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農民留種行為與品種權的沖突及其解決——立足于美國“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考察

        2010-04-07 20:21:57吳亮
        關鍵詞:終結者專利權專利

        吳亮

        (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上海 200237)

        政治與法律

        農民留種行為與品種權的沖突及其解決
        ——立足于美國“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考察

        吳亮

        (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上海 200237)

        本文從兼顧保護農民權益與轉基因農作物育種人的品種權的角度出發(fā),研究美國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基本架構。就故意留種行為而言,農民有權不經育種人授權而留存、種植和銷售授權產品的種子,但繁殖不得超越合理數量,不得出于商業(yè)目的而繁殖授權品種、銷售種子的數量應當合理。就無意留種行為而言,該行為的侵權認定需要考量農民的主觀意圖,損害賠償采取“侵權收益計算法”而非“專利損失計算法”。育種人針對農民留種行為的專利保護措施有技術授權合同的限制條款、終結者基因技術等。在此基礎上,指出我國的立法缺陷包括“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的范圍有待辨明,農民的無意留種行為與品種權的沖突解決機制尚待完善等。

        美國 農民留種行為 品種權 轉基因農作物

        在專利法領域,判斷農民的留種行為是否侵害到轉基因農作物育種人的品種權,實為一項重要而困難的課題。所謂農民的留種行為,是指農民出于故意或者無意的動機,留存自己農地上生長的作物種子,用于日后種植或與他人交易。①Ryan M.T.Iwasaka,The Growing Need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 in Patent Law,109 Yale L.J.p1505,1513(April,2000).根據農民在留種時是否具有利用種子用于種植或交易的主觀意圖這一標準,可將農民留種的行為分為故意留種和無意留種兩種。

        作為長期沿襲的農業(yè)種植習慣和農作物改良方式,農民的留種行為受到專利法的尊重,被視為一項專利侵權免責的法定事由。農民有權在獨自生產的情形下,享有自由留存、使用、銷售種子的權利。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和轉基因農作物的興起,農民的留種行為無法避免與育種人的品種專利權之間產生沖突和爭議。

        近年來為了鼓勵科技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美、歐等發(fā)達國家不斷擴張育種人的品種專利權,限制農民的留種行為。①參見聯(lián)合國1998年“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公約)修正案、歐盟1998年“生物技術發(fā)明保護指令”(EC98/44)、日本“種苗法”1998年修正案。隨著國際種子貿易的發(fā)展,為了在國際市場上擴張對本國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的保護,發(fā)達國家也敦促我國等發(fā)展中國家順應這一立法潮流。但是,對農民留種行為的限制一旦超越合法的邊界,就會影響到農民的財產權益,影響到農民的生計。因此,我國植物新品種專利制度的改革重心,應當是謹慎考慮農民留種行為與品種權之間沖突的解決途徑,力圖實現農民與轉基因產業(yè)之間雙贏的理想。

        作為世界上植物專利制度最發(fā)達的國家,美國早在1970年就通過“植物品種保護法”率先樹立了“農民留種免責”的規(guī)則。四十年來,判例和學說一直通過對“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具體解釋,積極地謀求“農民對專利種子的財產權益”與“種子本身基因組合的專利權”二者之間的調和與平衡。

        考慮到我國棉花、大豆、玉米等糧食產業(yè)對國外轉基因農作物育種產業(yè)的依賴性,了解美國轉基因農作物領域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制度架構,有助于解決農民留種行為與品種權的沖突,并把握今后可能發(fā)生的跨國涉農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本文擬以美國的實務為中心,探討農民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免責制度在美國法上的歷史發(fā)展,檢討我國的相關制度缺陷,并提出今后完善該制度的若干建議。

        一、農民故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免責

        故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免責,首見于美國1970年“植物品種保護法”的“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

        (一)“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內容

        根據1970年“植物品種保護法”,法律允許的農民故意留種行為包括如下三項:一是留存種子,農民有權不經植物新品種權利人的授權,自行留存含有專利基因的農作物所衍生的種子。二是種植、收割,農民有權將留存的專利種子用于下一季度的種植、收割,用于維持生計。三是銷售,農民有權將留存的專利種子銷售給其他農民。但是根據1983年“人民種子公司案”,農民只能自己銷售,而不得通過中介機構,如農業(yè)公司、谷物公司來進行銷售。②Peoples Gin Co.,694 F.2d at 1016-17.n123.n123.513 U.S. 179,181-91(1995).

