外,學生可以在聽說訓練中學到標準的英語語音、語調,感悟英語語言的魅力,把死知識變得鮮活、有生命力;在口語操練中,加快訓練頻率,便于強化記憶,以養(yǎng)成英語習慣,對建立英語思維十分有益;口語訓練復現(xiàn)率高,創(chuàng)造性的會話訓練多,有助于鞏固基本常用詞匯和提高靈活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口語訓練還可以使師生精神高度集中,時時處在積極狀態(tài),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和改正錯誤。通過聽,加強讀音在大腦中的沉淀,再通過讀、寫單詞,領會其形和意,提高閱讀速度;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有時很難分清孰輕孰重,教師要根據(jù)課型、重點、難點適時調整選擇聽說讀寫的方式。
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我探討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的技巧、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
作者單位:甘肅省玉門市逸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