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臘,二十八,
家家門上貼年畫;
捉魚宰雞殺肥豬,
熱熱鬧鬧拜年客(隆回方言‘客’讀作‘ka’)。
這首兒時唱過的山村童謠,至今仍在心中縈繞。記得小時候,每到年關臘月二十八,爺爺總要換上新衣服,將他珍藏在籠箱里的那幾張五顏六色的灘頭年畫捧出來,先在堂屋里的神龕前點燃香燭紙錢,口里念上幾句我聽不明白的話語,然后站在長凳上將兩幅最大的年畫恭恭敬敬地貼在堂屋的兩扇大門上。爺爺告訴我:這是門神,是來保佑我們?nèi)胰诵履昶桨驳?。并要我向門神鞠躬作揖,爺爺要門神“保佑我的孫女長命富貴”。
在以后的歲月中,我曾數(shù)十次來到隆回灘頭鎮(zhèn)三坡街21號的高臘梅年畫作坊,拜竭神圣的灘頭年畫和創(chuàng)造年畫的鐘海仙、高臘梅夫婦。每當我走在那條彎彎曲曲、用青石板鋪成的老街上,看著三坡街兩邊老鋪子門上斑駁陳舊的年畫,心底油然升起一股對灘頭年畫莫名的敬畏。
2006年,灘頭年畫被國務院公布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創(chuàng)作灘頭年畫的代表性老藝人鐘海仙、高臘梅夫婦被文化部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這標志著灘頭年畫這一傳承了400多年、已經(jīng)瀕臨滅絕的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又迎來它恢復生機、蓬勃發(fā)展的春天。作為邵陽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我陪同市政府領導又一次來到灘頭向鐘海仙、高臘梅夫婦祝賀,兩位老人雖然八十高齡,白發(fā)蒼蒼,卻思維敏捷,身手矯健。那天他們特別興奮,不但親自為我們操作了設色、碼版、印刷、開臉、畫須、點晴等印制灘頭年畫的絕技手藝,還用他那中氣十足的灘頭腔,為我們介紹了灘頭年畫的歷史和特色。鐘老說:灘頭年畫威力大,妖魔鬼怪都怕他,貼上一張灘頭畫,子子孫孫享榮華。
灘頭座落在湘西南一個偏僻的山圪落里,因年畫而聞名于世。這里溪水清澈,翠竹遍野,民風淳樸。自唐代以來就以盛產(chǎn)土紙、皮紙、玉粉紙和色紙而聞名于世。由于紙業(yè)發(fā)達,宋代以后,灘頭的雕版印刷業(yè)也興旺起來,各種雕版印刷的色紙、紙馬畫應運而生。鐘老說,灘頭年畫就是在紙馬畫的基礎上發(fā)展形成的。關于灘頭年畫產(chǎn)生的原因,在社會上和學術界曾經(jīng)發(fā)生過激烈的爭論,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外來說,認為灘頭年畫是紙販們從四川綿竹帶回來的,主要依據(jù)是我們的灘頭年畫與四川的綿竹年畫很相象;二是長沙秀才王東元創(chuàng)造灘頭年畫說,主要依據(jù)是民間傳說在清初康熙年間,有個名叫王東元的長沙秀才,為躲避戰(zhàn)亂來到灘頭,并在灘頭開了個店鋪專門印年畫,從此灘頭才出產(chǎn)年畫;三是傳統(tǒng)紙馬畫演變說,主要依據(jù)是現(xiàn)存的灘頭年畫與灘頭本地有千年歷史的灘頭紙馬畫一脈相承。鐘海仙和高臘梅兩位老師,是紙馬畫演變說的主要鼓吹者。鐘老對我說,外來說缺乏歷史證據(jù),而且根據(jù)專家考證的權威結論,綿竹年畫的歷史比灘頭年畫短近百年;而王東元創(chuàng)造灘頭年畫說,僅僅只是一種民間傳說,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和王氏后人的佐證;可是灘頭年畫和當?shù)匾呀?jīng)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紙馬畫卻有太多的相同元素。我曾在我的美術老師譚春雨先生和灘頭紙馬畫藝人申吉東先生處,看到了他們收藏的500多件宋、元、明、清和民國各個不同朝代的紙馬畫和紙馬畫木刻雕版,除了沒有年畫的艷麗色彩只有單純墨色外,無論是題材內(nèi)容、人像造型、表現(xiàn)手法,都可以看出,民間用于敬神慰鬼的紙馬畫,才是灘頭年畫的源頭和雛形。灘頭的先民們在紙馬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人物造型、故事情節(jié)、色彩艷麗、生動傳神的木刻年畫,新年時節(jié)貼于堂屋門、神龕上,用來避邪驅魔,增加喜慶氣氛,很受群眾歡迎。印制年畫很快成為灘頭的主要產(chǎn)品。到清代末年,僅5000人口的灘頭,當時有印年畫的各類作坊108家,工人2000多人。主要作坊有大興昌、生成昌、榮松祥等。年畫遠銷兩湖兩廣、云貴川陜和江浙一帶,直至香港和東南亞,年銷量3000萬張。