        應當指出,農民的故意留種行為雖可作為專利侵權的免責事由,但其前提是對育種人的專利權限制不得超越合理限度。如果農民留種免責的范圍過大,使專利權人超越合理的容忍限度,就會降低育種人研發(fā)新產品的熱情,導致其不愿投入資本用于品種創(chuàng)新,這樣反而對農民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因此近年來,為了鼓勵轉基因農業(yè)的科技發(fā)明,立法、判例和學說不斷地擴張“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的外延,借此限制農民故意留種的侵權免責范圍。具體包括:

        1.農民對授權品種的繁殖不得超越合理數量

        在1992年“埃斯格羅種子公司案”中,最高法院判決主張農民留種的數量應限于次年再生產所需的合理種植數量。法院認為“植物品種保護法”容許和授權農民留存專利種子,其本意旨在使農民滿足最基本的生計要求。農民超越合理規(guī)模的種植、收割行為并不符合立法的原意,并導致專利權保護的意旨落空。③Asgrow Seed Co.v.Winterboer,795 F.Supp.915,918,920(N.D.Iowa 1991).④ Jon D.Grossman,Introduc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at 203(1994).1994年的“植物品種保護法”修正案又規(guī)定農民留種的數量,僅限于在與原耕地相同面積的農地上進行重復種植。④

        2.農民不得出于商業(yè)目的而繁殖授權品種

        1994年的“植物品種保護法”修正案規(guī)定,農民銷售種子供繁殖用途的行為不再屬于侵權免責事項,農民只有出于供繁殖以外其他用途的目的,才能向他人銷售種子。

        3.農民銷售授權品種的種子應當數量合理

        在1992年“埃斯格羅種子公司案”中,上訴巡回法院認為農民銷售的種子不得超過留種所生產種子數量的百分之五十。最高法院則進一步加以限制,認為農民生產的種子總量不得超過次年再生產所需的種植數量,而農民用于銷售的種子數量不得超過這一生產總量的一半。

        (二)“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的成立理由

        1.保障糧食安全的需要

        一般而言,工業(yè)技術領域的專利權保障是發(fā)明人及其企業(yè)保障權益,提升競爭力的有力武器。但在農業(yè)科技領域,由于農作物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如果植物專利集中于少數公司或個人之手,勢必導致整個農業(yè)、植物基因、高科技研究方向將被掌握植物專利的公司或個人所壟斷。而且,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也將被少數人所控制。①Module Two: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Biotechnology,A Training Handbook,2002.p66.因此從保障糧食安全的角度而言,必須平衡育種人與農民等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沖突。

        2.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需要

        農民的故意留種行為是目前很多農業(yè)種苗資源得以豐富多樣的主要原因。如果禁止農民的留種行為,允許某種轉基因農作物全面取代傳統(tǒng)品種,就將斷絕他人保存、改良植物的機會。這類轉基因農作物一旦遭受病害襲擊,就可能造成世界范圍的糧食種源斷絕,威脅人類的生存。②Evenson,D.D.2000 Patent and other private legal rights for biotechnology invention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in Agricultur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conomic,Institutional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in Biotechnology 11~25(V.Santaniello, R.E.Evenson, D.Zilberman and G.A. Carlson,eds.,2000).

