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杰
(鄭州大學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1)
近年來,鄭州大學圖書館始終堅持“把圖書館建設成開放型、人文型、復合型圖書館,建設成學校的文獻信息基地和學習與科研基地”的“三型兩基”辦館模式和發(fā)展方向,按照“強化內涵、深化改革、重點突破、科學發(fā)展”的總體思路,內涵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連續(xù)3年獲得本?!澳繕送瓿上冗M單位”。本館內涵建設的過程正是高校圖書館“三位一體”內涵建設模式的踐行。所謂高校圖書館“三位一體”內涵建設模式,即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科研能力和管理效率,以此為著重點,推動圖書館內涵建設。
高校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最終都落在提供優(yōu)質服務這個目標上,服務是其永恒的主題。高等教育改革和學校工作不斷向前推進的趨勢,以及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和內在機制都在啟示和要求著高校圖書館必須在服務上做文章[1]。
加強服務建設,提升服務效能,是對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起著主導性作用的關鍵因素。所謂服務效能,其核心內涵是指服務主體對服務客體所具有的潛能以及由此發(fā)揮作用時所收到的成效。它包括服務能力、服務途徑與服務效率3個最基本的要素。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及其成效,較為顯性的衡量指標就是其服務高??蒲屑敖虒W、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能力。
服務開放有兩個含義:一是把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源和設施對讀者開放,二是向盡可能多的讀者開放。高校圖書館實行服務的開放,首先要大力增加與開發(fā)文獻資源,增大文獻資源的傳遞活力,其次是在服務方面要充分體現圖書館一切文獻資源都是為了讀者所藏、為讀者所用[2]。為此,鄭州大學圖書館進行了實踐探索:建立圖書采購決策模型,盡可能多地合理地購進書刊;積極開展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彌補館藏資源不足;對圖書館藏書及校內博、碩士論文等文獻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與揭示[3],并且實現了館藏資源開放式管理與服務的格局。各閱覽室及書庫的文獻資源全部實行開架服務,流通書庫全部實現了藏、借、閱、自修合一。
在加強為本校服務的前提下,鄭大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辦館。力爭把鄭大圖書館辦成“省內高端,國內一流;瞄準前沿,跟蹤趨勢;服務鄭大,輻射中原”的圖書館,為本地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提供信息服務。2007年,鄭大圖書館設立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在科研立項、成果評審、申報獎勵、研究生論文開題和專利申請等方面為本校和本省經濟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提供優(yōu)質信息服務。2008年,本校與本市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簽署共享圖書館資源協(xié)議,為各部門領導、技術人員、企事業(yè)單位提供圖書借閱、科技查新、文獻傳遞、信息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信息資源是信息服務的基礎和保障。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鄭大圖書館堅持“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原則,以“新穎、準確、前沿、豐富”的信息資源服務于教學和科研。為使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一是從基礎業(yè)務入手,圍繞教學搞好館藏文獻資源建設和電子資源建設。通過與院系教師座談、召開讀者見面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本館的資源與服務。另外,圖書館工作人員還主動深入教學第一線征求意見,了解和掌握教學情況和課程設置與改革情況,了解和掌握“教”與“學”對信息資源服務的需求情況。二是建立“讀者滿意度”和“數據庫利用”兩個圖書館評價體系,并以此為參照,進行讀者滿意度調查,及時了解和把握用戶需求。三是舉辦大型的圖書推薦活動或讀者參與的圖書現場采購活動,使館藏資源與學科建設更貼近,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購書經費的作用。通過這些措施,圖書館及時地了解和把握用戶需求,構建服務本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館藏資源體系,提高各類資源的利用率。
為充分體現“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的辦館宗旨,鄭大圖書館主動開展人性化服務,如開通網上續(xù)借,方便讀者借閱;高峰時間開放本館會議室,方便了讀者自修;引進書店到本館開展優(yōu)秀圖書展銷,便于讀者閱讀或購買喜愛的圖書;成立學生管理委員會,搭建了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及時化解矛盾,提供溫馨服務;建立讀書沙龍屋,活躍了讀者氣氛,豐富了讀書形式;讀者可在館內任意座位閱覽并可把圖書在座位隨意擺放,由工作人員回收、分類、入庫;學校與本館同時設立意見箱與交流平臺,隨時掌握讀者動向與需求;堅持“五要十不要”(說話要文明,衣冠要整齊,首問要負責,服務要主動,態(tài)度要熱情等)。通過這些周全的人性化服務,贏得了廣大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肯定和贊揚,促進了本館的和諧、快速發(fā)展。
日益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對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教師和大學生,這種工作的層次性和內在機制,要求高校圖書館工作必須要在高層次服務上做文章,才能把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豐富內涵顯現出來。而且,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學術性也要求其應該主動提供層次較高的學術服務,多方位滿足讀者需求,為讀者提供高效、優(yōu)質服務。
在提供常規(guī)服務的同時,鄭大圖書館還主動做好導讀工作,報道有關書刊的信息,開展書海導航、預約借書、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用戶教育等業(yè)務。此外,鄭大圖書館還秉承“服務育人”的理念,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2009年4月,鄭大圖書館與學校宣傳部、研工部等單位聯合舉行“閱讀文化經典,建設書香校園”系列活動。
鄭大圖書館在開展高層次服務過程中,把著眼點放在情報信息工作上,積極開展參考咨詢、科技查新、課題參與和專題信息服務等??萍疾樾鹿ぷ鞒尚в绕滹@著。2007年完成科技查新171項,超出校定目標71%;2008年完成科技查新460項,超出校定目標53%;2009年完成科技查新758項,超出校定目標89%。這標志著本館對教學和科研的深層次信息服務工作上了新的臺階。2010年,鄭大圖書館完成了《鄭州大學科技論文全景分析》,為開展深層次信息服務打開了新的視角,為校領導決策、學科建設與發(fā)展提供了可靠、準確的決策參考。