我的美術老師譚春雨,是隆回縣土生土長的一位專門研究灘頭年畫的專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曾帶領我和幾個學美術的同學在灘頭作年畫的田野調(diào)查,有位94歲的堯爺爺告訴我們,他從11歲起在大生昌年畫坊作年畫,一直做到1957年。那時候,灘頭的年畫有40多個品種,可分為四大類:最多的是神像類,有門神、財神、灶神、佛像等,以尉遲恭、秦叔寶像,關公像,觀音菩薩像,鐘馗像,姜太公像和苗族英雄像為代表。門神按行話分托貨、水貨、廣貨三種。托貨是秦叔寶、尉遲恭像,又有正像、偏像,文像、武像,紅臉、白臉之分。正像是貼在堂屋正門上的門神像,偏像是貼側門用的。托貨按用途尺寸大小又分作托全(四尺)、托半(三尺)、托二(兩尺)、托四(一尺七寸)四種規(guī)格。水貨又稱苗貨,是穿披風的苗族英雄神象,分水二、水四、像單、像雙四種規(guī)格,主要銷往云南、貴州、廣西、越南和本省的湘西、懷化、城步、綏寧等地的苗族、侗族、瑤族地區(qū)。廣貨專指銷往廣東、香港和東南亞地區(qū)的關公像,分金甲、二甲兩種規(guī)格。二為吉祥祝福類,如《和氣致祥》、《年年發(fā)財》、《一本萬利》、《吉祥如意》、《萬福崇來》、《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等。畫中以蝙蝠、佛手寓意幸福,蟠桃寓意長壽等。三是戲文故事類。多以歷史故事、戲劇故事、神話故事和傳說為題材,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zhàn)呂布》、《八仙過海》、《表姐贈珠》、《西湖借傘》、《西廂記》、《老鼠嫁女》、《二十四孝》等。四為色紙窗畫,如《金玉滿堂》、 《年年發(fā)財》等。堯老爺爺說,每幅年畫都有一個動火的故事。在民間,家喻戶曉的是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的故事。唐太宗時候,有一年,天上的玉帝老子令涇河龍王到長安城去降雨,要他城外降七點,城內(nèi)落三點。誰知被一個算命先生看破天機,涇河龍王惱羞成怒,逆旨而行,在城內(nèi)降七點,城外只落三點,造成城外天大旱,城內(nèi)暴雨洪水泛濫。民怨沖天,驚動玉帝,玉帝遂將涇河龍王捉拿上天,命宰相魏征監(jiān)斬,午時三刻行刑。涇河龍王按照鬼谷子的指引,請求唐太宗李世民救命,到了行刑那天,李世民邀魏征下棋,不準魏征離開,欲誤魏征監(jiān)斬的時辰。到了午時三刻,魏征因勞累伏案而睡,片刻酲來,大汗淋漓。太宗李世民問其故,魏征答識剛才夢中已斬涇河龍王。涇河龍王被斬后,怪罪太宗李世民沒遵守諾言救它性命,天天晚上找太宗索命,鬧得整座皇宮夜無寧曰。太宗十分害怕,召集群臣商議,武將秦叔寶和尉遲恭愿披甲持械立宮門守衛(wèi),夜里涇河龍王的冤魂果然不敢到皇宮來鬧,唐太宗睡了一個安穩(wěn)覺。后來唐太宗命畫師絲二將披甲持械之像,張貼子宮門之上,從此邪崇遠離,皂宮安然。這一習俗傳到民間后,老百姓將秦叔寶和尉遲恭奉為門神,將二人像懸掛于門庭之上,驅邪除魔,祈求平安。
更有趣的年畫故事要數(shù)《老鼠聚親》了。在我們鄉(xiāng)下,有著多種不同版本的老鼠嫁女的傳說,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老鼠婆婆要嫁女,嫁給太陽公公,公公不敢要,他怕烏云伯伯遮住;嫁給烏云伯伯,伯伯不敢要,他怕大風叔叔吹散;嫁給大風叔叔,叔叔不敢要,他怕土墻哥哥擋道;嫁給土墻哥哥,哥哥不敢要,他怕老鼠來打洞。老鼠最怕貓翁,貓翁哈哈笑,把老鼠一個個全吃掉。