        3.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

        有相當多的農民依賴留存和儲存種子的方式進行耕種,維持生計。如果過分強調專利保護,排斥農民留種行為,勢必將嚴重威脅這些農民的生活。

        (三)“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與“專利權耗盡”理論的協(xié)調

        依據“優(yōu)尼蘭斯公司案”,法院提出專利權耗盡的理論,主張當專利產品第一次被售出后,專利權人對該物的專利權利即告耗盡。專利物就成為買受人的私有財產,買受人取得使用或銷售的權利。③the statement in United States v.Univis Lens Co.316 U.S. 241,249,53 U.S.P.Q.404,407,86 L.Ed.1408,62 S.Ct. 1088,1942 Dec.Comm’r Pat.依此理論,一直有學者主張育種人的專利權在售出專利種子時即已耗盡,育種人不得干預該種子的使用。農民留種的行為不構成專利侵權,并無必要設立“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

        在2002年“孟山都訴麥法林案”中,孟山都公司通過簽訂授權合同的方式,禁止農民留存種子。農民麥法林違反合同約定而擅自留種,導致孟山都公司訴至法院。④Monsanto Co.v.McFarling,302 F.3d 1298.被告抗辯認為用于自己種植的留種行為屬于“專利權耗盡”情形,主張限制留種的授權契約違法無效。

        最高法院判決被告農民敗訴。最高法院具體分析了植物專利領域的專利權耗盡情形,認為由于植物具備可自行繁殖的特性,因此并不適用針對工業(yè)產品所設計出的傳統(tǒng)專利權耗盡理論。

        專利權耗盡理論的基本要件是針對同一物而言,但是由專利種子所衍生的種子是一個獨立于原種子的新物。因此這種情況不適用專利權耗盡理論,育種人并不因為售出原專利種子而失去該種子所衍生種子的專利權。由于農民向育種人支付的第一次費用并未包含該衍生種子的使用費,這就意味著育種人并未售出該衍生種子,因此,農民不得以專利權利耗盡理論作為理由,主張授權契約違法無效。

        二、農民無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免責

        在農民無意的留種行為中,農民不具有留種用于種植或者交易的故意。無意的留種一般是由于基因漂流現象所導致,亦即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收獲物由于飄來、殘留、混雜等非人為原因遺留在田間,并且難以清除。

        由美國孟山都公司在加拿大提起的2004年“孟山都訴史密斯案”判決,引發(fā)了美國司法界對農民無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免責問題的廣泛討論。①Monsanto Canada Inc v.Schmeiser.2001 FCT 256;2002 FCA 309;2004 SCC 34.作為被告的加拿大農民史密斯一直使用自己留存的種子來種植油菜。1997年春,史密斯在噴灑農藥中,無意中發(fā)現其田間已經自然混入含有孟山都公司專利基因的油菜。該油菜通過基因改造技術而具有抗glyphosate除草劑的特性,并已獲得加拿大的專利。史密斯放任這些油菜在其農地里的生長和繁殖。1998年,孟山都公司經過檢驗發(fā)現了史密斯的種植情形,遂向史密斯提出專利侵權控訴。

        案件一直上訴到加拿大最高法院,該法院于2004年最終判決被告農民敗訴,但同時駁回其權利賠償的請求。在本案中,傳統(tǒng)的專利侵權要件判斷是否仍然適用于農民的無意留種行為,成為一項美國學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焦點,具體包括三項問題:

        首先,農民在無意留種的情況下,種植、留存、收割基因種子的行為是否構成專利侵權要件上的“使用”?

        其次,在涉及基因漂流的無意留種案件中,是否應當考慮在專利侵權認定中加入主觀意圖要件,作出有別于一般專利侵權的特殊處理?

        再次,如果涉及基因漂流的無意留種行為無可避免地受到專利侵權的指控,那么采取怎樣的損害賠償方式,才能保障善意誤植的農民免于承擔不合理的經濟負擔?

        (一)農民的無意留種行為符合專利侵權要件上的“使用”

        加拿大法院籠統(tǒng)地認為在農民的無意留種行為中,留存、播種和收割授權品種均是使用行為。但有批評指出依據專利侵權要件上的“使用”解釋,專利權人的獨占權利通常是用來保護其商業(yè)利益。而農民僅僅是單純持有該授權品種及其種子,并未用于銷售,因此不屬于“使用”。②Nathan A.Busch,Jack and the Beanstalk:Property Right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3 Minn.Intell.Prop.Rev.1,65(2002).

