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公園的花土中分離出一株相對高產(chǎn)堿性果膠酶的菌株,經(jīng)16srDNA鑒定為枯草芽孢桿菌,命名為TCCCC11286。在初步的酶學性質(zhì)研究中表明,它耐高溫耐堿,最適作用溫度為45℃,到60℃仍有酶活,最適作用pH為8.0。經(jīng)過培養(yǎng)基的初步優(yōu)化,菌株TCCCC11286對于富含銨根離子的化學物質(zhì)和淀粉具有很好的利用能力。本實驗還對酶的分離純化進行了初步研究。
關(guān)鍵詞:枯草芽孢桿菌 優(yōu)化 分離純化
Abstract:A bacterial strainrelativilyhighly producingalkalinepectate lyasewasobtained from the soil of variaseflowersin the Park.The bacteriumwas primarily identifiedasastrainthat belongs to Bacillus sp.based on 16s r DNAand it was named as TCCCC11286.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kalinepectinaseshowedthatit was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nd alkali proof.The highestactivityoftheenzymewas at pH8.0 and 45℃,even moreit was more activity at 60℃.Under the option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strain TCCCC11286 could make good useofcornstarch and chemical substances full ofNH4+.Furthermore,we preliminarily seperated and purified the pectinase.
Keyword:Bacillus sp. optimiza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果膠酶(pectinases)是一類能分解植物組織中果膠質(zhì)(由D-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鍵連接形成的直鏈狀的聚合物)的酶系,按底物專一性、對糖苷鍵作用機理、切斷方式等,大致可分9種組分。堿性果膠酶是指在堿性范圍內(nèi)具有較高活性的果膠酶,一般多指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olygalacturonate lyase,PGL) [1]。果膠酶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的果汁加工,果酒澄清,飲用酶制劑,生物農(nóng)藥,而堿性果膠酶除在植物病毒的純化、紙漿漂白等方面得到應用外,已成為綿織物處理過程中至關(guān)重要的生物制劑。用果膠酶可以用于不能進行堿精練的織物(如綿和羊毛混紡織物)處理 [2],而且處理后的織物損傷小,織物柔軟豐滿,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少,操作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和設(shè)備的腐蝕情況均比堿精練好[3-6]。
自1972年日本學者Koki Horikoshi首次用嗜堿細菌制得堿性果膠酶以來 [7],至今已分離鑒定出幾十種堿性果膠酶,但其中能應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不多,僅Novo Nordisk公司在1999年研制出用基因工程菌生產(chǎn)的堿性果膠酶Bio-Prep,以及于2003年推出的一種堿性果膠裂解酶ScourzymeL,但高昂的生產(chǎn)成本限制了其廣泛應用 [8]。因此,如何提高、提純PGL的產(chǎn)量并降低生產(chǎn)成本是其開發(fā)應用的關(guān)鍵。本實驗針對從土壤中分離得的一株相對酶活較高的菌株,進行優(yōu)化、提純方面的研究,為進一步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提供依據(jù)。
1.材料和方法
1.1菌種
枯草芽孢桿菌TCCC11286,這是本實驗中心菌種庫的編號,篩選編號為521
1.2試劑
Polygalacturonic acidBeijing Biodee Biotechnology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shù)有限任公司
果膠天門峽富達果膠工業(yè)有限公司
聚乙二醇天津天泰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T.T.R.C
甘氨酸天津市珠江衛(wèi)生材料廠