講起灘頭年畫,作為灘頭年畫的傳承人,鐘海仙和高臘梅百感交集。兩位老人都出身年畫世家。鐘海仙由于家中貧寒,從8歲起就隨父兄學作年畫,由于聰慧靈性,15歲時已成為灘頭年畫行業(yè)中的一把好手。17歲那年被開花紙鋪的高臘梅的父親看中,將自己13歲的獨生女許配給鐘海仙,完婚后,高父更是將自己的祖屋連同花紙鋪(解放前灘頭年畫被稱作“五色花紙”)一起交給鐘海仙高臘梅小夫妻經(jīng)營。解放后正式定名為“高臘梅”年畫坊,是灘頭唯一一家歷經(jīng)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而保留至今、沒有間斷年畫生產(chǎn)的年畫作坊。渤海仙老人悲愴地說,解放初灘頭年畫還十分興盛,1958年初邵陽地區(qū)還專門在灘頭召開了擴大灘頭年畫生產(chǎn)的現(xiàn)場會??墒堑搅肆拢纹鹆舜筌S進的狂風,把灘頭年畫當成封資修的渣滓,全部停止生產(chǎn)。五萬多塊灘頭年畫的印版,全部被搜繳到鎮(zhèn)里的食堂,劈碎當柴火煮飯,整整燒了七個多月,把我們這些年畫人的心都燒碎了。1963年,政府提出改造舊年畫,生產(chǎn)新年畫。湖南省群眾藝術館派了一批畫家來到灘頭,按照上級的意圖用傳統(tǒng)的民間繪畫技術,創(chuàng)作了《擁軍優(yōu)屬》、《工農(nóng)聯(lián)盟》、《三面紅旗》、《人定勝天》等一批現(xiàn)代題材的新年畫稿,并刻印出版。但到了“文革”時期,灘頭年畫又被列作大毒草,殘留的老印版和后刻的新印版,全部被紅衛(wèi)兵搜出來,放在空場上召開批判會,然后付之一炬。直到打倒“四人幫”,我們夫妻倆將偷藏在地樓板下的年畫印版翻出來,以高臘梅年畫的名義偷偷印刷生產(chǎn),灘頭年畫才重現(xiàn)天日。198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灘頭年畫作坊增加到了12家。但許多年畫品種都失傳了,現(xiàn)在只恢復了20來個品種,它們已成了灘頭年畫歷史的見證。
鐘老說,從造紙到年畫成品都在一個地方生產(chǎn),在全國年畫生產(chǎn)中并不多見。尤其是用原生土紙,刷上灘頭獨有的“白膏泥”印制年畫,更加獨具特色。灘頭年畫的用紙稱為“玉版紙”,原料采用純粹的背陽嫩竹制成,經(jīng)過蒸煮、上礬、晾干后,質(zhì)地潔白清純,柔韌細膩,再在上面刷一層薄薄的白膠泥制成的粉末,用來印制年畫,“滲跡圓潤,透痕古拙”,而且“滲而不滯,透而不糊”,特別耐收,幾乎永遠不會改變年畫的“厚重明快”的立體感、清晰度。這種白色膠泥產(chǎn)自灘頭鎮(zhèn)的峽山口,其他什么地方都沒有。調(diào)泥也只能用灘頭本地的山溪水,不是灘頭的水,再怎么調(diào)也只是白搭。原汁原味的本土原料,注定了“灘頭年畫”彌足珍貴的藝術價值。
灘頭年畫采用木版雕刻水印套色印刷,同時又兼用人工加繪的方法。印刷灘頭年畫的印版分線板和色板兩種,線板也稱主板或墨板,是待全部色板印完后最后勾出整個輪廓的墨線的印版,這可以做獨立的藝術品。這種版必須用本地的梨木板做材料,只有這種梨木才能適應當?shù)氐臍夂?,長久不開裂。而色板是畫幅中用得較多的一種,每種色需要一塊板,分別稱為紅板、黃板……色板可以用楓木做原料,楓木色板久用易變形,套印時會使色塊出現(xiàn)錯位,使有的地方產(chǎn)生飛白,這無意中又產(chǎn)生了另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
年畫印板的刻制需要高超的技藝。刻工都是本地人,個個技藝精湛,功力深厚,并熟練地掌握多種刀法,十分講究印制后年畫的木味、刀味、水味。線條下刀后要一氣呵成,均勻一致。運刀時手不能有半點顫動,有的線條細如毫發(fā),稍有不慎則前功盡棄。線板使用一定時間后,因為磨損線條變粗,刻工又要修板,以保證印刷質(zhì)量。一張年畫,其人物造型往往有4至6個顏色,各個顏色部位都有一個畫版,完整地印出整個畫面,需要六七次套印,同時還要“開臉” 、畫眼點睛、勾畫胡須等,并且要將當次印刷的顏色陰干后再進入下一個顏色印刷,每張年畫從開印到最后完工,大致需要20天左右。
灘頭年畫使用的顏料除桔紅(當?shù)胤Q黃丹)、煤黑(煙子)外,其它都用品色顏料,如玫紅(品桃]、群青(品蘭)、淡黃(品黃)、翠綠(品綠)。調(diào)配顏料的水需要用當?shù)氐南?,灘頭穿街而過的小溪是從溶洞中流出的地下水,清澈見底,含有特殊的礦物質(zhì),下大雨也不濁,用這里的水調(diào)配顏料才鮮艷。
