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把高中的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必修課程是整個高中數學課程的基礎,包括5個模塊,是所有高中學生都要學習的內容。在兩年的必修教學中我對新課改的精神有了深入的理解,在具體教學有許多困惑和感受,在此提出和大家討論。
一、知識情景的引入問題
加強數學應用已經得到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但過分注重從實際情況的引入也會產生負面效應。首先如果不根據數學問題的實際情況,絞盡腦汁地“創(chuàng)設實際背景”可能是一種矯枉過正的教學行為。一方面,教師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尋找與該數學問題相溫和的實際模型(并且實際模型涉及的知識面應該是學生熟悉的),雖然這樣做可以拓寬教師知識面,但相應地牽涉了過多精力,牽制授課時間,使授課的重點發(fā)生偏移的現象。另一方面,數學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生,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數學老師應該讓學生體驗其研究的方法,這也是我們讓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的一種體現。因此,有必要將一些從數學到數學的引入方法穿插其中,順暢地進行數學研究。
二、探索情景的創(chuàng)設問題
新課程特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與學生探索,少一些生硬的灌輸。那么探索的目的是什么?一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學會科學的探索方法。三是讓學生體驗數學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感悟數學創(chuàng)造的艱辛和樂趣。所以創(chuàng)設的情景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能讓學生只感受到是老師讓自己做的,卻不知道教師為什么要讓自己去做這些探索。
三、數學學習的態(tài)度問題
數學是枯燥無味的,數學是冷冰冰的不受人喜歡,這是大部分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評價。
1.建立正確的評價體系,讓學生知道成績不是最終的評價。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效果,學習的能力,像學生學習數學時的自信心、勤奮、刻苦以及克服困難的毅力等意志品質更是要考察的評價內容。這就是新課改強調的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2.加強教學中數學審美感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做好教材分析工作,明確教學內容中哪些部分蘊涵了美的因素,體會出這些美的因素,需要學生具備什么樣的知識準備。3.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示引導,讓學生經歷發(fā)現美的過程,去親身體會數學的對稱美、簡潔美。
以上的內容都是這兩年來我在教學中的親身感受,有些可能還很幼稚,但它確實代表了我的思考。我想: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要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是關鍵。教師通過不斷的自我思考,自我調整,才能真正地發(fā)揮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