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兩基”工作中,邊遠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因地理環(huán)境、經濟情況、鄉(xiāng)民意識、辦學條件等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這些鄉(xiāng)鎮(zhèn)初中的很多學生只有“數量”而無質量。學生們的知識面很狹窄,語文素質不高。曾有這樣的現象,語文老師問學生讀過名著沒有,有學生竟然不知道“名著”為何物。我校有位教數學的教師,他說曾帶過的七年級某班有個學生連一雙鞋和一只鞋都沒弄懂(學生非弱智),也許這位教師的語言過分夸張了,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事實的一面。當然這是很特殊的例子,不過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偏僻邊遠鄉(xiāng)鎮(zhèn)的初中學生在“兩基”通過國檢后有待我們研究的問題。
面對新課改,城市比農村確實占有較大的優(yōu)勢,不過我認真思考以后,覺得“課改在偏僻鄉(xiāng)村學校搞不得?!钡脑捨幢卣_,下面,我就偏僻邊遠鄉(xiāng)鎮(zhèn)的初中語文課改之路略談點粗淺的認識。
首先,語文新課標重新定義了語文的內涵,語文從單一的工具性特點上增加了人文性特點,拓寬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范圍,這給語文教學領域擴大了教學地盤,使課改中有了很寬廣的區(qū)域,施展起教學來既方便,又自由。這樣一來,我們作為語文教師何愁找不到課改的路子呢?面對著這樣的新課標,我們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不改就行不通了,再不改的話,恐怕不能繼續(xù)教語文了。所以我們語文教師的課改意識絕不能滯后,必須與新課標同步。
其次,從初中各學科上來看,語文應當屬于最能進行新課程改革的科目,新課標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梢娬Z文應當是使學生學起來很有趣味的學科之一,我們要去尋求語文教學的新課改路子并不難。往往地,偏僻邊遠地區(qū)的語文老師有點惰性,大多數教師呈現“依偏賣懶”的怪癥,一談到課改,就會說:你就到我教的班級去示范給我看看。我們作為這些地區(qū)的初中語文教師不要老是等著人家找出一條路子來,你才跟著走。語文教師不可老是墨守成規(guī),如果這樣,將會誤人子弟。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潮流已經在熱火朝天地席卷全國,不再是“暴風雨”的剛剛來臨之勢,我們邊遠地區(qū)語文教師們切不可如“海鷗”“海鴨”那樣被轟隆隆的雷聲所嚇倒,我們應當積極勇敢地像“海燕”那樣迎接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面對著過去彳亍不前的農村教育情況,我們更希望新課程改革“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
作者單位:貴州省普定縣猴場苗族仡佬族鄉(xiāng)猴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