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波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 圖書館,湖南 長沙 410110)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高職高專院校進入了蓬勃發(fā)展時期,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它們起步晚、基礎差,屬于高校中的弱勢群體。作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的圖書館,是學?!叭笾е?師資、教學設備、圖書資料)之一,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重要機構。高職院校圖書館除了館舍、經費等各方面比較落后外,館員隊伍建設尤其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高職院校圖書館人才隊伍現狀的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到,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人才隊伍結構不夠合理、整體科研水平和服務水平不高等。
(一)隊伍結構不夠合理
學歷結構不夠合理。目前在圖書館系統(tǒng)的整個館員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人員所占比例很小,高職院校的情況則更嚴重。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員隊伍中,本科以上學歷者僅在30%左右。這種館員隊伍學歷結構的不合理現狀與時代賦予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職能要求是極不相稱的。
專業(yè)結構不夠合理。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員專業(yè)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偏學科現象普遍存在。一是各館館員目前大多是以文史類專業(yè)為主,理科、外語類人員少,缺乏計算機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和掌握高新情報技術的專門人才。二是在高職院校圖書館員隊伍中,目前還存在著學科專業(yè)單一的問題,既懂圖書情報學,又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這種狀況很難勝任當前信息化社會中館員的職責。
職稱結構不夠合理。長期以來,圖書館普遍受重視程度不夠,館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工作人員學習深造機會少,且人才外流情況嚴重。表現在職稱上是具有正高職稱的人員在圖書館員隊伍中幾乎沒有,副高職稱的人員所占的比例也較低。另外,由于在職稱評聘中論資排輩現象還很嚴重,有些職稱較高的老同志沒有很好地發(fā)揮作用,而青年人才又難以在職稱評聘中脫穎而出。這種狀況與高職院校圖書館員所肩負的職責及應有的學術地位相距甚遠。
數量結構不夠合理。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員編制普遍偏緊,大多數學校領導不重視圖書館工作,不能從定崗定編的角度安排人員。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員數量不超過10人的大有所在,任務重,工作力不從心,這必然影響服務質量的提高。
年齡結構不夠合理。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員隊伍中,有年齡偏大的問題,35歲以下人員較少。某省有一所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員年齡全部在45歲以上。這種年齡結構是極不利于圖書館發(fā)展的趨勢。
性別結構不夠合理。據統(tǒng)計資料,圖書館工作人員性別比例女性遠遠高于男性,占70%以上。高職院校圖書館更為突出,有的甚至是清一色的“娘子軍”。應該肯定,女性從事圖書館工作有諸多優(yōu)勢,如:細心、熱情、善解人意、吃苦耐勞等。但由于女性生理與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她們在家務、子女方面承擔了較多的責任,因而對工作也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如:體力、創(chuàng)新意識不如男性,因家庭拖累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等。工作人員中女性比例過高,男女性別優(yōu)勢不能互補,會對工作開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整體科研水平和服務水平不高
學術空氣不濃。目前有些高職院校圖書館仍只滿足于做好文獻采編、流通閱讀等常規(guī)工作,而對文獻信息的深層開發(fā)、高層次服務研究甚少;對如何積極開展科研活動,促進服務水平的提高考慮不多。這些圖書館的專業(yè)人員整天埋頭于日常事務,科研能力、學術水平提高不快,很難適應信息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新的服務需求。
科研工作缺乏團隊精神。高職院校圖書館員一般來自圖書情報、外語、文史哲、數理化、計算機等各個專業(yè),分散在各個業(yè)務部門。他們在開展科研活動中常常會產生兩種偏差:一是具有某種專業(yè)背景(除圖書情報專業(yè)外)的人員,有些喜歡獨立地研究原專業(yè)的學問和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而偏離圖書館主題。二是不少專業(yè)人員在科研中習慣于搞單干,缺乏團隊協作、集體攻關的精神。
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根據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近幾年來,高職院校圖書館加大了自動化建設的力度,相繼更新了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改善了網絡環(huán)境,配置了電子資源,從而使其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從其服務水平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沒有實現新的突破,其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一)加強領導,重視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
高職高專院校要把圖書館工作放到信息化的知識經濟背景下來考慮,重新制定圖書館的總體規(guī)劃,確定發(fā)展目標、工作任務和實施方案。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圖書館首要任務來抓,改變過去“重藏輕用”的傳統(tǒng)觀念,杜絕把圖書館作為庸才的“避風港”。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制定一些切實可行、政策性強的管理文件,促進圖書館人才的快速成長。
(二)融入信息時代,切實抓好圖書館員的教育與培訓
