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全,周 相
(1.中石化金陵分公司職業(yè)病防治所,江蘇南京 210033;2.南京市中醫(yī)院,江蘇南京 210042)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66例療效分析
王尚全1,周 相2
(1.中石化金陵分公司職業(yè)病防治所,江蘇南京 210033;2.南京市中醫(yī)院,江蘇南京 210042)
目的觀察活血化瘀行氣補氣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9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6例以活血行氣養(yǎng)胃湯治療;對照組33例以枸櫞酸鉍鉀顆粒(麗珠得樂)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及腸化生的療效、胃黏膜病理變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6.4%,對照組為66.7%,兩組療效結果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經(jīng)胃鏡檢查比較,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活血行氣養(yǎng)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具有較好療效。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藥療法;@活血行氣養(yǎng)胃湯/治療應用;枸櫞酸鉍鉀顆粒/治療應用
筆者以活血化瘀、行氣補氣法為原則,用自擬活血行氣養(yǎng)胃湯辨證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66例,療效滿意,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99例均為門診病人,均經(jīng)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隨機分為治療組66例與對照組33例。治療組男30例,女36例;年齡25~72歲,平均47.1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4.9年;輕度24例,中度29例,重度13例;伴腸上皮化生20例,伴異型性增生1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26~68歲,平均45.7歲;病程6個月~11年,平均5.8年;輕度11例,中度15例,重度7例;伴腸上皮化生10例,伴異型性增生6例。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1],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2006年9月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會上海全國第二屆慢性胃炎共識會議的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經(jīng)胃鏡和病理診斷確診。按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屬肝郁犯胃型;脾虛濕熱型;心脾兩虛型;胃陰虧損型4型。
2.1 治療組 以活血化瘀、行氣補氣為原則。用自擬活血行氣養(yǎng)胃湯加減?;痉?仙鶴草15 g,生黃芪30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g,紫丹參15 g,生大黃5 g,制香附12 g,烏藥15 g,當歸12 g。
分型選藥:(1)肝郁犯胃型選用柴胡、郁金、山梔子、牡丹皮、厚樸、陳皮、蒼術;(2)脾虛濕熱型選用黨參、杏仁、豆蔻仁、薏苡仁、茯苓、半夏、黃芩、黃連、薏苡仁等;(3)心脾兩虛型選用黨參、白術、全當歸、赤芍、白芍等[3];(4)胃陰虧損型選用烏梅、石斛、沙參、麥冬、玉竹、法半夏等。
癥狀選藥:疼痛可選用金鈴子散、良附丸、左金丸、芍藥甘草湯、桂枝甘草湯、草豆蔻等;痞滿可選用木香、砂仁、枳實、厚樸、茯苓、丁香、白豆蔻等,辛香藥物都具有促胃動力、促消化作用;反酸、燒心可選用煅瓦楞子、烏賊骨、茯苓、瓜蔞、左金丸、芍藥甘草湯、梔子甘草湯等;納差可以選用丁香、木香、砂仁、生姜、谷芽、麥芽、三棱、莪術等。適當?shù)膶ΠY治療對于治本大有幫助。水煎服,每日1劑。兩煎液合并。均于餐后30 min分2次口服。
2.2 對照組 單用枸櫞酸鉍鉀顆粒 (麗珠得樂)治療,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兩組均以28 d為1個療程。3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兩組均同時予以飲食調護:八宜即宜軟、宜鮮、宜溫、宜淡、宜少、宜精、宜潔、宜緩 (細嚼慢咽),富有營養(yǎng),易于消化,一日三餐;十一忌:即忌辛辣、熱湯、生硬、陳腐、冷食、腌制、霉變、堿性、煙酒、濃茶、咖啡等食物。睡前4 h不進食,以免刺激胃黏膜的反復損傷[4]。
3.1 療效標準[5]痊愈:臨床癥狀消失,胃鏡檢查示黏膜紅色,顯露血管現(xiàn)象消失,病理見黏膜的萎縮及異型性增生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胃鏡檢查示黏膜紅色,血管透見不清楚,活檢胃黏膜萎縮面重度轉變?yōu)檩p度,異型性增生現(xiàn)象降低2個級差;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鏡下病變程度減輕或病變范圍縮小,病理程度減輕1個級差;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加重,胃鏡下無變化或加重,胃黏膜組織檢查無變化或加重。
3.2 治療結果 治療組痊愈10例,顯效39例,有效8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6.4%;對照組痊愈9例,顯效10例,有效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P<0.05)。