無水葡萄糖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可溶性淀粉天津市四通化工廠
酵母粉OXOID LTD,BASINGSTOKE,HAMPSIRE,ENGLAND
TPYPTONEOXOID LTD.,BASINGSTOKE,HAMPSIRE,ENGLAND
AgarJapan
磷酸天津市北方天醫(yī)化學試劑廠
NaOH天津市北方天醫(yī)化學試劑廠
(NH4)2SO4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
1.3培養(yǎng)基
(1)LB培養(yǎng)基(g/L):蛋白胨20、酵母粉10、NaCl 20于121℃下滅菌20min
(2)種子培養(yǎng)基(g/L):蔗糖20、蛋白胨10、玉米漿30、MgSO4 1、 K2HPO4 18.4、KH2PO4 6、pH=7于121℃下滅菌20min
(3)發(fā)酵液(g/L):乳糖20、蛋白胨3、CaCl2 3、果膠20、酵母膏3、MgCl2 0.2、pH=7.0~7.5于121℃下滅菌20min
(4)篩選培養(yǎng)基(g/L):果膠5、酵母膏5、蛋白胨5、MgSO4 2、K2HPO4 1、瓊脂20、pH=7.0~7.5于121℃下滅菌20min
(5)斜面培養(yǎng)基(g/L):葡萄糖10、蛋白胨5、牛肉膏5、NaCl 5、瓊脂條20、pH=7.0于121℃下滅菌20min
(6)優(yōu)化發(fā)酵培養(yǎng)基(g/L):果膠20、淀粉20、NH4NO3 15、MgCl2 0.2、MgSO4 2、CaCl2 3、K2HPO4 4、pH=8.0于121℃下滅菌0min
(7)測生長曲線用無機鹽種子培養(yǎng)基(g/L):蔗糖20、(NH4)2 SO4 40、MgSO4·7H2O 0.2、K2HPO4 4、KH2PO4 0.3、pH=6.5~7.0于121℃下滅菌20min
(8)測生長曲線用無機鹽發(fā)酵培養(yǎng)基(g/L):蔗糖40、(NH4)2SO4 40、MgSO4·7H2O 0.4、K2HPO4-KH2PO4 0.05mol/L、FeSO4 0.2 pH=6.5~7.0于121℃下滅菌20min
1.4篩選方法
1.4.1富集培養(yǎng)
將從公園中采集到的月季、馬蘭、竹、美人蕉、菊、迎春、松的培養(yǎng)土分別稱取5g土樣溶于45ml去離子水中,吸取5ml菌懸液加入到45ml(用250ml錐形瓶配制,121℃滅菌20min)的富集培養(yǎng)基中,作搖床培養(yǎng),培養(yǎng)溫度為37℃,轉(zhuǎn)速為100rpm,培養(yǎng)24h。
1.4.2初篩
將富集培養(yǎng)的樣品稀釋分離后涂布在篩選培養(yǎng)基中,放入37℃倒置培養(yǎng)24h觀察,并在平板倒入少量(1%)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銨,靜置10min觀察并測量菌落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的直徑(d/cm)和菌落直徑(d/cm),有透明圈者則為有果膠酶活性的菌株。將產(chǎn)果膠酶的菌種接種于斜面培養(yǎng)基貯藏于4℃下。
1.4.3復篩
將初篩得到的51株菌接種到斜面,37℃,培養(yǎng)24h后,接種到搖瓶進行一級發(fā)酵,200r/min,24h后對發(fā)酵液進行酶活測定。
1.5培養(yǎng)方法
再挑取單菌落接入種子培養(yǎng)液中。(種子培養(yǎng)液按25ml/250ml的量于錐形瓶中分裝,并單獨滅菌),作搖床培養(yǎng),轉(zhuǎn)速為200rpm,在37℃下培養(yǎng)24h。然后種子液按8%的接菌量接入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培養(yǎng)基按50ml/500ml的量分裝于500ml的錐形瓶中,并單獨滅菌),作搖床培養(yǎng),轉(zhuǎn)速為200rpm,在37℃下培養(yǎng)24h后測酶活。
1.6菌種鑒定
1.6.1菌體形態(tài)特征
將菌種接種于平板LB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24h后,用雙目生物顯微鏡在油鏡下觀察菌體形態(tài)。
1.6.2菌落形態(tài)特征
將菌種接種于平板LB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24h后,按常規(guī)方法觀察菌落形態(tài)。
1.6.3生理生化鑒定
按照伯杰氏細菌鑒定手冊方法進行
1.6.416SrDNA測序鑒定
這部分工作由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菌種鑒定中心完成
1.7堿性果膠酶酶活測定方法
取20μl發(fā)酵液稀釋酶液加入到2ml含0.2%聚半乳糖醛酸的甘氨酸-氫氧化鈉緩沖液(pH9.0),45℃反應15min,用3ml0.03 mol/L的磷酸溶液終止酶反應,在235nm處測定其吸光值。
一個標準酶活單位(1U)定義為:每分鐘使聚半乳糖醛酸裂解產(chǎn)生1μmol的不飽和聚半乳糖醛酸的酶量。不飽和聚半乳糖醛酸在235nm處的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4600L/mol·cm[9].
