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您收藏了不少“寶貝”,能否談點其中的樂趣?
王鐵成:就是覺得好玩,這些小玩意有記憶,又有年頭,又有歷史,又有文化。瓷器、玉器、書畫、雜項我都有涉及。十年前我曾買過8張明清時期的畫,有嘉慶、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當時買的時候便宜,不到一萬塊錢一張,后來都出手了,如果保留到現(xiàn)在那就增值了,但我主要是為了玩,所以也不覺得虧,而且現(xiàn)在書畫的復制品也比較多。我現(xiàn)在收藏的主要是傳統(tǒng)雜項里面的一些小玩意兒,家具、玉器、蛐蛐罐、葫蘆等,我已經(jīng)兩年多不養(yǎng)蛐蛐了,之前每年8月份就有人給我送蛐蛐,我屋子每天都能聽到蛐蛐叫,心里特別舒服,大堂上掛著的這幅“蟋蟀在堂”就是范曾給我寫的。收藏就是為了好玩,能帶給我樂趣,這就足夠了。我現(xiàn)在都七十多歲了,也沒必要去指望著這個怎么著,主要就是保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玩了一輩子。凡事想開看開最好,修行養(yǎng)性平安自保不成問題。
《收藏界》:收藏的范圍很廣,為什么王老師唯獨對玉器和紅木家具情有獨鐘呢?
王鐵成:我作為一個業(yè)余收藏家,比較雜,憑興趣出發(fā)。決不是為了找個官窯啊什么的,現(xiàn)在仿的都能做的跟官窯一模一樣,只能打碎了,查哪個磁片哪個磁,找哪個眼。我追求木器和玉器,是因為木頭你再合成,也做不了假,它是需要一年一年成長,長幾百年才能成為參天大樹,做成家具既實用,又有審美價值,又有年代、還天然,新的跟舊的就是不一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木和黃花梨木。至于玉器,數(shù)千年以來,中國人與“玉”就有著不解之緣,民間素有佩戴玉飾的習慣,既有象征身份的作用,又有預防中風的說法,玉器是天然礦石,不能再生,如果玉器做假,也能看出來。這也是我一直鐘情于此的原因吧。
《收藏界》:對于紅木家具收藏的現(xiàn)狀您是怎么看的呢?
王鐵成:家具現(xiàn)在不被人們重視,因為真正的好精品比瓷器、字畫少得太多了,新做的家具有的是,老的破爛也有的是,夠檔次的哪有啊?各種變遷,保護不了就沒了。為什么農村里還有一些破爛家具呢,因為農村地方大,空房子多,可以有地方存放;城市房子小,一旦變遷,好的精品家具都沒法很好的保存下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為了創(chuàng)收出口,國務院就規(guī)定黃花梨木不能出口,老百姓沒辦法,就給黃花梨上漆當紅木出口,現(xiàn)在這些漆褪掉了,又從海外流回來了。
《收藏界》:您收藏的“寶貝”很多,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您最得意的幾件寶貝嗎?
王鐵成:我收藏的乾隆造辦處的物件是我特別喜歡的,乾隆紫檀筆筒(圖1)、紫檀鑲痕都斯坦玉沿洗(圖2)、紅木鑲玉如意(圖3)、紫檀書桌(圖5),都是經(jīng)過故宮博物院專家鑒定的。
乾隆紫檀筆筒,我這個筆筒里面是“披灰掛里”,一般只有皇上用的才“披灰掛里”,筆筒外面雕刻有遠山、云彩、石頭、小橋、山池、流水、松、竹、梅、亭臺、樓閣等等。所有的雕刻手法,浮雕、透雕、圓雕、平雕等在這件筆筒上全有體現(xiàn)。
紫檀鑲痕都斯坦玉沿洗,一般痕都斯坦玉雕都是鑲寶石的,玉料雕刻成沿洗形狀極為困難,因為它的形狀很規(guī)矩的,全部薄厚均勻一致,特別考驗雕刻師功力,比起那些人物、動物的雕刻難很多,而且還很費料。痕都斯坦玉咱們故宮博物院與臺灣故宮博物院都有。
紅木鑲玉如意,這個是乾隆皇帝做壽時,外邊的巡撫上供的,這上面的三塊玉是明早期的玉,都有沁色和包漿,三層雕刻。中間那塊玉上有一個小“壽”字點題。玉穗為圓穗,穗里面有一個打結的小竹苤。
紫檀書桌,我們看它的圖案,都是立體的,底下的黑紋都是一粒一粒像魚子似的,抽屜手柄是黃金白銀銅合金,所以二三百年不銹,現(xiàn)在這個銅的上面都有鎏金和包漿了,特別精致,全是玉雕手法,上面的圖案寓意福從天降、吉慶有余。它的雕刻手法與宮里的紫檀香柜雕飾手法一樣,這些龍的雕刻手法不同于其他,全是平滑的。
《收藏界》:收藏了這么多寶貝,請您談談您的收藏心得吧?
王鐵成:收藏是一種個人理念,我收藏東西并不是看這件東西能否給我?guī)矶啻笪镔|價值,而是覺得它能給我?guī)砭裆系臉啡ぁN覀€人認為收藏應該依興趣出發(fā),像你們雜志上次評的2009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人物的熊光楷將軍就非常好,他收藏那么多的名家簽名書籍,遍布古今中外,很有特點。收藏并不一定是要收藏這些元青花、玉器之類的藏品,收藏身邊的明信片、郵票、書簽等等這些也是收藏,在收藏的過程中不僅能豐富自身的學識,還能享受精神上的樂趣,我認為有這兩點就足夠了。
圖1 紫檀筆筒
圖2 痕都斯坦玉沿洗
圖3 乾隆玉如意
圖4 本刊社長高玉濤、特邀專家劉亞諫與王老師暢談收藏
圖5 魚子紋紅木大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