慢性萎縮性胃炎 (CAG),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多發(fā)病之一,是指胃黏膜遭到反復侵害而見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黏膜變薄,或伴腸上皮化生 (Im)、異型增生 (Dvs)為病理特點的病證[7]。在慢性胃炎的進展中,胃腺細胞可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包括腸腺化生和不典性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臨床上被視為癌前病變[8]。對于CAG的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性增生等,目前西醫(yī)尚無特別有效的方法,且存在依從性差,復發(fā)率高,副作用大等缺點。中醫(yī)藥在這個領域顯露了獨特優(yōu)勢,不僅能較快而有效的改善臨床癥狀,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萎縮或延緩病情的發(fā)展[9]。據(jù)其病史、癥狀和體征,本病當屬中醫(yī)學 “胃痛” “痞證”范疇,病位在胃,涉及心、肝、脾。究其原因,多為久病或情志內傷,脾失運化,致脈絡凝滯,瘀血內停,脾氣虧虛、痰濕阻滯、心血不足和瘀血內結較多見。病機上歸于肝氣郁結,胃失和降,克伐脾土,導致脾虛;肝氣郁結,水濕不化,導致痰濕郁阻;肝氣郁結,耗傷心血,導致心血不足;脾氣虛損,血行不暢,而致瘀血內停。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氣虛則不能推動血液的運行,氣滯則血液也發(fā)生瘀滯。氣虛氣滯都會導致血瘀[10]。所以方中以丹參、香附為主,輔以生大黃活血化瘀,除舊生新,以改善萎縮胃黏膜的血液循環(huán),抑制其炎性反應,緩解肌組織痙攣,鎮(zhèn)痛并改善機體免疫反應,促進組織再生和修復;香附、烏藥理氣通絡,行氣止痛,亦能改善循環(huán),緩解平滑肌痙攣,增強胃腸蠕動;黃芪、仙鶴草、當歸氣血雙補,寓扶正于祛邪之中,左金丸中之黃連、大黃有廣譜抗菌作用其機理可能是由于抑制了幽門螺桿菌的生物合成,干擾了細菌的繁殖,提高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和增加白細胞數(shù)目;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均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其中白花蛇舌草還可刺激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增生,使淋巴組織網(wǎng)狀細胞顯著增生,提高血清殺菌作用,且有較強的增強免疫力作用及抗腫瘤作用[11]。方中理氣、補氣之品配合活血祛瘀之藥,切合慢性萎縮性胃炎氣虛血虧、氣滯血瘀之病機?,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黃芪、白花蛇舌草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不典型增生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全方攻補兼施,針對久病耗傷氣血進行治療,用藥切中病機,療效確切[12]。
麗珠得樂通過選擇性地與黏膜損傷處的黏膜蛋白結合,使其免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蝕,防止逆向擴散,形成保護薄膜,促進潰瘍愈合,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筆者認為,活血益氣養(yǎng)胃湯辨證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對改善癥狀、抑殺Hp、促進潰瘍愈合、炎癥改善及腸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理變化逆轉方面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
:
[1]范群.預防醫(yī)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206-207.
[2]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06,11(1l):674-684.
[3]馮俊興.辨證治療慢性胃炎驗案舉隅[J].吉林中醫(yī)藥,2009,29(1):57.
[4]陳明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120例[J].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4,2(7):136-137.
[5]馬潔.膈下逐瘀湯化裁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68例[J].江蘇中醫(yī)藥,2005,26(4):18.
[6]張聲生.中醫(y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癌前病變的思路[J].江蘇中醫(yī)藥,2007,39(8):3-4.
[7]孫國慶.社區(qū)常見健康問題診斷及處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123-123.
[8]趙博輝,唐德才.枳術顆粒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實驗研究[J].吉林中醫(yī)藥,2009,29(6):538.
[9]田栓磊,王琦.血瘀體質研究的幾個相關問題[J].吉林中醫(yī)藥,2009,29(2):94.
[10]譚永紅.白花蛇舌草治療胃部疾病的研究進展[J].西南國防醫(yī)藥 ,2005,15(2):180-181.
[11]王立新,繆衛(wèi)華,崔恒德.針藥結合治療萎縮性胃炎48例[J].吉林中醫(yī)藥,2008,28(2):131.
[12]秦文翰.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手冊[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248-249.
R256.3
B
1007-4813(2010)01-0065-02
王尚全(1955-),男,大學本科,副主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內科,消化、腫瘤疾病研究。
(
20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