1.8酶液的分離純化
1.8.1果膠酶粗酶液的制備
分別挑一環(huán)521菌接種于2個250ml錐形瓶中,每瓶分裝25ml種子培養(yǎng)基(滅菌),作37℃搖床培養(yǎng),200r/min,培養(yǎng)24h后,以8%的接菌量接入10個500ml錐形瓶中,每瓶分裝50ml優(yōu)化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滅菌),作37℃搖床培養(yǎng),200r/min,培養(yǎng)24h后,于4000r/min,4℃下離心10min,取上清液。分別測定其酶活力和蛋白含量。
1.8.2硫酸銨梯度鹽析提純
將以上酶液中酶活力在0.3~0.8μg/ml的錐形瓶中的酶液混合得310ml酶液。取70ml的酶液分裝于7個250ml的錐形瓶中,以如下的比例濃度加入硫酸銨沉淀過夜。
分別將7個瓶中的酶液在4000r/min,4℃下離心10min,分別收集上清液測酶活力及蛋白含量;將每個樣的離心后的沉淀溶于等體積的PH9.0的甘氨酸-NaOH-CaCl2緩沖溶液中,測定酶活力和蛋白含量,并與相對應的酶液的酶活力作對照。取分離效果顯著的濃度作為其余240ml酶液處理的最適濃度,并分別測定上清與沉淀的酶活力與蛋白含量。
1.8.3透析和濃縮
將上清液分裝于透析袋中靜置于去離子水中,4℃下透析過夜,然后,取出透析袋,在周圍灑上分子量為20000的PEG,靜置于4℃下濃縮過夜。
1.8.4 Sephadex G-75柱層析
20×1000mm的玻璃柱裝好Sephadex G-75萄聚糖凝膠,先用0.02mol/L PH 8.0NaH2PO4-Na2HPO4緩沖液平衡,上樣,以0.02mol/L pH 8.0 NaH2PO4-Na2HPO4緩沖液洗脫,流速30ml/h,收集各組分,用于酶活和蛋白含量測定
2.結(jié)果和討論
2.1菌體形態(tài)特征
521枯草芽孢桿菌的形態(tài)特征:單個細胞0.7~0.8×2~3微米,著色均勻。無莢膜,無鞭毛。最適生長溫度為37℃,在保藏培養(yǎng)基上37℃培養(yǎng)10h后菌體呈桿狀。產(chǎn)芽孢,芽孢0.6~0.9×1.0~1.5(μm),橢圓到柱狀,位于菌體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體膨大。
2.2菌落形態(tài)特征
菌株521的菌落呈不規(guī)則形,由無色變淡粉紅再時間長變?yōu)楹谏D狀,光滑,不透明,邊緣較整齊。
2.3 16SrDNA測序鑒定
經(jīng)16SrDNA測序鑒定521菌株為枯草芽孢桿菌
2.4堿性果膠酶的一般酶學性質(zhì)研究
2.4.1生長曲線和產(chǎn)酶曲線
521菌株的純無機鹽發(fā)酵培養(yǎng)基發(fā)酵生長情況及產(chǎn)酶情況如下圖3-2所示??梢钥闯?,521菌在5h~18h為對數(shù)生長期,菌量生長快速。同時在11h~17h時開始大量產(chǎn)酶,并在13h和17h出現(xiàn)兩個明顯的酶活峰,以13h出現(xiàn)的酶活峰為最高。表明果膠酶出現(xiàn)在細胞代謝和生長旺盛時期,與細胞生長增殖有關(guān)。因而加大菌體含量可大大提高酶活力。
2.4.2堿性果膠酶的動力學曲線
酶反應動力學常數(shù)Km和Kcat可表達酶反應性質(zhì)、反應條件和酶反應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對于特定的反應、特定的反應條件來說,米氏常數(shù)Km(Michaelis constant)是一個特征常數(shù),米氏常數(shù)(Michaelis constant)(Km)它的意義如下:它的數(shù)值等于酶促反應達到其最大速度Vm一半時的底物濃度[S],單位為mol/L。它可以表示酶和底物之間的親和能力,Km值越大,親和能力越弱,反之亦然。其中Km值最小的那個反應的底物就是酶的最適底物。Km是一種酶的特征常數(shù),只與酶的種類有關(guān)而與酶的濃度無關(guān),與底物的濃度也無關(guān),這一點與Vm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Km值來鑒別酶的種類。但是它會隨著反應條件(T、pH)的改變而改變。競爭性抑制劑米氏常數(shù)不變,最大反應速度減小;反競爭性抑制劑米氏常數(shù)減小,最大反應速度減小。
