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江
(肇慶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肇慶 526020)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擔負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重任,是學校培養(yǎng)合格人才必不可缺的基礎條件。本著“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原則,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從讀者閱讀心理出發(fā)全面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擴充館藏文獻資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色與功能,為高職教育服務,使文獻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高等職業(yè)教育的需要。
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經濟建設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高職學生入學時的文化基礎薄弱,學習方法和習慣有失偏頗,長期處于文化成績“弱勢”,使得他們中大多數(shù)已經厭倦了書本,選擇高職院校可能并非自愿。但他們和其他年青人一樣思想活躍,易接受新生事物,同時思想也比較單純,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在眾多的網絡信息面前,不能完全把握其真?zhèn)?,不能去除糟粕汲取精華。如何去引導這些大學生,這不僅是學院教師的責任,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是責無旁貸的。
1.1.1 觀察法
在讀者活動區(qū)域內,對讀者在利用圖書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言語、心理等進行觀察,圖書館工作人員通過對讀者的直接觀察,可以了解讀者的興趣、情趣、能力及其他個性特征。
1.1.2 調查法
針對性地向讀者提出問題,要求讀者給予回答,這種方法主要有召開座談會和發(fā)調查表等形式。
1.1.3 分析法
對觀察和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和材料加以分析,以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傾向,如從某一讀者一定時期內的全部索書單或借書卡上,可以看出該讀者這一時期內的借閱傾向,從某種或某類書刊在一定時期內的借閱率,可以反映出上部分讀者的閱讀心理傾向。根據這些情況,可以為圖書館訂購圖書提供參考,進一步滿足閱讀需求。
1.2.1 高職生屬于??茖哟?但實際錄取分數(shù)較低
由于文化基礎差,學習起點低,要想在三年學校教育中把他們培養(yǎng)成合格的高職生,難度大,任務重。任課教師普遍反映高職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文化基礎太差,教學組織相當困難。高職學生則反映,上課聽不懂,尤其是英語、數(shù)學、物理等課程,高職生對這些課程有畏懼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
1.2.2 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有的學生只是想混個文憑,有的是為了應付父母而來的,有的對高職培養(yǎng)目標及所學專業(yè)缺乏了解,認為前途渺茫,學不學無所謂。
1.2.3 存在較為嚴重的自卑心理
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二個方面:第一是高職生屬于??茖哟?而且分數(shù)太低,在本科生面前自然產生自卑心理。第二是社會不理解以及誤解也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
1.2.4 生活自理能力弱,集體現(xiàn)念、組織紀律性差
高職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較好的家庭,父母過分溺愛,從小嬌慣,使他們養(yǎng)成任性,占有欲強,自私自利等壞習氣;缺乏同齡群體的環(huán)境,導致他們集體觀念淡薄,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家庭過多的照顧使他們怕苦怕累,在獨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斷力、適應力等方面顯得相對薄弱。
1.2.5 輕德育,重智育
有的學生政治責任感不強,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口頭抨擊的多,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較差;不少學生只對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學習感興趣,對政治理論學習和政治課教學不感興趣,政治性活動不愿參加,甚至厭倦和反。
1.2.6 輕集體,重個人
有的學生不愿接受集體的約束,對集體活動和公益勞動缺乏熱情,缺少集體榮譽感。
1.2.7 輕奉獻,重索取
有的學生缺少遠大目標的激勵力量,思想趨于實際、實用和實惠。認為現(xiàn)在講理想、講奉獻是唱高調,講實惠、追求物質利益才是最現(xiàn)實的。有的學生片面強調功利原則而不講道義原則。
1.2.8 輕奮斗,重享樂
有的學生渴望成才,卻缺乏堅定的拼搏精神;缺少深入實際和腳踏實地的努力;信奉的是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有的學生注重物質享樂和感性刺激,沉溺于跳舞、影視、游戲、上網聊天之中;有的法紀觀念淡漠,違紀事件時有發(fā)生。
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改變了信息的加工、存儲和傳遞方式,但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使人們更加廣泛、方便、便捷地獲取信息,以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由此可見,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是不能分離的,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而如今,各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現(xiàn)代化設施已達一定水平,但相應的讀者服務工作卻未能同步發(fā)展,這無疑會影響整個高職教育的發(fā)展,影響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影響圖書館服務品牌形象的樹立。就我館而言,新建立的圖書館硬件設施較完善,現(xiàn)代化的設施為讀者提供了優(yōu)越的借閱環(huán)境,讀者對其快速、便捷的現(xiàn)代化計算機網絡服務方式也較為滿意。但部分讀者會因為計算機知識匱乏、信息檢索能力低下、外語知識不夠等主觀因素使自身需求得不到滿足,此時,他們更需要圖書館服務人員的熱情幫助和引導。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部分館員工作熱情不高,服務態(tài)度冷淡、生硬,工作方式機械,嚴重阻礙了讀者服務工作的開展。