近年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高學歷、高職稱教師成為師資隊伍的主體,讀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館員的綜合素質不具備提供相關服務的能力,教育與培訓就成為造就高素質圖書館員隊伍的重要措施。系統(tǒng)化的職業(yè)培訓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穩(wěn)定人才的一塊“巨磁鐵”。信息時代的圖書館將以信息收集、分析、加工和傳遞為工作重點,業(yè)務工作的著眼點以含有信息的文獻為單元轉向以文獻中含有豐富的信息為單元。為了適應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的環(huán)境,館員必須接受培訓,跟上時代的步伐。圖書館應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隊伍培訓,培訓內容:一是破除舊觀念,樹立新觀念。要把構成圖書館的“三要素”(資料、人員和館舍)進行重新定義,改變過去只重資料采訪、編目、流通和期刊管理模式的觀念,以信息資料的深層次服務能力、服務意識強弱來衡量一個圖書館館員是否稱職,從觀念上把圖書館館員的注意力轉移到開發(fā)信息資源上來。二是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圖書館館員作為文獻信息資料和讀者的中間人,必須在某一專業(yè)方面有所專長,學會處理某一學科各種復雜的文獻資料,掌握各種信息,當好讀者的幫手。因此,圖書館館員要利用身在書海的優(yōu)越條件武裝自己,在應用中學習,通過自學補充所需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三是加強外語和計算機知識的學習。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國際間交流和協作日益繁多,圖書館館員不僅要熟悉多語種的文獻資料,而且還要適應在網上處理大量新文獻、新軟件、新載體和新技術的工作需要。一個合格的館員應具有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四是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圖書管理經驗。在網絡環(huán)境下,對圖書的分類、標引、編目、檢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內外有許多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高職高專院校可結合自身條件,借鑒國內外圖書館的發(fā)展經驗,進行全文檢索、遠程編目,讓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進入世界搜索引擎的視野。五是加強圖書館館員信息開發(fā)技能的培訓。現有的圖書館員是圖書館最寶貴的人力資源,這些人具有較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和堅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對他們進行信息資源開發(fā)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信息的搜集、選擇、分析、吸收、整理、加工、綜合和存貯的技能,成為“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能手,將館藏靜止信息轉化為網絡化信息,建立圖書館資料信息傳輸通道,向讀者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務。
(三)引入競爭機制,加強對圖書館人員的管理
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館員的培養(yǎng)教育、監(jiān)督和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監(jiān)督、管理得力,能夠給人以壓力,從而保證培養(yǎng)教育的效果;培養(yǎng)教育深入細致,能使壓力轉變成動力,從而使管理富有成效。因此,在加強對圖書館工作者培訓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圖書館館員的管理,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促進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高職高專院校必須打破現有的用人機制,樹立新的用人觀念,變論資排輩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首先,把好進人關,公開、平等的招聘人才。把具有信息意識、競爭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強的優(yōu)秀人才,吸引到圖書館工作,并享受學校引進人才在工資待遇、職稱、住房等方面的同等優(yōu)惠政策。其次,實行競聘上崗,推行崗位目標管理。在實施競聘過程中,一要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崗位,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職責和任職條件。二要競爭上崗,為每個具有真才實學之士提供公平競爭的機遇和施展才華的平臺。三要建立公平、公開、客觀、民主的考核評價體系。總之,要知人善用,把相應才能的人置于相應的崗位,強調崗位目標,建立館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
(四)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
激勵是一個能使個體將外部刺激變?yōu)閷崿F目標自覺行為的過程。建立激勵機制,有利于調動圖書館館員的積極性,增強圖書館的競爭力。一是建立目標。賦予館員權力和職責,實現館員自我管理,自覺完成工作任務。二是崗位與效率結合。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將館員待遇直接與工作業(yè)績、能級崗位掛鉤,形成重實績,重貢獻,向優(yōu)秀館員傾斜的分配機制。三是激勵館員對圖書事業(yè)的奉獻精神。學校通過表揚、獎勵措施,鼓勵館員競崗,推行崗位競聘。在實施競聘過程中,首先按照科學合理、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崗位,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職責和任職條件。其次要競爭上崗,為每個具有真才實學之士提供公平競爭的機遇和施展才華的平臺。最后要建立公平、公開、客觀、民主的考核評價體系。
(五)以人為本,強調團隊精神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币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不可能使圖書館事業(y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總是要受到知識面、個人智能和信息資源的限制。因此,一個優(yōu)秀的館長應善于團結周圍的人,科學地配置人力資源,建立共享知識技能機制,鼓勵有專業(yè)特長者分享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技能,使個體擁有專業(yè)技能向群體擁有轉變,使團隊智商高于個人智商,對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共同推動圖書館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責任編輯 張 敏)
[參考文獻]
[1] 王瑾,陳光. 浙江省高職院校圖書館現狀與發(fā)展初探[J].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5(1).
[2] 江小云. 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的建立與館員繼續(xù)教育[J]. 情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