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寫作文也是如此。因為大腦中缺少寫作的“原料”,很多小學生所寫的文章干癟欠生動,缺少真材實料,更談不上有真情實感了。生活處處皆學問,一個生活在縣城或者農村的孩子還會沒有材料可寫嗎?究其原因,正是小學生缺少寫作素材積累所致!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庇纱丝梢姡龑W生發(fā)現、感知和捕捉寫作素材是作文教學不可缺少的前提。以下就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總結出的幾種方法:
一、充分利用課內外活動
課內組織的活動是開放學生寫作空間的手段,如編排課本劇、學做小導游、召開故事會、舉行辯論會、進行逗笑比賽等。這些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生活空間,讓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也能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便于教師就地進行寫作指導。而緊扣教材組織學生參加的校外活動,如小飼養(yǎng)、小采揀、小制作等,是教師指導寫作的基本教學程序之一,“喜歡的魅力在于不斷更新”。用?!皳Q”?!靶隆钡恼n內外活動來引導學生寫作,可使學生對活動“情有獨鐘”,在活動中逐步積累寫作素材。在活動中,由于教師的現場指導,并通過事后學生對整個活動所見所聞的口述,學生糾正觀察的不足及語言組織的不足,使其可以及時、準確、生動地把觀察到的事物“翻譯”成語言,使他們養(yǎng)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從而提高積累素材的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如可以讓他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多練口語交際等,讓他們學會說恰當的話,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這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條途徑。
二、引導學生廣泛閱讀
閱讀是感性知識的積累,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小學生在知識積累和生活閱歷還相對不夠豐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閱讀來拓展視野,提高情趣,增加寫作素材。大量的閱讀,尤其是語文實踐活動下的研究性閱讀,會使學生主動收集資料,完成寫作素材的初步積累。
引導學生閱讀,我們應以精讀課文為主。課文是每位學生必讀內容,是共同的現成的“前提性素材”,這些“前提性素材”為我們多角度地進行延伸性作文訓練提供了方便和可能。這些延伸性訓練對提高學生作文興趣、訓練學生思維品質能夠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教材中的課文,文質皆美,在作文教學中擔當著范例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課文在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典型例子和現成素材的作用,可以打破教材的課文編排順序,根據作文訓練文體或相近的知識點進行相對集中的教學活動。這樣在活動中可以較好地以幾篇課文,從不同層面和角度來學習、訓練某個知識點,總體上改“一篇例文學幾個方面”為“幾篇例文學一個方面”,學生學得更活、更實。
其次,引導學生泛讀教材以外的資料。首先,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建立小圖書架,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基本保證。要求每位學生每月看課外書2~3本,并且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讀后感或者點評。其次,利用讀書活動時間,提出閱讀要求,借助課堂中掌握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重點閱讀,并選擇時間交流讀后感。同時還可以利用寒暑假開出必讀書目,讓學生在家中閱讀,開學時,舉辦讀書匯報會,或者讀后感比賽等相關活動。每半學期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量”和“質”進行評分,并以30%左右的比例計入學生語文成績。
三、帶領學生深入生活
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所提供的往往是書本和老師講授的間接經驗。教師如果能經常地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社會交往活動,如社會調查、采訪人物等。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中的真實感受,積累了形成寫作素材,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從而能寫出富有生活氣息的文章來。如一名學生參加了老師組織的了解市場信息活動后,寫了一篇題為《今天我當家》的文章。他在文章的開頭寫道:“今天我當家,當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買菜!我戴上帽子、圍上圍巾,大步走向菜場。大街上寒風襲人,那風就像一把鋒利的大刀,砍下了一根根小樹枝?!边@些有創(chuàng)意的話語如果沒有直接體驗,是無論如何都寫不出來的。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種媒體和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適應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讓他們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更廣泛更深入地感受生活。如要求學生每天收看電視新聞等,并引導學生摘錄信息,寫觀后感、新聞簡評,在班級中開設“新聞自由談”欄目,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交流信息會等,培養(yǎng)學生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為素材在寫作中的應用打下基礎。
四、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
寫好讀書筆記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方面。首先,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寫日記,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學生寫日記,會更加細心地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和人,同時會對生活、對身邊的人、周圍的事物進行思考與總結,他們的這種“記錄”過程就是寫作素材的積累過程。
其次,可以指導學生摘錄好詞佳句、優(yōu)美文章段落。對于學生摘抄的內容,教師可采取點名背誦、同組互背等方式,讓學生把摘抄的內容牢固地儲存到記憶的倉庫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信手拈來,學以致用。
再次,可以讓學生寫讀書心得,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去寫??梢詮膶懽骷记煞矫嬲劯惺?,也可以從思想方面談體會,以此來激勵學生多讀、深思、勤記,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只有不斷地給學生充電,他們在寫作中才會得心應手地應用。
蘇軾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對學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只要我們鼓勵學生用心觀察,勤于思考,注意積累,再加上適當的指導,小學生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作者單位:江西省玉山縣冰溪鎮(zhèn)逸夫小學)
□責任編輯:岳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