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如今洶涌而至的90后們,欣賞著一幅幅他們缺乏責任心的“杰作”,我總會陷入不知不覺的思考之中,這些花季人士有如此美好的青春資產,卻為何閑置不用或揮霍無度呢?一個高三的學生曾經(jīng)這樣對我說:“老師你知道我為什么玩兒嗎,因為我總想一旦考不上大學回想起走來的路,沒玩夠,很賠的?!逼鋵嵥@樣的想法很現(xiàn)實,也很流行,匪夷所思的背后是他們享受主義和自我思想的外顯。他們做錯了事情,我們這些教育者一件件地處理,但無異于大禹的父親鯀用堵的辦法治水,短時見效,長時無功。我感覺這里還是一個人目身的因素。很現(xiàn)實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教育并沒有告訴或者明確告訴他們做人的準則。
今年國慶大閱兵,我在班里說到閱兵村里的故事。說到標兵訓練的故事,還給他們講起今年考上國防生的同學訓練的故事,我感覺到他們的青春烈火被點燃了,我看到一種久違的被他們用世俗埋藏在心中的朝氣。從一個“兵”的概念里,我可以感到他們對生命本色的呼喚,由此我想到了軍旅題材的影片,他們是可以多看一些的,那樣可以讓他們明白做人的準則和正確的定位。
在以前高三的教學中,我曾經(jīng)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過一些影片,大多是人生勵志和軍旅題材的,如《我的左手》《驚濤駭浪》《彈道無痕》《槍手》《橫空出世》。軍人,其實就是紀律、堅持和積極向上的最佳代言人,很明顯,同學們看完后無形中都開始反思自己的定位,班級各項工作開展得也很順利,我感覺到這既是一個教育的絕佳手段,也是一種教育的契機。
在影視作品里還有一些軍旅題材的影片值得思考,如《大決戰(zhàn)》系列,如《亮劍》《殺出重圍》《垂直打擊》,以及將要在央視上映的《滄海》。
推薦理由:一種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但針對90后,切合實際。促使我們思考怎樣給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注入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