影響酶促動力學常數(shù)的主要有以下五點:底物濃度,酶的量,pH值,溫度,抑制劑和激活劑。
底物濃度:主要應由酶的Km值決定。當[S]>>Km,反應成0級反應;當[S]<
酶的濃度:酶的濃度越大,反應速度越快。酶的濃度太大,會導致反應速度太快,吸光度無法測量;酶的濃度太小,又會導致反應速度太慢,時間掃描時形成的時間-吸光度曲線趨于平緩,效果不明顯。所以,酶濃度應控制在使反應在3~5min內(nèi)到平衡的范圍內(nèi),一般在10-12~10-7mol/L之間。
圖中的橫軸截距為-Km,縱軸截距為Km/Vmax,斜率為1/Vmax,求得
Km=0.4123(g/L)
Vmax=0.252(g/s)
即當果膠酶的酶促反應速度達到最大速度的一半時(0.127g/s)時,底物濃度為0.4123g/L。
2.4.3 pH對果膠酶酶活力的影響
2.4.3.1堿性果膠酶最適作用pH的確定
pH通過改變酶和底物分子解離狀態(tài)影響反應速率,酶催化活性最高時反應體系pH稱為酶促反應的最適pH。如圖2-4所示,最適作用pH是8.0。
2.4.3.2堿性果膠酶的pH穩(wěn)定性
從圖2-5可以看出,當酶液在不同pH緩沖液范圍內(nèi)耐受30min后,堿性果膠酶在pH8.0~12均具有酶活性。在pH9.5時酶活達到最高,最高耐受范圍在pH12,從圖的整體趨勢可以看出,果膠酶中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的堿性穩(wěn)定范圍在pH9.5~12。這種特性很適合工業(yè)生產(chǎn)中耐堿性的條件。
2.4.4溫度對堿性果膠酶酶活力的影響
2.4.4.1堿性果膠棧酶的最適作用溫度
溫度對果膠酶的酶促反應速率具有雙重影響。當溫度下降時,酶活力也呈下降趨勢,當溫度升高時酶活力又呈上升趨勢,但當溫度太高時,則由于酶蛋白的熱變性而會使酶活降低,所以,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就是這兩種作用綜合的結(jié)果,即使酶促反應速率表現(xiàn)最快時反應體系的溫度。如圖2-6所示,果膠酶的最適作用溫度為45℃。
2.4.4.2果膠酶酶促反應的溫度穩(wěn)定性
如圖2-7所示,酶促反應在45℃作用30min時,具有最大酶活,隨著溫度的升高酶活呈下降的趨勢,在65℃還具有酶活性;
2.4.5金屬對堿性果膠酶酶活力的影響
將等體積的酶液與濃度為1mmol/L的Co2+、Cu2+、Mn2+、Fe3+、Fe2+、Zn2+、Mg2+、Ca2+、K+、Ba2+溶液混合,充分作用30min,然后測定酶活。以空白水為對照,結(jié)果如表2-8所示,Ca2+和Cu2+具有明顯的激活作用,Mg2+對酶促反應沒有影響作用,而Co2+、Mn2+、Fe3+、Fe2+、Zn2+、K+、Ba2+對酶具有抑制作用。
2.4.6碳源種類對產(chǎn)酶的影響
碳源一菌體合成自身骨架的主要物質(zhì)來源,是影響菌體生長和代謝產(chǎn)物合成的關(guān)鍵因素。本實驗以原始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乳糖、果膠、酵母膏為碳源作為對照,分別取總碳摩爾數(shù)相同(以10g/L的葡萄糖為基準)的豆餅粉+玉米粉、乳糖、葡萄糖、糊精、淀粉、蔗糖、果膠、淀粉+果膠作為替換的碳源,對照相對比活率。結(jié)果如圖2-9,521菌對于豆餅粉+玉米粉的利用率比較高,酶活相對提高50%,同時對淀粉+果膠的利用率也比較高,酶活相對提高了44%。考慮到,在實際工業(yè)生產(chǎn)中,淀粉+果膠的水溶解度均比豆餅粉+玉米粉要好,而且成本低,因而成為優(yōu)化培養(yǎng)基的首選。