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學術性要求圖書館工作者不僅僅能為師生提供學術服務,而且能夠開展學術研究。只有將“學術理念”貫穿于工作中,高校圖書館才能真正成為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才能真正成為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4]。
2009年,鄭大圖書館成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其宗旨是加強科研管理決策科學化,提升學術研究水平。同年,還制定了《鄭州大學圖書館科研獎勵暫行辦法》,鼓勵開展科研活動,創(chuàng)新科研激勵機制。
為規(guī)范和加強對科研工作的管理,增強科研學術水平和學術競爭力,鄭大圖書館成立了“鄭州大學《周易》與古代文獻研究所”和“鄭州大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茖W技術信息研究所完成了“鄭州大學圖書館讀者滿意度的調查報告”和“圖書館數據庫評價體系”兩項工作。讀者滿意度的調查為圖書館在讀者服務方面的查缺補漏、創(chuàng)新服務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數據庫評價工作是根據學校對數據庫的使用情況,對數據庫進行排序,為采購工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在周易與古代文獻研究所的努力下,鄭大圖書館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并有27部古籍入選“全國珍貴古籍名錄”。在科研項目立項方面,科研數量和質量得到很大提高。2007年科研立項5項;2008年科研立項20項;2009年立項19項,其中中標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
鄭大圖書館秉承“請進來,走出去”的方針,2009年邀請省內外專家舉辦學術講座5次,館際間的學術交流10余次。上述實踐活動對樹立本館的新形象,尤其是科研形象,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通過科研踏實做好業(yè)務工作,創(chuàng)新服務內容,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層次和質量,提升管理效率,加強了本館內涵建設。
高校圖書館必須引進制度機制、經濟機制、信仰機制、競爭機制等,建立創(chuàng)新的和諧圖書館管理機制,全力培育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制度機制是通過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來管理圖書館,使圖書館工作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經濟機制是運用經濟杠桿原理,通過經濟利益、物質獎勵,引導和調節(jié)工作人員的行為;信仰機制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教育、精神鼓勵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覺悟,增強其敬業(yè)和奉獻精神;競爭機制是一種社會強制力,它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客觀作用力,來引導館員的行為[5]。將行政機制和以上多種機制結合使用,相互補充、配合運行,構成一種協(xié)調、互補的綜合管理機制,從而增強圖書館的活力,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有力地促進圖書館的內涵建設。
鄭大圖書館十分重視制度建設,并著力推動其貫徹、執(zhí)行。鄭大圖書館制訂和完善了《鄭州大學圖書館紙質文獻采訪工作規(guī)則》、《班子成員聯系群眾制度》、《會議制度》、《廉潔從政規(guī)定》、《科研獎勵制度》、《服務崗位、管理崗位滿意度測評制度》、《黨支部民主生活會制度》、《關于進一步加強職工勞動紀律的規(guī)定》、《鄭州大學科技查新工作管理制度》、《鄭州大學科技查新工作流程》、《鄭州大學科技查新保密制度》、《鄭州大學科技查新工作規(guī)范》、《業(yè)務統(tǒng)計與公示制度》等。通過建章立制,使遵章守紀在本館蔚然成風。
堅持科學設崗,以崗定人,充分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崗位責任制、人員獎罰制、人才流動制。利用競爭機制和經濟機制,充分發(fā)揮兩個科學研究所的作用,保證科研、學術活動不受行政權力的干涉,維護學術權威。同時,創(chuàng)新科技查新站管理模式,保證查新質量,提高運行效率,推動科技查新邁向新臺階。
科研課題組按照建設高水平大學圖書館的要求,在體制變革、機制建設、戰(zhàn)略和策略選擇等方面進行探索,以建成高水平大學圖書館。
鄭大圖書館通過建立圖書館專家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為圖書館的發(fā)展規(guī)劃、重要問題提供決策依據,保證重大業(yè)務建設和科研管理決策科學化。
長期以來,鄭大圖書館通過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加強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館員的團隊精神、奉獻精神、敬業(yè)精神、愛國精神和愛黨精神,幫助館員樹立使命感、責任感和忠誠意識,加強向心力和凝聚力,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督促館員立足本職崗位、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如每年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舉辦形勢與政策報告會;召開政治學習會或座談會;到革命老區(qū)學習參觀等。
圖書館的性質、地位、作用決定了服務是其本質內容,科研和管理要圍繞著服務展開。從本質上說管理也是一種服務。有效的管理有利于圖書館服務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蒲谢顒訌谋举|上說也是一種學習活動,科研活動圍繞服務和管理展開,有利于提升員工素質、提高圖書館學術水平和學術競爭力、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率、強化圖書館服務能力和質量、塑造圖書館新形象。因此,在“三位一體”內涵建設模式中,服務是核心,科研是支撐,管理是保障,3個方面聯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共同統(tǒng)領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
[1]鄧仕松.做服務“文章” 求內涵發(fā)展——高校圖書館發(fā)展思路[J].懷化師專學報,1999(1):109-110.
[2] 張雷順.建設“三型兩基”模式的圖書館[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3):19-22.
[3] 葉艷鳴等.論高校圖書館“藏、借、閱、咨”一體開放服務管理模式[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3):81-85.
[4] 李宗確,周淑英.高校圖書館辦館理念的內涵[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4(9):88-89.
[5] 張惠恩.試探高校圖書館深化改革的出路[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