        美國學界認為可以將專利侵權要件上的“使用”予以擴張解釋,并適用于無意留種的情形。③Mark Schankerman,How Valuable is Patent Protection?Estimates by Technology Field,29 RAND J.Econ.77,79(1998).首先從目的解釋的角度而言,專利法應當禁止任何人的行為干擾、剝奪專利權人的獨占權利。由于孟山都公司本可基于專利權向欲種植這種專利種子的農民收取授權使用費,而農民的無意留種行為將使孟山都公司喪失獲取收益的機會,因此農民的無意留種行為構成“使用”。其次從行為解釋的角度而言,農民單純持有該授權品種及其種子的行為本身是否算作使用行為呢?對此有人認為農民即使只是單純持有,仍然可能利用該發(fā)明來獲得“以備不時之需”的價值。從這種備用價值來看,持有本身即算作使用。

        (二)無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認定中應當加入主觀意圖要件

        一般而言,侵權人的主觀意圖要件對專利侵權的成立而言并不重要,即便當事人欠缺主觀意圖,也有可能破壞專利的有效性,構成專利侵權。然而在植物專利領域,含有基因專利的植物能夠自然繁殖出含有相同專利基因的衍生植株,而農民可能并沒有察覺到其種植的農作物中已混入含有專利基因的植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依據專利種子未經專利人授權,留存于農民田間的侵權事實,徑行作出不利于農民的判斷,那么農民即使從始至終既未購買種子,又未獲得收益,也不得不與育種人簽訂授權合同,否則就有構成專利侵權和賠償的危險。①William m.Landesthe&Richard A.Posner,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345~346(2003).農民被迫與育種人簽訂授權合同的處境是否對農民造成過度負擔,是否有違公平?因此加拿大最高法院在本案中承認,在無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構成要件之中包含主觀意圖要件。

        美國司法界贊同加拿大法院的做法,認為對于農民無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責任,有必要考量侵權人的主觀意圖,避免農民的善意誤植也被視為專利侵權。②Hilary Preston,Note,Drift of Patente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Rethinking Liability Theories,81 Tex.L.Rev.1153,1157-58,1167-73.(2003).在判斷主觀意圖時,可以先推定被告具有利用授權品種及其種子的過錯,例如耕作便利、降低成本、獲得備用價值等。也就是說,不論農民是否有意制造、種植、收割、銷售授權品種及其種子,均會被推定為構成專利侵權。不過如果有充分證據可證明農民的善意,亦即擁有授權品種及其種子純屬意外,本人主觀不知情時,就可以推翻因持有植物而構成專利侵權的假設。農民能夠舉證證明擁有授權品種及其種子純屬意外,就可以推翻先前的過錯推定,免除其專利侵權責任。

        應當指出,根據這一主觀過錯推定規(guī)則,大部分無意的留種行為還是很難逃脫專利侵權的指控可能。因為育種人往往預先采取預先防范的措施,針對有可能發(fā)生基因漂流的農田進行評估,并將專利種子可能留存于農民田間的情形事先告知這些農民。一旦農地里真的發(fā)現專利種子,育種人就可舉證自己已經事先告知,農民的善意就會被育種人的事先告知行為直接戳破。③Roger A.McEowen,Leg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Use and Ownership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43 Washburn L. J.611,628(Spring,2004).

