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強調作文教學應該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可事實上許多年來,我們教師忽視了學生生活,忽視了在生活中教會學生發(fā)現作文素材,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筆者就如何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作文 作文指導 生活體驗 作文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樂于書面表達”“能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要求教師“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從總體上看,現階段的小學作文教學質量仍不盡如人意。他們的作文不是三言兩語,草草完成任務,就是全部“借鑒”別人的佳作。而對于老師來說也正苦于“難教”。這“兩難”境地似乎已成為小學寫作教學的困境。其實,我們從學生的“生命”本體考察,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爛漫的,每個孩于天生就是詩人,對萬物有他們自己至純的獨特體驗。因此,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舊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作文課堂教學,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的以人為本的新的教育觀念,是目前作文教學的新的發(fā)展趨勢。
一、作文材料來源于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童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所以作文教學要為學生接觸生活的源泉,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引導學生投入生活,感受生活,改變課堂模式,體現學生自主,把作文課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準備作文的內容。只有留心觀察生活,發(fā)現事物的特點,發(fā)現生活中的閃光點、美的所在,才能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悟能力,寫出蘊含豐富的文章。
生活是個大課堂,我們走在大街上,廣告標牌處處有;我們接待客人或到別人家做客時的情景;我們看電視或動畫片帶來的啟示;我們與他人接觸交談的感受;一次事故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教訓等等。這些唾手可得的作文教學的良好資源,也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因為他們有親身的感受和體驗。
1.引導學生認識習作是自己生命的組成部分
教師應以大量的事實和案例引導學生認識習作與生命的關系,深入理解習作是生命的組成部分。而日記,就是一種寫作,這種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轉。只有當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并自覺地付諸實施,那么他們便有可能認識到習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事。因此我要求學生天天寫日記,記敘下一天中發(fā)生的有意義的,印象深刻的事,或是對某種現象的看法、感觸。但不要求學生每天一定要寫一篇完整的日記,有時幾句話也行。
2.引導學生體驗習作是人與人交流的需要
習作是什么,習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學為符號的人與人之間獨特的交流方式,為了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我要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流場景,比如讓他們舉辦影展,為影展的海報寫前言,感受習作就是一種宣傳,教師和學生之間開辟心靈交流的信箱,書信來往,讓學生感受習作就是一種傾吐;學生要參與干部競選,我指導他們寫演講稿,讓學生感受到習作就是一種提煉。
二、作文豐富于日常積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作文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認為,要讓孩子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fā),讓孩子的習作反映他們自己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就必須讓學生走進生活,在各科,與生活密切接觸的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啟發(fā)者、點拔者。幫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觀察,體驗生活,豐富腦海中的生活積累。
1.寫好“兩記”,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
“兩記”包括日記(周記)和讀書筆記。日記寫作靈活,行文自由,是提高自由寫作水平的捷徑之一。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或者說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覺得有必要的就可以把它記下來。天天動筆開闊了學生的思路,積累了大量詞匯、語言素材,作文時再選擇使用,學生也會感受到自己在作文上的進步了。
讀書筆記的內容不拘一格??梢允菍W生自己的心得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也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語句,或是精彩片斷?,F在我班學生每人都有一個圖文并茂、精美的摘抄本,上面都是他們自己摘抄到的好詞好句,還配上了自己畫的彩色畫;同學們還主動到圖書館借閱書刊、自己訂閱報刊雜志,一有時間就看書,全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增加閱讀,提高閱讀的鑒賞能力
“凡作文,須要胸中有萬卷書的根柢”。綜觀古今中外文學大師,能在文章中縱橫捭闔,廣征博引,顯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博覽、勤讀。大文豪魯迅說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說不出,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新課程要求廣泛閱讀各類讀物,并加以量化:“課外閱讀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睍x多了,胸中列書萬卷,視野隨之開闊,在寫作時,就會構思,就會遣詞造句,語言就會如“萬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擇而出”。
總之,孩子的潛能就像空氣,給他多大的空間,他就有多大的發(fā)展空間。在作文教學中,把主動權交學生,給學生心靈以充分的自由,才能讓孩子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心聲,在習作中展示獨一無二的“自我”。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樂成鎮(zhèn)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