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霞
(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 應用語言系,湖南 衡陽 421005)
一項質的研究:大學生緣何對英語課說不?
鐘 霞
(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 應用語言系,湖南 衡陽 421005)
本文試圖以質的研究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入手來分析大學生逃英語課的原因,通過對兩名大三女生的訪談,以及對相關文獻的參考,總結了影響大學生逃英語課的五大因素,分別為:英語教師、教學內(nèi)容、大學生對英語課的重要性的認識、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從眾心理,同時提出一些相應的應對策略。
逃課;大學英語;質的研究
目前,在大學校園里學生逃課的現(xiàn)象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在中國青年報(2007.4)人民日報(2007.5)、搜狐網(wǎng)(2007.5)等主流媒體上均有關于逃課的報道。而在這些報道中都涉及英語課,英語課逐漸成為大學生逃課的“重災區(qū)”。大學生逃英語課的現(xiàn)象急需得到改善,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只有找到學生抗拒英語課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找到解決辦法。而當前有關逃課的研究(陳芳齡,2004;孫旭波,2006;張建興,2006),往往從教師或者研究者本身的角度對這個現(xiàn)象進行研究,很少從學生的角度來展開。本文試圖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大學生逃英語課的原因,同時提出一些應對策略。
質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形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1][2]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大學生逃英語課的原因,同時提出一些應對策略。從理論上來講,擬在豐富關于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師生之間交往的理論,從實踐上試圖為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的確定
本次研究選擇的是廣州某高校大三年級的兩名女生,這兩名女生均已通過四級,均有過逃課的經(jīng)驗。之所以選擇大三的而不是大二大一的學生,主要因為大三的學生基本完成了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可以更加客觀和理智地討論英語課,而大一大二的學生“身在其中”,難免會帶更多的主觀情緒。選女生而非男生并不是作者有意偏向女生,而是因為沒有遇到的符合條件的男生意向接受訪談。至于過四級與否,并沒有納入本人的選擇條件之中。本文中提到的“大學英語課”是指大學中除英語專業(yè)外所有在校學生不分系別,都要學習的英語課?!疤诱n”指沒有履行正常請假手續(xù)而擅自不到堂上課的行為。
(二)研究方法的確定
本次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檢索法和文獻檢索法。研究者采用訪談的形式對大學英語課逃課的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學生逃課的原因。在訪談過程中對訪談者的動作、行為、表情等進行觀察,同時,對受訪者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觀察,以揣摩其心理,分析其訪談內(nèi)容的真實性以及其對所問問題的態(tài)度。此外,研究者利用文獻檢索法幫助確定研究范圍、了解相關研究的發(fā)展方向,進而找出尚未得到完善解決的問題,從而使作者對研究課題具備相當?shù)牧私狻?/p>
在研究的準備和實踐過程中,研究者參閱了一些資料,資料來源主要有人民日報、搜狐網(wǎng)等一些大眾媒體,以及中國期刊網(wǎng)中收錄的一些雜志。經(jīng)過檢索,本人發(fā)現(xiàn)我國研究者關于大學生逃課的問題有過不少研究,(張旭波,2006,黃喜玲、李銀倉2005;白雪蓮、張永平,2005; 陳楊,2006 等)其中也包括一些個案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在對逃課原因的分析及對策的思考上面。關于逃課原因的研究,這些研究大都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生自身方面: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忙于學習其他科目或準備考試、性格叛逆等。
2.教師方面:教師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教學方式單一、部分教學內(nèi)容落后、與學生溝通不夠、不尊重學生等。
3.管理方面: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學生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學校管理制度不完善。
4.社會方面:就業(yè)壓力、學費使部分學生忙于考各種資格和水平證書和做兼職,使學生不得不放棄上課而學習其他知識;社會對大學生的認同感降低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認同感降低,從而影響學習積極。
(一)英語教師是影響大學生逃英語課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在訪談中,兩位受訪者均表示,自己逃英語課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師的原因。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授課內(nèi)容呆板,過分強調(diào)語法和語言知識的學習,是造成學生逃課的最直接的原因。
此外,教師的親和力和創(chuàng)造性是影響大學生逃英語課的因素。一些教師缺乏親和力,在授課時太過嚴肅,和學生的心理距離遠,也使得學生更容易逃課,還有些教師缺乏創(chuàng)造性,教學方法死板,教學內(nèi)容完全拘泥于課本,缺乏吸引力。如果教師具有親和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話,學生逃課的現(xiàn)象會有所改善。
