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睆?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兩位前輩的論述指明了閱讀教學的一個最本質的方法。而朗讀又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課標強調:“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根據階段目標,各學段有所側重。第一學段(1~2年級):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3~4年級):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5~6年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教師要從“正確、流利、有感情”三個梯度指導學生朗讀,向學生傳授朗讀知識,讓他們掌握朗讀技巧,逐步培養(yǎng)其朗讀能力。
第一梯度:要讀“正確”
讀正確最基本的是讀準字音、重音、停頓。吐字清晰、音正腔圓,是對朗讀發(fā)音的起碼要求。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解決生字詞的教學,特別注意多音字正音,為讀通、讀順課文,掃清認讀障礙。其次,讀準、讀好重音。讀準重音,標志著詞語在課文中地位的把握,對領會句子的含義乃至全文主要內容都很重要。讀好重音,能夠讓聽者抓住重點,加深印象。如《觀潮》一課中的重點詞語要重讀的有“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使學生了解感受錢塘江大潮雄偉壯麗、氣勢非凡的自然景觀。最后,還要讀好停頓。朗讀時,在句子中間或句末作或長或短的停頓,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或句子結構的需要,停下來換氣使句子層次分明,有一種韻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并讓聽者有時間領會朗讀的內容。
第二梯度:要讀“流利”
讀流利主要指讀得字順文從,重音、停頓處理恰當,前后貫通,沒有磕絆,支離破碎的感覺??梢钥闯觥傲骼北取罢_”要求高了,對知識與技術的要求綜合了。實際上就是要求達到熟讀成誦。
第三梯度:要讀出“感情”
讀出感情是建立在與文本內容,文本作者“共鳴”之上的朗讀,是朗讀追求的高境界。要讀有所悟,要讀出感情。需要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用適當的語速、語調、語氣,根據對作品中喜、怒、哀、樂的理解,讀出緩和急,抑和揚,用自己的“氣”,把文章讀“活”,把聽者讀動情,甚至掉眼淚?!短禊Z的故事》有一句寫老天鵝“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這一句時,老天鵝的一舉一動是“表象”,從這些“表象”中能收獲些什么呢?又該如何去做呢?我告訴學生“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靜心體會,尤其是對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動的詞句,最好靜下來,想一想:這個詞句表達了什么意思?為什么這么寫?怎么讀?”將學生的思緒拉向了貝加爾湖畔的那個寒潮突降的早晨,讓他們在靜靜的閱讀中用心靈去感受、去思考。就是在這思考的世界中,學生發(fā)現目光所及的不僅僅是靜止的、抽象的文字符號,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跳躍的生命,而在老天鵝身上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悲壯之美。請看《天鵝的故事》教學片段:
生:我讀到老天鵝“利用下落的沖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這一句時,感受到老天鵝很堅強,有一種奮不顧身的精神。用堅強的語氣讀。
師:你能從中讀出老天鵝的精神來,很了不起!對這個句子,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生:我讀到這里心想:老天鵝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長的,砸在這堅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會受內傷。但是為了找到食物,為了能夠活下去,老天鵝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往冰面上砸,這是多么偉大啊!用贊美的語氣讀。
師: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體會,所以很真切!
生:我覺得“像石頭似的”這個比喻寫得好,讓人感到老天鵝很硬。
師:“硬”在哪里?再往深處想一想!
生:“硬”在老天鵝很有勇氣,很勇敢。
師:所以,老人稱它是“破冰勇士”!
生:“硬”在老天鵝有頑強的意志,它一次又一次地撲打,不停止。
師:說得好!所以,老人又稱它是“頑強的破冰勇士”!一般地講,我們總是將靜態(tài)的比喻成動態(tài)的,平凡的比喻成美麗的。這么美麗的天鵝,卻比喻成了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這個比方用得好嗎?
生:老天鵝從空中筆直地撲下來,就像石頭一樣。
生:石頭不會感覺疼痛的,老天鵝是不怕疼,不怕受傷,連吭都不吭一聲。
生:像石頭一樣落下來,表示力量大。
生:這樣一比喻,讓人更加敬佩老天鵝了。
師:同學們這樣說,這個比方打得真妥帖,真形象!現在再來朗讀,你一定有不同的感受。
(學生繼續(xù)交流)
生:匯報交流結果。
師:你讀得真“硬”,老師聽出來了。天鵝真的像石頭那樣硬嗎?是天鵝的心硬!勇氣硬!這就叫“勇”!體會到了這個字,你們才能讀得有感情!
朗讀如登山,要邊讀邊注意欣賞優(yōu)美的詞句,含義深刻的語句,這樣才能有所收獲,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朗讀也如同品茶,要慢慢地喝,慢慢的回味,一口氣喝下去,只能解渴,而不能品味到茶的真味。朗讀的指導和訓練,一定要實實在在。課堂上,老師要干凈利落地完成從初讀正確到熟讀流利再到讀有感情的過程。
作者單位:河南省寧陵縣城關鎮(zhèn)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