        (三)損害賠償采取“侵權收益計算法”而非“專利損失計算法”

        植物專利損害領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賠償方式。一種是“專利損失計算法”,即以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所損失的預期收益作為計算基準。這種方式是工業(yè)專利領域彌補專利權人損害的傳統(tǒng)方式,美國聯(lián)邦地方法院曾于2000年“孟山都訴道森案”中,首次在植物專利領域運用該方法進行損害賠償。④Monsanto Co.v.Dawson.No.4:98-CV-2004 TCM,2000 WL 33953542(E.D.Mo.Nov.24,2000).另一種是“侵權收益計算法”,即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實際收益作為計算基準。在本案中,加拿大法院對專利損害賠償就采取了這種計算方式。

        就無意留種案件而言,善意誤植的農民只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單純持有專利種子,并未獲得積極收益,如果依據“侵權收益計算法”就無需賠償。但是,如果根據“專利損失計算法”,農民的專利侵害已經達到使專利權人的預期收益受損的程度,必須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侵權收益計算法”有利于善意誤植的農民。⑤Stuart Macdonald,Exploring the Hidden Costs of Patents,in Glob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Knowledge,Access and Development 14 (Edited by Peter Drahos and Ruth Mayne,2002).在本案中,由于沒有證據證明侵權農民銷售了專利種子,所以法院認定其并未獲得商業(yè)收益,不必支付賠償。

        美國學界普遍認為采取“侵權收益計算法”有助于協(xié)調農民無意留種行為與專利權之間的沖突。因為根據上述主觀過錯推定規(guī)則,農民無意的留種行為極有可能構成專利侵權,善意誤植的農民就必須選擇與育種人簽訂授權合同,或者耗費較大的經濟、技術成本,清除田野中任何飄來、殘留、混雜的專利基因。這兩種做法都勢必給無辜的農民造成不合理的經濟負擔。為了保障農民的權益,有必要在損害賠償的認定中采取有利于農民的“侵權收益計算法”,借以保護農民的權益。

        三、針對農民留種行為的專利保護措施及其制約

        為了避免農民的留種行為損及專利權,美國法院允許育種人在第一次銷售專利農作物時,針對農民的留種行為采取如下技術性防范措施,維護其未來實施專利權的有效性。

        (一)技術授權合同的限制條款

        所謂技術授權合同的限制條款,是指育種人在技術授權合同中事先制定排他性的限制條款,要求農民承諾不得留存種子用來重復種植。農民如欲購買和使用專利種子,必須要放棄留種用于重復種植的合法權益和傳統(tǒng)習慣,接受育種人事先單方擬定好的限制條款。然而,如此一來就會造成“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被完全架空,從而有違“植物品種保護法”的立法意旨。①Sierra David Sterkin,Challenging Adhesion Contracts In California:A Consumer’s Guide,44 Golden Gate U.L.Rev. 285,285(2004).

        在“孟山都訴麥法林案”中,法院從契約自由的角度出發(fā),允許育種人以契約規(guī)范農民對專利種子的處理,承認排除農民全部留種權利的限制條款內容實質合法、有效。但法院同時指出,鑒于在技術授權合同中,專利權人與被授權農民雙方的締約地位不平等,農民并無與育種人談判的對等能力,法院應當主動介入,對限制條款的實質合法、有效性進行審查。

        法院的這一見解引起了學界廣泛的爭議。有批評主張育種人在技術授權合同中對農民使用專利種子施加限制,規(guī)定“不可留存種子來重復種植”,不但與農民歷來的留種習慣相互違背,而且有育種人控制農民的嫌疑,有違誠信原則、平等互惠原則。②William W.Fisher, The Impact of Terminator GeneTechnologie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A Legal Analysis,in Biotechnology,Agriculture,And The Developing World:The Distributional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137,139.

        還有人從農業(yè)資源公平分配的角度認為,植物新品種研發(fā)者的努力和價值確實值得保護,但是農民留種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和社會公平,這些社會價值難道就不值得尊重?而且,許多新品種的研發(fā)并非以完全原始的種源作為基礎,而是以經過農民長年利用傳統(tǒng)的留種、培育、選拔等技術所孕育出的品種作為開發(fā)新品種的基礎,農民對新品種開發(fā)所提供的實際貢獻絕不亞于育種人所投入的發(fā)明。因此,在保護發(fā)明者專利權的同時,對于農民的貢獻價值也應給予積極評價。不應容許育種人以不合理的限制條款,剝奪農民的全部留種權利。