(二)大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是影響大學生逃英語課的重要因素
從與兩位訪談者談話中作者發(fā)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不夠恰當使得學生的逃課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首先,從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的主體來說,從現(xiàn)在各大高校的情況來看,學生基本上沒有權利選擇課程內(nèi)容,教師也只不過是課程內(nèi)容的中轉站和傳播者,而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往往由國家、學科專家來完成,學生能做的就只有接受了。這樣的情況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選擇方面被夾在了上級的要求和學生的需求之間,十分被動。在教學內(nèi)容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教師不講,而教師講的內(nèi)容學生不愛聽”的局面。
其次,從大學英語內(nèi)容選擇的標準來看, “實用性”就成為選擇大學英語課程內(nèi)容的重要標準,而且這一標準忽視了人自身發(fā)展的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功利主義的傾向。這使得學生對英語課程有了錯誤的認識。[6]以上情況造成的不好的后果會殃及學生,學生在對授課內(nèi)容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就很有可能逃課了。
(三) 逃課是大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目的的一種形式
如前所述,大學生基本上沒有能力選擇大學英語課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從年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狀況看,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對周圍的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并且能夠分析一些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之中存在的弊端,并且做出應對。所以,在自己不能選擇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的情況下,或者自己有與學校教學不同的學習目的的情況下,既使學校有不許逃課的硬性規(guī)定,他們也有可能選擇逃課自學,或者以逃課做為一種消極的逃避方式。
(四)大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的認識也是影響學生逃課的因素之一
在訪談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受訪者心中,因為英語水平的高低與將來找工作相關,同時英語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所以英語是很有用的,是重要的,但是由于大學英語課對一些學生的英語學習幫助并不大,所以大學英語課被認為不那么重要, 因此學生產(chǎn)生了逃課的想法。
(五)大學生的從眾心理是逃課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個班上有人逃英語課的話,剩下的學生也有可能逃課。這種從眾心理,是逃課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的原因之一。
本次研究針對兩位同學的總共四次訪談的地點均選在了受訪人的宿舍,時間均為晚上8點左右。后來證實,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受訪人在談話時比較放松,有利于真實地表達自己。在對受訪人進行訪談之余,本人也和兩位受訪人的同學有過一些交流,對受訪人的英語學習情況作了一些詢問,所了解到的情況和受訪人在訪談中提到的情況基本相
符。在訪談中,對受訪者的表情、語調(diào)也作了仔細的觀察。綜合以上情況,本人認為這次調(diào)查所得到的信息是真實可靠的。
甲同學在訪談中提得比較多的詞就是 “有趣”,乙同學說得較多的一個詞是“沒意思”,綜合分析對兩位同學的訪談記錄,作者發(fā)現(xiàn)這兩個詞都與“興趣”有著極大的關系,甲同學說的“有趣”,表示對某樣東西感興趣,而乙同學說的“沒意思”,則表示對某樣東西不感興趣。因此,本次研究的本土概念為“興趣”。 此處,興趣是指人力求和趨向某種事物并與肯定情緒相聯(lián)系的個性傾向。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對象)的一種積極認識傾向并與愉快情緒相聯(lián)系的積極認識或活動傾向。它是在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它是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績的潛在動機,同時也是學生的一種重要需要。[7]興趣可以作為教育學生的切入點。如果對某一科目失去了興趣,學生就有可能失去學習主動性。
在談到大學英語課的重要性時,作者發(fā)現(xiàn),兩位同學都十分重視英語課程的工具價值,也就是說認為英語有用,所以重要。至于興趣的因素,并沒有被兩位同學納入大學英語的“重要性”中去。然而,談到不愿意去上課的原因時,兩位同學不約而同地談到興趣的因素上。也就是說,當兩位同學認為某事“重要”時,她們強調(diào)的更多是這一事情對社會的作用,或者社會需求的滿足,而忽視這一事物對自己的作用。
在訪談結束之后, 研究者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弊端清楚了, 同時也對學生逃課這個現(xiàn)象的看法有所改變,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結合前人研究的的成果以及自己的思考,在此,對于如何改變大學生逃英語課的現(xiàn)象提出幾點粗淺的看法:
1、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除了要具備必要的專業(yè)知識以外,更要培養(yǎng)自己的親和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的親和力,有一部分是來自真誠的待人態(tài)度,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能力的完整的人,以誠相待,不擺權威架子,不把學生當小孩哄;教師的親和力,還來自其上課時的隨意自然,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關注作為個體的學生的情況。教師要有創(chuàng)造力,授課方式要靈活多樣,內(nèi)容豐富多彩,力求以最生動有趣的方式授課,讓學生在樂中學。