灘頭年畫正因為采用原生土紙、鄉(xiāng)土材料和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更加突出的顯示古拙、質(zhì)樸、艷麗和原始味的獨特藝術個性。
灘頭年畫無論在造型和色彩上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散發(fā)著濃郁的泥土芬芳。
灘頭年畫構思樸素,充分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意志感情和理想情趣,具有濃厚的鄉(xiāng)上風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年畫《老鼠娶親》,深受各族人民喜愛。已經(jīng)人物化了的娶親隊伍中,不僅有坐在駿馬上一身綠裝的新郎和坐在花轎里一身紅裝的新娘,馬前轎后是手捧雞魚禮品、敲鑼、吹號、扛彩族、提燈籠的執(zhí)事,而且在畫面的右上角蹲伏一只受了賄后瞇縫著雙眼、任憑娶親隊伍吹吹打打卻招搖而過的大花貓?!独鲜笕⒂H》里的老鼠和貓已經(jīng)遠離了人們?nèi)粘K姷睦鲜蠛拓埖膶嶋H關系了。年畫來自民間,年畫與民間的風俗人情密切相關。每一幅年畫都可以說是一幅風俗畫,但是,有哪一幅年畫像灘頭《老鼠娶親》這樣蘊藏著如此豐富而又深刻的風俗人情的內(nèi)涵呢?魯迅先生把它收為他的中國美術史第一幅作品,可見灘頭年畫當時在中國民間美術中的地位和影響。
在造型立意上,灘頭年畫夸張洗練,神態(tài)生動,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運用多種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門神只有四個頭高,把身體橫向擴展,夸張變型??桃鈸P起的眉、黑白分明的眼、動感飄逸的服飾,把人物的凜凜威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運用多種手法突出人物的氣質(zhì)。武士用大刀眉顯示威武、雄健;仕女用柳葉眉表現(xiàn)端莊、秀雅;和氣菩薩用辮子眉喻意健康長壽;關公用羽毛眉展現(xiàn)剛正不阿。
構圖上飽滿、集中、對稱、均衡而又富有變化。門神類年畫充分表現(xiàn)出這些特點。采用豐碑式構圖方法,主要人物為構圖中心,次要人物點綴在主要人物的下部。集中概括,滿而不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腳、手、道具,都巧妙地布局,統(tǒng)一又有變化,協(xié)調(diào)又不雷同。雖然沒有準確的人物比例,沒有秀雅和嫵媚,卻有著難得的古拙、純樸、真摯、大方的原始氣質(zhì)。
灘頭年畫線條洗練,細而挺拔,剛勁有力,流暢圓潤,在衣紋、花紋、胡須等地方用幾組線條排列,有韻律、節(jié)奏、裝飾美,并根據(jù)人物性格運用各種刀法,使線條為人物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
灘頭年畫的色彩最具楚文化特色,它艷麗、鮮明、對比強烈,看后使人產(chǎn)生興奮、快樂而熱烈的情緒。灘頭年畫特別具有“辣”味,這是有別于其他年畫最為突出的特色。大塊桔紅、淡黃、玫瑰紅與群青、翠綠、煤黑等形成強烈的冷暖對比,使色彩耀眼、斑斕,極富刺激。而在服飾等地方將桔紅與淡黃、翠綠與淡黃、玫瑰紅與群青等近似色搭配,既協(xié)和又柔美,充分體現(xiàn)了灘頭年畫喜氣洋洋的藝術氣氛。
灘頭年畫因社會的、歷史的、政治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缺陷已經(jīng)走向了消亡。家家戶戶貼年畫的輝煌場景,已經(jīng)是很遙遠的一個記憶了。2008年10月,在灘頭苦苦撐持著這一民間藝術絕品的81歲老藝人種海仙不幸仙逝,他的夫人高臘梅也已78歲高齡,而他們的子女又不愿意繼承這一手工技藝。灘頭年畫到了絕跡的危險境地,保護灘頭年畫已迫在眉睫!
