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是我國的友好鄰邦,為發(fā)展中巴兩國人民和兩國海軍的友誼,由中國海軍司令部、北海艦隊和某試驗基地組成的中國海軍專家組53人,分別于1981年7月15日和8月6日到達其最大的海港城市卡拉奇。
中國海軍專家組飛抵卡拉奇
專家組到達次日(16日),巴海軍安排我方首先向其國父真納的墓地敬獻花圈。之后,到了巴海軍駐卡拉奇的3位最高司令駐地,由他們各自的首席參謀官在樓梯口帶引拜會司令官。7月17日,巴海軍駐卡拉奇3名最高司令官分別來到專家組領導住所回訪。
7月18日,中國海軍專家組領導成員與巴海軍艦隊司令舉行第一次工作會談,確認了中國海軍專家組在巴基斯坦的工作計劃安排及各項要點。巴基斯坦海軍在卡拉奇設有艦隊司令、基地司令和后勤司令,軍銜都是海軍少將,直屬伊斯蘭堡海軍部領導,每月各自向海軍參謀長(不設海軍司令職)報告一次工作。艦隊司令賽羅赫少將曾任駐外武官,在巴海軍駐卡拉奇的3名司令官中最年輕,主要負責作戰(zhàn)指揮;基地司令汗少將身材魁梧,也曾任駐外武官,是前任艦隊司令,負責行政訓練;年長的后勤司令賽迪少將中等身材,談吐文雅,1978年曾到中國訪問。據(jù)三位司令官介紹,他們曾在同一時期同一艦艇上工作過,現(xiàn)在又都是少將司令,分工明確,協(xié)調很好,一般以資深年長的后勤司令為尊。
艦隊司令部下屬的侯賽因上校是一位很有才華的編隊指揮官,曾率考察團到青島等地訪問,與中國專家組發(fā)生直接工作關系。后勤司令部直接與我方發(fā)生工作關系的汗上校是一名忠厚的中年技術軍官,職務是倉庫主任?;厮玖畈肯聦俚?0歲雷赫曼少校是一位很有經驗的行政軍官,招待熱情友好,禮貌周到。
在巴基斯坦海域的第一次航行是9月初,卡拉奇正處在一年當中第二次熱浪來襲之際,印度洋東南季風仍在席卷阿拉伯海。培訓巴方人員用的快艇靜靜地停泊在港內,為了使航行萬無一失,專家組冒著高溫,在悶熱的設備艙、主機艙、發(fā)射筒、雷達室、電訊室、駕駛室和滾燙的甲板上對每一個零部件都精心擦拭、保養(yǎng)維修,直到組長、副組長檢查“達優(yōu)”才告一段落。此次共同駕駛快艇的是專家組成員莊建勝和巴海軍上尉艇長薩利姆·A·夏克。莊建勝同志是一名優(yōu)秀的海上中隊指揮員,而夏克先生也是從水兵到海軍學校深造后才升任艇長的。專家組領導和巴海軍輕型編隊司令侯賽因上校隨艇出海。
9月3日上午8時50分,快艇的4部主機準時共同啟動,“隆隆”響聲在軍港上空震鳴著,拋物面雷達天線開始“嗚嗚”旋轉,吸引了停泊在港內的所有水面艦艇和岸上的巴海軍官兵。9時整,在莊建勝兩短聲口哨、準確洪亮的口令及熟練的動作指揮下,快艇緩慢駛離碼頭,??吭诳ɡ娓劭诘乃媾炌Ф鉴Q哨致敬。之后,專家組和侯賽因上校并肩坐在一起,看著快艇在莊建勝的操作指揮下,劈波斬浪,疾速飛馳在阿拉伯海,如同飛掠水面的海燕……
接著,侯賽因上校命令艇長加全速,從拋錨在卡拉奇港外的數(shù)十艘外國商船中間穿過。嘿!這可真是一次炫耀威力的口令。只見專家組成員一個個聚精會神地堅守在崗位旁,認真協(xié)助巴海軍官兵操作,快艇像一條熟悉海域的神魚,在商船之間穿過。在那些商船海員們還沒有回過味兒時,快艇早已離開他們,又飛馳在波峰浪谷之間了。
時間過得真快,3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返航靠碼頭時,等候在碼頭的巴海軍官兵熱烈迎接……
為巴海軍培訓艇員