        (二)終結者基因技術

        終結者基因技術是一種基因使用限制技術,通過引入某種基因導致專利種子變成無法再繁殖的“自殺種子”,逼迫農民無法留種。終結者基因技術具有一種自我監(jiān)察的特征,亦即通過限制種子本身的繁殖特性,限制農民留種的可能性。就育種人而言,這種終結者基因技術比技術授權合同的限制條款更具有約束的有效性。農民在簽訂技術授權合同之后尚有可能違約,但是終結者基因技術卻是農民無法突破的技術措施。但是,這種技術的不當使用勢必會造成農民權益的侵害,因此美國法院對此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

        基于維護農民與專利權之間公平的立場,法院對終結者基因技術的使用采取“原則否定,例外肯定”的審查模式。③Michael A.Heller and Rebecca S.Eisberg,Science,280,698~701.(1998,May 1).承認終結者基因技術的使用合法,將會引起專利權濫用的問題。由于終結者基因對基因使用的限制并不限于專利有效期間內,含有終結者基因的種子在專利期屆滿之后仍然具有這種特性。育種人一旦使用這種技術,就會造成農民在專利存續(xù)期屆滿之后仍然無法自行留種。因此從保護農民權益的角度出發(fā),不應準許終結者基因技術的普遍使用。

        然而,終結者基因技術可用來降低轉基因作物可能帶來的基因污染問題。①John P.Walsh,Ashish Arora&Wesley M.Cohen,Welsley M. Cohen&Stephen A.Merrill eds.,Effects of Research Tool Patents and Licensing on Biomedical Innovation,in Patents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2003,p.285.由于終結者基因技術使種子在作物長成后無法繼續(xù)生存,在種植后就算基于非人為因素而漂流到其它地方,也不會自行繁殖,帶來嚴重的基因污染。考慮到終結者基因技術降低基因污染的優(yōu)點,在個別轉基因作物領域,可以特許終結者基因技術的例外使用。

        四、代結語——兼評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1997年“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也設有“農民留種免責條款”,其免責范圍限于“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 然而與上述美國的制度結構相比,我國的法律設計存在著諸多欠缺。

        (一)“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的范圍有待辨明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允許農民故意留種,即重復使用專利保護品種所繁殖出的收獲物,但是必須以禁止不合理地限制育種人的專利權,亦即確立“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作為前提。然而從法規(guī)內容來看,“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的具體內涵并不明晰。法院在判決時面臨難以具體判斷農民故意留種行為的合法性的困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農民銷售種子行為的合法性爭議。在立法上,“自繁自用”的判斷標準似乎偏向于保護育種人的銷售獨占權,禁止農民將留存的種子與他人交易。但在實務上,一些基層法院和行政機關采納的是“銷售侵權否定說”,認為農民出于商業(yè)目的而繁殖授權品種,或者銷售授權品種的收獲物的行為并不逾越專利權的合理容忍限度。②李永明、潘燦君:《論基因技術的專利保護》,《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第142-144頁。因此,很多地方的農民紛紛未經孟山都公司等跨國生物科技企業(yè)的授權同意,就對其所有的授權品種擅自進口、繁殖、留存、銷售乃至出口。這種做法蘊藏著跨國公司未來通過專利侵權訴訟,控制我國糧食產業(yè)及其生產者的巨大風險,將對農民的未來利益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反觀美國對“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的范圍判斷,考慮重點在于“育種人遭受的不公平程度”。法院依據“銷售目的”的不同性質、“銷售數量”的不同規(guī)模而得出客觀、細致的判斷標準,亦即農民只能基于非商業(yè)目的而繁殖授權品種,并且只能在合理的數量范圍內銷售種子。以美國的制度為借鑒,我國也應尋求“專利權合理容忍限度”范圍的辨明,從而實現農民留種免責范圍的清晰、合理化。