2.4.7氮源種類對產(chǎn)酶的影響
氮源是菌體合成自身蛋白和遺傳物質(zhì)的主要來源,也是代謝產(chǎn)物中氮元素的來源之一。本實驗以原始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以蛋白胨為氮源作為對照,分別稱取總氮摩爾數(shù)相同(以10g/L為基準)的酵母浸粉、尿素、硝酸銨、硫酸銨、硝酸鈉作為替換的氮源,對照相對比活率。結(jié)果如圖2-10,521菌對于硫酸銨的利用最好,相對酶活提高了8%。說明521菌對于無機NH4+具有高利用率,可以考慮在大規(guī)模發(fā)酵生產(chǎn)中使用富含銨根離子的物質(zhì)。
通過不同離子、碳源、氮源對產(chǎn)酶的影響結(jié)果,確定521菌的優(yōu)化培養(yǎng)基為(g/L):果膠20、淀粉20、NH4NO3 15、MgCl2 0.2、MgSO4 2、CaCl2 3、K2HPO4 4、pH=8.0。在這個優(yōu)化培養(yǎng)基條件下,經(jīng)過發(fā)酵,以8%的接種量,250ml三角瓶裝25ml培養(yǎng)基,在37℃,200r/min回轉(zhuǎn)式搖床上培養(yǎng)24h后測酶活達到28μ/ml,比目前國內(nèi)報道的最高酶活34U/ml略低,但比原始酶活提高了30%。
2.5酶的分離純化
2.5.1果膠酶粗酶液的制備、鹽析
用優(yōu)化培養(yǎng)基作為521菌的發(fā)酵培養(yǎng)基,經(jīng)發(fā)酵后獲得的粗酶液首先用硫酸銨鹽析。由于中性鹽對蛋白質(zhì)的溶解度有顯著影響,一般在低鹽濃度下隨著鹽濃度升高,蛋白質(zhì)的溶解度增加,此謂鹽溶;當鹽濃度繼續(xù)升高時,蛋白質(zhì)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這種現(xiàn)象稱鹽析,將大量鹽加到蛋白質(zhì)溶液中,高濃度的鹽離子(如硫酸銨的SO42-和NH4+)有很強的水化力,可奪取蛋白質(zhì)分子的水化層,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質(zhì)膠粒凝結(jié)并沉淀析出。在一般文獻報道中,大多分離純化蛋白酶均使用50%~70%的硫酸銨,本實驗采用30%的硫酸銨鹽析,結(jié)果收集的上清液中,提純總收率達到了141。
2.5.2 Sephadex G-75柱層析
粗酶液在經(jīng)過鹽析、透析和濃縮后,經(jīng)過SephadexG-75柱層析,進一步除鹽,并根據(jù)組分中蛋白分子量大小的不同,依次洗脫,從而分離蛋白組分。以時間為橫坐標,以收集的每管液體的酶活為縱坐標,繪出其洗脫曲線如圖2-11。
可以看出,在洗脫曲線中,在20min和100min處明顯有兩個酶活峰,均具有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
最后酶液的分離提純結(jié)果如下表2-1所示。
3.結(jié)論
本研究從公園的不同花土中分離得到一株相對高產(chǎn)堿性果膠酶的產(chǎn)生菌并進行了鑒定,鑒定為枯草芽孢桿菌,編號為TCCCC11286。
菌株TCCCC11286所產(chǎn)堿性果膠酶的溫度穩(wěn)定性在45℃~60℃,最適作用溫度為45℃,PH穩(wěn)定性為9.5~12,最適作用PH為8.0,這些耐高溫和耐堿性的特點很適合在實際紡織工業(yè)中堿性環(huán)境下處理織物的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開發(fā)前景。