為盡快把巴海軍艇員培訓好,我方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在課堂上由專家組講技術器材的性能、構造及工作原理;第二步是結合實物操作,鍛煉維護保養(yǎng)與常見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根據(jù)巴海軍人員的分工,導彈快艇組開設了10個專業(yè)班,培訓軍官11名、士官27名、士兵82名;勤務保障及倉庫組開設11個專業(yè)班,培訓軍官5名、士官28名、士兵32名、文職人員16名。
巴海軍對士兵管理主要由士官負責,維護保養(yǎng)由士官指派士兵做,艇上人員由兩套成員組成:一是操作使用人員,只負責啟動機器和開關機器操作;一是維修人員,專職排除故障。前者不但無權拆卸機器,更換一個保險絲或卸一顆螺絲釘都是不允許的。在中國海軍艦艇上,向各部門(戰(zhàn)位)配電是由機電部門負責,而巴海軍規(guī)定由負責航海儀器的航電兵向全艇配電。巴海軍提出授課后要向其學員提供英文講義稿,我方在出國前擬定的培訓大綱、訓練內容、授課講稿和實施方案等不得不進行調整和修改,教員和專業(yè)翻譯人員增添了工作量。按照規(guī)定,我方既不能延長兩國換文協(xié)定的在巴基斯坦的工作期限,又得保證兩國協(xié)議規(guī)定的培訓要求按時完成。培訓開始后,每天上午7時50分從住所準時發(fā)車,8時15分正式上課,下午1時下課,l時30分吃午飯。我方教員和專業(yè)翻譯人員只好在巴海軍軍官和士官回家的時間,忍耐著炎熱高溫,加班加點修改講稿,翻譯成英文,第二天及時交給他們。
經我方教員和專業(yè)翻譯人員及巴方學員們的共同努力,通過理論課和實際操作、出海攻擊訓練等科目,達到了訓練目標。
難忘的實彈射擊
培訓結束前,巴海軍要求我方幫助他們在阿拉伯海進行一次實彈射擊。經請示研究后,我方同意了他們的要求。從組織計劃、技術裝備、勤務保障到實施指揮由我方提出建議,由專家組組長為巴海軍數(shù)十名將校軍官講授導彈快艇的戰(zhàn)術原則,協(xié)助組織實施。
巴海軍對此次實彈射擊十分重視,專門組成了代號311的特混編隊,由艦隊司令官賽羅赫少將任總指揮,下設5個編隊,分別由3名準將和2名上校為指揮官。海軍參謀長尼亞齊親臨港口視察艇、彈協(xié)調演練,并跟隨導彈快艇出海預演。經過充分的準備,發(fā)射時間選在2月,因為此時阿拉伯海一年中氣候海情最好。實彈射擊海區(qū)確定在距離卡拉奇港約55海里的公海海域。實彈射擊這天,卡拉奇最高氣溫為攝氏28度,靶區(qū)風力3級,能見度大于8海里。鞮靶艦目標是已經報廢的原英國建造的“江吉爾”號驅逐艦,自重2000余噸,長110米,干舷高2.44米,寬10.67米。為能清晰觀察和拍攝導彈從射出到命中的全過程,采用了分段拍攝、最后合成的程序,即在快艇發(fā)射導彈一舷的60米、120米距離之間由導彈快艇和驅逐艦拍攝導彈瞬間出管的初始狀況,在發(fā)射艇與靶艦中間和靶艦上空分別由2架直升機負責拍攝導彈飛行和導彈俯沖命中靶艦的實況。
當?shù)貢r間2月13日10時50分許,巴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海軍參謀長尼亞齊等高級將領乘2架直升機在靶艦和發(fā)射艇上空參觀指揮,巴基斯坦軍人總統(tǒng)齊亞·哈克也親臨現(xiàn)場。實彈射擊開始以分為時間計算單位,巴方海軍2艘驅逐艦為指揮艦和預備指揮艦,此時起飛的4架直升機和1架預警偵察機在靶艦和發(fā)射艇上空盤旋,為確保萬無一失,在發(fā)射海面遠處還有6艘警戒艦艇巡邏護衛(wèi)。