        (二)農民無意留種行為與品種權的沖突解決機制尚待完善

        我國的植物專利侵權制度未能因應基因科技的發(fā)展而及時作出調整,一直停留在“專利法”所設立的單一判斷模式上裹足不前?,F行植物專利侵權的判斷由于不包含主觀意圖要件,以及損害賠償計算的不合理,導致在農民無意留種行為與品種權相互沖突的情況下,無法救濟無辜的農民。

        首先,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guī)定,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內并不包含主觀意圖要件。不論侵權人是否知曉專利權的存在,都不妨礙專利侵權的成立。因此,農民的主觀歸責性高低無法對農民無意留種行為的侵權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此一來,農民雖然無意種植了專利種子且未獲利,但可能在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善意的情況下,承擔專利侵權的風險。這種做法無疑使農民蒙受不合理的負擔。

        其次,我國專利法對于損害賠償的計算不僅可以專利權人實際所受損害與所失利益為計算基準,也可以侵權人因侵害行為所得利益為計算基準。一旦法院選擇適用不利于農民的“專利損失計算法”,極有可能導致善意誤植的農民即便沒有任何獲利,也必須承擔專利侵權損害賠償。勢必導致無辜的農民無法接受,并且喪失對專利法制度的信賴。

        而美國對農民無意留種行為的專利侵權責任考量侵權人的主觀意圖,而且傾向于對損害賠償采取有利于農民的“侵權收益計算法”的標準,適用“無損害即無賠償”的原理。這些方法不僅在理論上合理,而且在實務上亦屬適當。因此,我國的立法也應采納上述做法,平衡農民和育種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從充實、發(fā)展農民留種行為與品種權沖突的協(xié)調機制的角度來看,認真思考美國的“農民留種免責”規(guī)則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當我們仔細考慮如何實現農民與育種人之間利益的平衡時,美國的經驗就會成為一種有益的參照。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Farmers’Saving Seeds and Plant Patent Right of GMO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rden-Free Rule of Farmers’Saving Seeds

        WU Liang

        The paper tries to tell the construction of Burden-Free rule of saving seeds of farmer.To the saving seeds of farmer on purpose,a“farmer’s right is limited to the amount that can be used to plant their own farm,or sell for some other purpose than breeding”.To the saving seeds of farmers on purpose with no intention,the inten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cognizance of the plant patent tort.The patent protection includes invent agreements,GURTs,etc.The Chinese Plant Patent Act should consummate to clear the scope of the limit of the reasonable abidance of the plant patent,and to perfect themechanism of the Saving Seeds of Farmerwith no intention.

        the U.S.,saving seeds of farmers,Plant Patent Right,GMOs

        吳亮(1979-),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行政法學、經濟法學。

        D912.29

        A

        1008-7672(2010)06-0073-08

        肖舟)

        猜你喜歡
        終結者專利權專利
        專利
        水運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7:38
        猛獸終結者
        少年終結者
        發(fā)明與專利
        傳感器世界(2019年4期)2019-06-26 09:58:44
        論實用新型專利權終止對同日申請的發(fā)明專利授權的影響
        ——兼評專利法第九條
        誰是最好的詹姆斯終結者?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27
        論FRAND原則對標準必要專利權行使的限制
        知識產權(2016年1期)2016-12-01 06:56:44
        論專利權無效判定的基礎
        專利權與生命權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陸勇案引發(fā)思考
        華人時刊(2016年16期)2016-04-05 05:57:15
        終結者
        小說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22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97精品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免费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91| 激情综合网缴情五月天| 国产丝袜长腿美臀在线观看| 91国产自拍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风韵丰满妇啪啪区老老熟女杏吧 | 国产极品喷水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十八区| 亚洲欧美牲交| 欧美 变态 另类 人妖| 亚洲AV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音影先锋色天堂av电影妓女久久 | 绝顶潮喷绝叫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a∨| 日韩av免费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精品主播在线一区二区| a级特黄的片子|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av综合av一区| chinese国产乱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a毛片| 亚洲无毛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亚洲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色|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dvd|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