通過產(chǎn)酶條件的初步優(yōu)化,該菌株的產(chǎn)酶能力相對提高30%。從氮源和碳源的考察中可知,菌株TCCCC11286對于銨根離子和淀粉的利用能力較強,可以考慮在大規(guī)模發(fā)酵生產(chǎn)中使用廉價的富含銨根離子的化學物質(zhì)和低成本的淀粉。
在菌株TCCCC11286所產(chǎn)堿性果膠酶的分離純化中,本實驗采用了30%的硫酸銨鹽析、SephadexG-75柱層析等方法,由于酶液中含雜離子濃度小,得到很好的純化分離酶的效果。這種處理方式在實際生產(chǎn)中由于所需鹽量少,也節(jié)約了酶提純的成本。本實驗的方法為進一步開發(fā)工業(yè)用菌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和數(shù)據(jù)依據(jù)。
參考文獻:
[1]丁鳳平,張秀芝.堿性果膠酶PATE及其測定方法.中國生化藥物雜志.1993.64(2):42~43
[2]周文龍等.酶在紡織中的應用.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3]Hoondal GS,Tivari RP,Tewari R.Microbial akaline pectinas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areview.ApplMicrobiol Biotechno 2002.
[4]FrediB,Marianne L,KarlH E. Enzymatec degumming ofram ie bast fibers.J Biothechnol.2000.76:43~50.
[5]Jing Z,GunnarH,Gunnar J.Polygalacturonase is the key component in enzymatic retting of flax.J Biothechnol.2000.81:85~89.
[6]劉昌齡,王秀玲.堿性果膠酶:成本有效、對環(huán)境有利的前處理的關(guān)鍵.印染譯叢.2000(4):41~44
[7]Junwei C,Weihua S, Yong P.High-producers of polygalacturo-nase selected from mutants resistant to rifampin in alkalophilic.Bacillus sp.NTT33.Enzyme MicrobialTechnol.2000.27: 545~548.
[8]張健紅,李寅,劉和.一株堿性果膠酶高產(chǎn)細菌的分離、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和產(chǎn)酶條件的初步優(yōu)化[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5.11(3):354~358.
[9]TatsujiS,RoqueAH,Takuo S. Pur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wo pectic transeliminases with protopectinase activity from Bacillus subtilis.BiosciBiotech. Biochem.1994.58:353~358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大廠高級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