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兒子:
這幾天你可把爸爸媽媽新騰壞了。上周五晚上兩點(diǎn)多摸了你的小臉,特別燙,給你量體溫39.2℃,連忙給你吃了退燒藥。天未亮。爸爸、媽媽、奶奶就急忙帶你奔向醫(yī)院,大夫說是病毒感染,要燒個三四天,開了些藥回來??墒牵芰挛缌c(diǎn)多你又開始燒,而且燒到了40度。爸爸媽媽坐不住了,叫上你犬姑再奔醫(yī)院。誰知輪到你時,你不但不燒了,還特別歡,恨不得爬到醫(yī)生阿姨的桌子上去……到了周日,你又高燒不止,爸爸媽媽幾乎整晚不睡覺給你用毛巾降溫……直到周一下午你才不燒了,媽媽看到你脖子后面有些小紅點(diǎn),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你是得了嬰幼兒急疹,熱退疹出……
這是一位80后媽媽在博客里寫的《寶寶成長日記》。如今,“80后”正成為中國新媽媽的主力軍,她們占孕婦,以及0至1歲、1至3歲孩子?jì)寢尩谋嚷剩逊謩e達(dá)到81%、69%和49%。這些改革開放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女性,如今正承擔(dān)起養(yǎng)育“獨(dú)生子女下一代”的重任。但是,正如上述家長一樣,幾乎每個嬰幼兒都會發(fā)生的“幼兒急疹”,常常會惹得新媽媽及全家惶恐不安。
嬰兒指1周歲以內(nèi)的小兒,幼兒指1~3歲小兒,故嬰幼兒急疹的感染對象為三歲之內(nèi)的孩子。它是常見的發(fā)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患病,為病毒感染、輕型的皮疹性疾病,多在同齡兒童之間相互傳染。
患兒感染病毒后,持續(xù)中、高燒約3天,病初有輕咳、流鼻涕、打噴嚏等,熱退疹出。一般先于面部出皮疹,逐漸蔓延周身。皮疹為紅色、粉紅色丘疹或斑丘疹,有的密集,有的稀疏,壓之褪色。皮疹的多與少與病情輕重和個人抵抗力有關(guān)。預(yù)后好,少見并發(fā)癥。
患兒發(fā)燒時可用退燒藥,亦可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干擾素、清熱解毒中藥等,不必特意使疹子出透。此外,家長可讓孩子多喝水,或采用物理降溫法,如溫水擦浴法:用溫水投好的毛巾擦洗患兒的額部及前胸后背2~3次;酒精擦拭法:用45%的酒精濃度擦拭患兒左右腋窩、左右腹股溝、手心及足心等處2~3次。如果出汗較多,在病中可以簡易洗澡1~2次。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如牛奶、雞蛋羹、肉沫稀飯、各種菜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