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課程表上的內容可真是豐富多彩,班會課、活動課、地方課、實踐課、校本課等等??墒菍W校原來并沒有這些課程的專職教師,其他科的教師又肩負自己本職的教學任務,能力與精力都跟不上。這可怎么辦?難道這些豐富多彩的課程只能成為徒有虛名的擺設么?這的確是個難題,上級教育部門示意讓學校自己想辦法,而學校則要求各個班主任想辦法。班主任無奈,只好讓學生想辦法!
“咱們大家都希望我們這些豐富的課程能夠上起來,可是怎么上?上什么?大家都想想看吧!”
學生一聽,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這好辦,我爸在單位就是搞宣傳的,經常給別人講課,我讓他來給咱班講!”雯首先開口?!笆前?,我媽也能來!”“我姑姑也能來!”大家爭前恐后。
對啊,這還真是個辦法!
“那大家就回去跟家長們商量一下吧!”
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我們邀請到了不少“編外教師”。
雯的爸爸先來了。做為煤氣公司主任的他,利用“職權之便”,給學生們帶來了很多安全使用煤氣的宣傳單,并從生活中煤氣錯誤使用的細節(jié)入手,給學生們生動地講解了安全使用煤氣的重要性和正確方法。中間,班里有幾個調皮的孩子不認真聽講,雯的爸爸還語重心長地針對他們,講述了幾起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由于未能正確使用煤氣而引起的重大事故,聽得那幾個孩子“毛骨悚然”。
講完之后,同學們給了雯的爸爸非常熱烈的掌聲。
“您講得可真好!”
“可不是么,臨來之前,我女兒可警告過我,‘講好點,不能丟我的人’!”雯爸爸的幽默引來同學們的一陣笑聲,雯也在座位上“得意洋洋”。
琪的媽媽來了,她是中醫(yī)院的大夫。恰好那段時間正趕上“甲流”肆虐,大家都談“甲流”色變,很多家長怕孩子被傳染,干脆不讓孩子來學校上課了。琪媽媽的到來,可以說給學生們帶來了“最專家”的聲音:“甲流”其實并不可怕,只要方法得當,還是可以預防的。萬一得了“甲流”,只要及時救治,也一定能好起來。聽了琪媽媽的話,同學們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樣。那些怕被傳染的孩子,也在“蝸居”了兩天之后重新返回校園。琪媽媽還很熱心,連續(xù)在家里熬了一個星期的中藥,用專業(yè)的袋子包裝好,每天早晨開車送到學校里來。其他班級的同學看到了之后,都紛紛懊惱不能與琪同班。
斌的媽媽在銀行工作,拿來了很厚一疊練習數錢的模擬紙幣。當場向同學們展示了銀行工作者的風采:幾千、幾萬元的鈔票在須臾之間就能清點無誤,且那數錢的速度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驚嘆不已。很多同學都想試試,可是“錢”到了自己手里,就不一樣了,速度快了不是數錯就是數亂,數目數清楚了可那速度真的不敢恭維。同學們這才發(fā)現:每一行要想做得好,都需要刻苦鍛煉才行。斌媽媽還教會了學生怎樣辨認假幣,連1元硬幣的真假辨認方法都講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搞攝影的家長來了,在講臺上支起相機架,好幾萬塊錢的高級照相機往上一架,下面的學生頓時嘖嘖不已。當這位家長把自己走南闖北拍攝的好片子用幻燈片給大家展示之后,很多學生都激動地尖叫起來。在后來的一次作文《我的未來不是夢》中,很多孩子甚至寫道:我希望,若干年以后我可以背著一架相機去浪跡天涯。
法官家長來了、護士家長來了、巴士司機家長來了、大學教師家長也來了……全班的家長都成了我們課堂的優(yōu)秀講師,且還是編外的——連講課費都不要。最高興的是孩子們了,他們總能時時收獲新鮮:新鮮的生活知識、新鮮的“教師”面孔?!凹议L講得不亦樂乎,學生學得不亦樂乎”的場面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
雖然“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具體實踐時,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總是以要抓升學率、沒有專職教師、沒有課程資源等種種理由為辭,不執(zhí)行或者“偽執(zhí)行”(只在學生課程表上安排課程應付上級檢查,但實際上卻換湯不換藥)。然而,通過以上“家長進課堂”的實踐探索,卻證實了地方課、校本課實施的可行性。
家長來自不同行業(yè)、不同階層,有著豐富的閱歷,其中還不乏行業(yè)的精英、道德的模范、生活的能手等等。因此,讓家長走進課堂,學生雖在學校,卻也能近距離地接觸生活、親近生活,感受生活的磨練、理解生活的真諦。同時,讓家長走進課堂,也是進行“課堂生活化”的有益探索。實質上,這種形式就是把課堂活動、課堂過程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以更寬渠道獲得生活中的體驗和積累,從而更豐富地從實際生活中獲得感性認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從理性認識回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這從根本上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空洞、抽象的說教,可以說“家長進課堂”是一種極具現實意義,極具人文素養(yǎng)的課程方式。
新的課改精神要求我們的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課堂,應當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開放。其實“家長進課堂”只是實現課程資源多元化的一個手段而已,打破單一的傳統(tǒng)課堂的方式絕不僅僅只有這一種。我還構思了“學生百家講壇”——讓學生走上講臺將自己的特長展現給全體同學,很多學生在電腦、網游、漫畫、體育、軍事、歷史等方面的才能是我們教師所不具備、甚至不能企及的。讓他們在同齡人當中展示,既能鍛煉講課人,也有利于聽課人;“民間藝人進課堂”——師生周邊的如剪紙、泥塑、面人、大鼓等方面的民間藝人,都可以被邀請走進課堂。而“邀請”這個任務,如果由學生出面既能鍛煉學生的社交能力,也更能打動藝人們的心,讓他們更純粹地走進課堂。這些構思都還有待于進一步具體實踐,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尋找到更廣闊領域的“編外教師”,也一定能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靚麗多彩。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責任編輯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