2、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重要性應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要認識到對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可能對將來的就業(yè)、工作等起到積極的作用,更應該認識到英語這門語言所傳載的文化對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等可能產(chǎn)生積極的意義和影響。
3、從大學英語課程與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來看,首先要建立一種“課程素材觀”,以一切可利用的素材都應成為課程內(nèi)容的來源,從而滿足不同學生不同方面的需要,同時,要跳離傳統(tǒng)的“科學主義”的局限,賦予價值判斷成分較多的內(nèi)容應有的地位,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完滿發(fā)展。其次,課程內(nèi)容應該是師生共同在探求新知的過程中得以充實和完善而形成的。而只有有了師生的共同參與,課程內(nèi)容才能達到內(nèi)容與過程的統(tǒng)一,使得過程“不僅僅以‘方法’為特征,而要面向內(nèi)容,不斷擴展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8]
4、從英語課程的地位來看,相關的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改變從“功利主義”出發(fā)的過分強調(diào)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作為一門第二語言,在中國的學校里、社會上都被過分地強調(diào)了。大學生過不了四級、研究生過不了六級,就畢不了業(yè);教師要評職稱,須通過職稱外語考試,其中主要以考英語的居多;社會上的大小公司、政府部門要招聘人才,往往有一定的英語水平要求。這種過分強調(diào)英語學習的現(xiàn)象背后隱藏著重視英語作為一種“工具” 的“實用性”,而忽視英語作成一門語言的人文性。因此,“實用性”就成為選擇課程內(nèi)容的重要標準,而且這一標準明顯地帶有重視科技生產(chǎn)發(fā)展的工具功能,忽視了人自身發(fā)展的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功利主義的傾向。在英語課程中,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得到了非同一般的重視,而很大一部分活動的經(jīng)驗,諸如價值、態(tài)度的經(jīng)驗、交往的經(jīng)驗,則被放逐到了英語課程內(nèi)容的邊緣,這樣的英語課程對學生有誤導作用,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也帶有功利注意傾向,而無法認識到英語學習于自身的真正意義。[9]因此,在重視英語課程的實用性的同時,應該發(fā)掘其人文性。
注 釋:
[1]白蕓.質的研究指導[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
[2]李克東.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張建興.大學生逃課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與反思[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5).
[4]謝幼如.基于網(wǎng)絡的協(xié)作學習活動形式的質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6,(1).
[5]謝幼如.基于網(wǎng)絡的協(xié)作學習活動形式的質的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06,(1).
[6]鄭和.知識觀與課程內(nèi)容觀—兼談我國“新課改”課程內(nèi)容觀的轉變 [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7]付安平.興趣·成功·希望教育模式 教育探索 [J] 2006,(3).
[8]鄭和.知識觀與課程內(nèi)容觀—兼談我國“新課改”課程內(nèi)容觀的轉變[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9]鄭和.知識觀與課程內(nèi)容觀—兼談我國“新課改”課程內(nèi)容觀的轉變[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1]陳楊.判逆與“回歸”――關于一個大二學生逃課的敘事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3).
[2]張建興.大學生逃課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與反思[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5).
[3]張旭波.高校學生逃課行為原因及對策[J].銅陵學院學報, 2006,(5).
[4]黃喜玲,李銀倉.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淡化的原因探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5,(6).
[5]白雪蓮,張永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9).
[6]曾志萍.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提高教學效果——淺析影響德陽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因素及其對策[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4).
[7]祝則智.中學英語學習后進生的成因和疏導[J].教學與管理,2002,(8).
(責任編校:何俊華)
G424
A
1673-2219(2010)12-0162-03
2010-09-28
鐘霞(1979-),女,湖南岳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