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滕英
(云南省腫瘤醫(yī)院 昆明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云南 昆明650118)
西妥昔單抗是表皮生長因子(EGFR)的人/鼠嵌和的單克隆抗體,EGFR在多種表皮組織中表達,西妥昔單抗與正常或腫瘤細胞EGFR特異性結合,且競爭性抑制EGFR和其它配體結合,以阻止受體相關酶的磷酸化和活化,抑制細胞生長,誘導凋亡,減少基質金屬蛋白酶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產生,從而起到抗腫瘤作用[1]。有研究提示[2],西妥昔單抗能提高傳統(tǒng)化療的抗腫瘤效果,抑制腫瘤浸潤和轉移。我科2006年8月~2010年5月對10例晚期腫瘤患者采用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化療,通過有效的用藥前預處理和護理干預,保證了治療的順利進行,現(xiàn)將護理方法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例患者,男3例,女7例,年齡23~69歲,其中結腸癌7例,頭頸部癌1例,胰腺癌1例,轉移性癌1例。10例采用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奧沙利鉑、順鉑為基礎的化療方案。
1.2 方法
1.2.1 藥物用法 西妥昔單抗每周方案,首次劑量400mg/m2,采用原液靜脈滴注,滴注時間為120 min,使用微量輸液泵控制滴速,以后每周劑量為250mg/m2,滴注時間60min,嚴格控制滴速。
1.2.2 用藥前的預處理 每次用藥前30min給予抗組織胺藥物苯海拉明40mg肌內注射、地塞米松10mg靜脈注射、西米替丁0.4g靜脈注射,為避免藥物外滲,給予外周靜脈PICC置管,先滴入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道,再依次用藥,同時使用心電監(jiān)護儀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
1.3 結果 10例晚期腫瘤患者未發(fā)生過敏反應。
2.1 心理護理 向患者介紹藥物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用藥前要進行相應的預防性治療,以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療。
2.2 毒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2.2.1 過敏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西妥昔單抗的特征性不良反應為超敏反應,表現(xiàn)為急性呼吸道梗阻(支氣管痙攣、喘鳴、聲嘶)、蕁麻疹和/或低血壓。據(jù)文獻報道[3],接受西妥昔單抗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嚴重過敏反應的約為3%,極少有生命危險(<0.1%),即使已預防性使用抗組織胺藥,仍有約90%的嚴重過敏反應與首次用藥有關。如果首次用藥出現(xiàn)過敏反應的患者,以后每次用藥都要非常謹慎,一旦出現(xiàn)嚴重的過敏反應,必須馬上停藥且不可再用該藥。
2.2.2 皮膚毒性的觀察及護理 西妥昔單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皮膚出現(xiàn)痤瘡樣皮疹,對于多數(shù)患者來說,皮疹會隨時間逐漸消退或在停藥后自然消失,且無任何后遺癥,這種皮疹可能與藥物的療效有關。皮疹主要出現(xiàn)于面部、胸部和背部,于用藥后2周左右出現(xiàn),特征性的表現(xiàn)為多發(fā)濾泡或者膿皰樣皮膚損害,皮膚干燥及皸裂。告知病人不可搔抓皮膚,以免皮膚破潰導致感染,外出時可打傘、戴涼帽以避免皮膚暴曬,保持皮膚清潔,不用刺激性的化妝品,不吃刺激性的食物。皮膚干燥、皸裂者,可用潤膚品。嚴重的皮膚反應可以通過口服抗生素和組織胺制劑以及局部使用抗痤瘡制劑得到控制。
2.2.3 指甲改變的護理 西妥昔單抗的另一個典型反應是出現(xiàn)指趾甲改變,但發(fā)生率較低。本組10例中僅有2例發(fā)生腳拇趾甲溝炎樣改變,表現(xiàn)為甲溝紅腫、疼痛,指導患者注意腳部衛(wèi)生,穿拖鞋敞開腳趾,給予局部涂藥和抗感染治療后好轉。若患者甲溝炎有膿液形成時,需切開引流或行拔甲術。
2.2.4 其它不良反應的護理 聯(lián)合奧沙利鉑/順鉑化療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1)胃腸道反應: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瀉;(2)中性粒細胞減少:表現(xiàn)為口腔炎、黏膜炎、乏力;(3)周圍神經毒性:表現(xiàn)為肢端麻木、疲乏、偶有肌無力。告知患者避免用冷水洗臉、洗腳、洗手;不吃生冷的食物,注意保暖和休息,防止感冒,增進營養(yǎng),根據(jù)情況給予對癥處理。
西妥昔單抗為生物制劑、透明無色液體,需保存在2~8℃冰箱中,不能冷凍。使用時不需要稀釋,只能使用于與西妥昔單抗相容的材質(如聚乙烯等)制造的無菌容器,不能使用玻璃容器。藥物開啟后立即使用,給藥方法為靜脈滴注,不可靜脈推注。西妥昔單抗輸注結束時需用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道,以將剩余的藥品注射完畢,用藥過程中可出現(xiàn)嚴重的過敏反應。為了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毒副反應,每次用藥前均必須進行預處理并遵循用藥方法,嚴格控制輸液滴速,告知患者不可自己調節(jié)輸液,專人負責患者用藥全過程的病情觀察,進行24h心電監(jiān)護,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一旦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悸、寒顫、煩躁不安、出汗或頭痛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用藥,并及時報告,遵醫(yī)囑給予對癥處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1]Baselga J.The EGFR as a target for anticancer therapy-focus on cetuximab[J].Eur J Cancer,2001,37(Suppl 4):16-22.
[2]Leonard B,Saltz,Neal J,et al.PhaseⅡtrial of ce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refeactory colorectal cancer that expresses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4,22(7):1201-1208.
[3]Huang SM,Bock JM,Harari PM.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lockade with C225modulates proliferation,apoptosis,and radiosensitivity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rma of the head and neck[M].Cancer Res,1999,59:1935-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