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主動學習并運用這一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廣大教師注重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能夠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課堂其樂融融
傳統(tǒng)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手段比較有限,多媒體在此則表現(xiàn)了高度的優(yōu)越性。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氛圍輕松,興趣成了最好的老師。
有一次,我們在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傳統(tǒng)教學中,去過蘇州的老師還好點兒,沒身臨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師心里犯嘀咕,學生課下真糊涂。如今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大屏幕前,我們的教師將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展示的東西栩栩如生地擺在學生們面前。學生們邊欣賞園林實景邊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真正是“游”了一番蘇州,這一遍下來園林的美妙不用多說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課文已是一目了然。最后請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蘇州園林,老師提前按課文描述的內容制作好課件,讓學生對著畫面配解說詞,學生們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紹,儼然一位當地的導游,此時的學生有新鮮感、成就感,因此個個興趣盎然,整個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樂學,老師不累,語文課上其樂融融,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理想境界。
二、創(chuàng)設優(yōu)美意境,感染錘煉學生
盡快讓學生進入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正確理解一篇課文的關鍵,傳統(tǒng)教學中通過精心準備導語或范讀課文力求達到這一目的。現(xiàn)代教育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與課文意境有關的音樂或圖像,將學生迅速帶入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讀書有味,讀書入情,讀書悟理。
如我在講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時,配了一段《春的旋律》,樂曲悠揚動聽,很快就將聽課的老師和學生帶入春天詩意盎然的意境中,春草、春花、春風、春雨,隨著這一串串音符撲面而來,對春的喜愛和贊美已蘊在心底。這樣,在美的意境中,對文章的理解,從字面到內涵,層層深入,既把語句理解透了,又體會了所要表達的主題,提高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得到語感和美感的雙重訓練。事實證明此種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生積極活躍,課堂增大容量
傳統(tǒng)的授課一節(jié)課緊緊巴巴,一篇課文至少要兩節(jié)課才能完成,長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講一個星期。多媒體在此則顯示了其優(yōu)越性,它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板書無需再寫,輕輕一點即可完成,問題也無需重復兩遍三遍,已經擺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觀的形象,有些內容無需長篇大論,學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來時間節(jié)約不少,課的容量自然加大,長課短講成為可能。
四、學習新生事物,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但它還是一個新鮮事物,使講出來的課內容豐實,條理清晰,這樣無論采用哪一種形式,都能實實在在給學生以收獲,也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可。
多媒體已走進我們的課堂,帶給我們的沖擊和震撼是前所未有。我們用好這一高科技的教學手段,讓多媒體在語文園地里開花結果,折射出多彩的光芒!讓這一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