為了使這朵藝術奇葩不至于凋謝,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護。
首先要努力提高年畫的畫稿質(zhì)量。畫稿是印制年畫的基礎,一切事物都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出新,只要未脫母體,灘頭年畫應適當接受文人畫與外來畫的影響,要有意識地聘請國內(nèi)外一些真正的美術理論家和美術家介入灘頭年畫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大膽吸取各方面的養(yǎng)料,健康自己,壯大自己,最后走向成熟。同時要鼓勵老藝人搞好幫帶,培養(yǎng)年畫創(chuàng)作新人。據(jù)說,隆回縣已經(jīng)指定“灘頭鎮(zhèn)中學”作為灘頭年畫的教學基地,這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戰(zhàn)略措施,希望“灘頭中學”成為灘頭年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庫。二是努力提高年畫的印制水平。灘頭年畫采用的是木板水印套色并兼用人工加工的方法而印制的。雕刻印木版是關鍵,現(xiàn)存高臘梅年畫坊和金玉美(李咸陸)年畫坊的兩套老印版,都因使用已久,加上雕工不精而略顯粗糙。2007年,當時已80高齡的鐘海仙大師重金聘請一民間雕刻師傅用時一年重新雕刻了一套年畫印版,可惜的是這套新版鐘老還未來得及修改加工就仙逝了。另外,年畫的傳統(tǒng)工藝流程是先色版套印,然后再加修描繪點染。比如人物的面部、嘴唇都是先套印好之后,再用手工把玫瑰紅涂上去。這種方法,的確能使人物更有神采,更富韻味,能收到木、刀、水味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顯示出為機械印制所取代不了的民間風格。但是,從當代人對美術作品的要求來看,這種方式的陳舊性和局限性已經(jīng)日益明顯起來。比如設色,灘頭年畫一般只用三原色,三原色對比,潑辣熱烈,爆發(fā)出一種原始力量的沖動,給人的印象極深。但這種典型的民間設色法,畢竟過于刺激,而且有些單調(diào)。因此,灘頭年畫的印制技術必須有一個較大的改革。當然,印制技術的改革絕不能以拋棄民間風格為代價。三是積極努力投入市場競爭。廣大農(nóng)村和小城鎮(zhèn)一向就是灘頭年畫產(chǎn)品銷售的“市場”,投入市場競爭,灘頭年畫并不感到陌生。不過,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遠不是過去那種競爭了。所以,灘頭年畫應該使年畫走進現(xiàn)代生活,適應現(xiàn)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欣賞水平。必須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市場,農(nóng)村、小城鎮(zhèn)這個老市場要千方百計固守著,現(xiàn)代化城市更要千方百計擠進去,賓館、酒樓、政府會議廳、私人的高雅住宅,都是我們應該開辟的新市場。隆回縣政府計劃建設“年畫一條街”,開發(fā)特色旅游,讓年畫走向市場,產(chǎn)生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這是使灘頭年畫傳承發(fā)展的一個好措施。我們相信,灘頭年畫這塊璀璨的民間藝術瑰寶可望重煥異彩,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