圖書館是為讀者服務而存在的,廣大讀者的需要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原動力,提高讀者服務質量是圖書館的工作重心之一。我們要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優(yōu)良的秩序,優(yōu)質的圖書,優(yōu)秀的服務”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在讀者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圖書館的人文精神是指圖書館在實踐的過程中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滿足人的需求,實現(xiàn)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人文關懷,把創(chuàng)造美與和諧美作為圖書館活動的宗旨。圖書館工作的實質是拉近文獻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提倡人文關懷,即對讀者自身存在和發(fā)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識需求和精神心理問題給予關注、探索、指點和解答,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并營造一種充滿人性化的讀書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親切、溫馨、便利的空間。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則是教師和學生,是圍繞著教學和科研實施的服務工作。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讀者對圖書館不再是單一的知識需要,還包括多重的精神需要,需要一個開放的、自由的、寬松的借閱環(huán)境來完成他們的研究和學業(yè)。
這就要求圖書館變革現(xiàn)行的管理制度,對讀者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關愛和體恤每一位讀者,實行人性化管理。服務要有方便讀者的理念,向讀者敞開大門,充分信任每一位讀者,盡可能給讀者提供一切便利,以讀者滿意作為我們服務的最高境界。
這是圖書館吸引大學生閱讀最基本的條件,在激烈的競爭面前只有飽滿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必須要有新時期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業(yè)務素質。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就是每學期派出一名圖書館員接受繼續(xù)教育,請進來就是把圖書館方面的專家,或有經驗的同行請進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進行集體培訓。
學生下課進網吧或機房,不愿進圖書館與他們不了解圖書館有關。所以我們要積極宣傳圖書館。傳統(tǒng)的圖書宣傳已過時,無論什么樣的好書都不能為讀者所了解,那末如何宣傳,根據學生愛上網的特點,我們就利用網上宣傳,充分利用新媒體推廣服務,架構實時平臺,促進與讀者互動交流。達到圖書宣傳之目的。
圖書館宣傳要利用大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豐富的想象,利用藝術,幽默的語言,圖文并茂吸引讀者。如:采用妙趣橫生的宣傳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讓學生參與到圖書館宣傳中,組織并鼓勵他們在各系部進行圖書館宣傳設計比賽,包括宣傳畫,宣傳標語演講等,讓圖書館宣傳遍及學院的每一個角落,走進每一個人的心里。
通過自愿報名和考試,在學生中選拔學科聯(lián)絡員,學科聯(lián)絡員的職責是向系部學生介紹圖書館資源與服務,搜集,反饋院系學生的現(xiàn)實或潛在需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則通過反饋的信息及時搜集相關資料與信息,通過網絡,宣傳活頁等形式推送信息,及時解決利用圖書館資源服務方面的問題。
圖書館不能像過去一樣等著讀者上門,而要走出去,結合各系部活動,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熱情地為讀者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送書上門,做到隨時隨地為讀者服務,館員定崗定位,責任到人,每個館員跟蹤一個系部,了解學生需求、想法。以及在利用圖書館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相互交流,建立閱讀檔案,妥善處理讀者意見,搞好跟蹤調查,及時了解讀者反饋,有效的導讀,根據讀者的年齡、文化、專業(yè)等分析學生的閱讀目的,閱讀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指導,培訓,幫助學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
圖書館是一個區(qū)域文化和歷史的象征,是圖書館理念的體現(xiàn)。我院圖書館的理念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終生學習,娛樂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環(huán)境。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我們定期組織各種活動。如;讀書會、猜謎語、計算機培訓班等。
[1]劉秀云.公共圖書館應是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J].圖書館建設,2001,(4).
[2]康忠民.高校發(fā)揮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 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J].圖書館論壇,2000,(12).
[3]盧仕嚴.高校圖書館實施素質教育工作淺議[J].圖書館論壇,2001,(12).
[4]莊淑針.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5).
[5]楊艷.創(chuàng)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