很快,導彈快艇“賈拉拉特”號的雷達在距40海里的方位上發(fā)現(xiàn)了靶艦,雷達兵立即報告艇長,艇員們各就各位。從10時59分30秒開始,實彈射擊到了讀秒的階段,隨發(fā)射艇出海的賽羅赫少將在無線電超短波里發(fā)出發(fā)射前30秒的指令信號:“30秒……20秒……10秒……5、4、3、2、1!”4秒之后,又發(fā)出“咚咚咚”導彈正常出管的信號,導彈射出后以一條弧線尋找目標。74秒之后,雷達兵報告:“導彈命中靶艦!”只見火光閃過之后,靶艦海區(qū)出現(xiàn)了200余米高的蘑菇狀煙云。我方組長在發(fā)射艇上即刻向賽羅赫少將發(fā)出賀電:“祝賀巴基斯坦海軍導彈快艇打靶直接命中敵艦!”賽羅赫少將隨即回電:“感謝中國海軍派來的專家!”此時,所有飛機輪流飛到靶艦所處的海域低空,觀察命中效果,指揮艦、預備指揮艦及快艇以最快的速度駛向靶艦海域,觀測拍照。
實彈射擊的結果令巴方十分滿意:導彈直接命中靶艦艦艏水線附近,摧毀了其指揮臺前至龍骨的絕大部分,艦艏向下傾斜2米多。巴軍方高級將領在望遠鏡中觀察到命中結果后,立即從直升機上向在發(fā)射艇上的中方組長發(fā)電:“好極了!真是鼓舞人心!”巴海軍艦隊司令官賽羅赫少將對中方派到指揮艦的副組長葉為忠等人一再握手,表示感謝:“在你們回國前,要看到這次發(fā)射的彩色紀錄電影?!彼麄兊囊恍┖\娷姽龠€說:“我們的導彈快艇自創(chuàng)建以來,就是這一次打得最好!確實鼓舞人心啊!”為慶祝實彈射擊勝利,當晚巴方海軍參謀長尼亞齊上將在卡拉奇設宴招待。第二天,西方媒體報道了巴基斯坦海軍在中國人民海軍的幫助下發(fā)射1枚艦對艦導彈,直接命中目標的消息。
參觀巴海軍學院
巴基斯坦海軍學院是培養(yǎng)巴基斯坦海軍指揮官的搖籃,坐落在卡拉奇港西岸。巴海軍軍官的來源一是海軍學員,二是從地方大學畢業(yè)生直接招考錄取,后者錄取后直接授予上尉軍銜,但都是陸勤技術軍官或行政軍官。海軍學院實際上是一所培養(yǎng)海軍初級軍官的具有地方文憑的學府,學時兩年半,共5個學期。學員是具有12年文化水平(相當于我國高中畢業(yè)程度)、17~21歲的巴基斯坦籍公民,經過海軍招生委員會考試、體檢合格錄取后,授予預備學員級銜。第三學期結束后,參加地方大學考試,獲畢業(yè)文憑,授予正式學員級銜。第四學期開始正式學習海軍知識,一年后授予海軍中尉軍銜,再經過一年實習,授予上尉軍銜。故巴基斯坦海軍實際上沒有少尉軍官,中尉也很少,但上尉很多。海軍知識共有19門,在畢業(yè)前還有7天獨立謀生課訓練。該學院能容納400~500名學員,除本國5個學員隊外,還有1個海灣穆斯林國家外籍學員隊,年齡限制在15~18歲,生活條件較好。
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了8個多月時光,250個日日夜夜令我們看到了中巴人民世代相傳的友誼和兩國軍隊的友好交流,正如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1964年訪問巴基斯坦時親手栽植的第一棵烏柏樹,是那樣根深葉茂,四季常青!
(摘編自《人民政協(xi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