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孫炳華 盧樂平
(甘肅省張掖市人民醫(yī)院 甘肅張掖 734000)
肺炎是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也是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結構到來,老年肺炎患者有增多趨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肺炎發(fā)病具有一定的隱匿性,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且病死率高。本文選擇我院83例老年肺炎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肺炎老年患者83例。以上患者診斷符合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肺炎的診斷標準[1]?;颊叻弦韵聴l件:患者最近出現(xiàn)咳嗽、咳痰等癥狀,或者在原有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疾病上癥狀加重,發(fā)熱,肺實變或者聽診聞及濕羅音;白細胞計數(shù)>10×109/L或者<4×109/L,X線胸片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陰影等,有的患者出現(xiàn)胸腔積液。其中男56例,女37例,年齡為64~87歲,平均年齡為(75.3±7.8)歲。冬春發(fā)病患者65例,秋季發(fā)病患者13例,夏季發(fā)病5例。
本組患者中,發(fā)熱患者49例,占59.0%;咳嗽咳痰患者67例,占80.7%;胸悶氣短患者34例,占40.9%;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等患者22例,占26.5%;咳血患者4例,占4.8%;呼吸衰竭患者3例,占3.6%;意識障礙患者7例,占8.4%;肺部聽診:肺病呼吸音增粗或者減弱,肺部可聞及肺部啰音57例,占68.7%。
在本組患者中,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69例,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42例,電解質失衡患者24例,心律失?;颊?8例,肺性腦病患者3例。合并有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2例。
在本組患者中,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78例,占93.9%;冠心病患者25例,占30.1%;高血壓病患者27例,占32.5%;腦血管疾病患者18例,占21.6%;糖尿病患者22例,占26.5%。除了3例患者沒有以上基礎疾病外,其他患者中有的患者同時存在2種或者2種以上基礎疾病。
本組患者中白細胞計數(shù)>10×109/L32例,占38.5%;白細胞計數(shù)處于正常范圍而中性粒細胞升高患者29例,占34.9%;白細胞計數(shù)<4×109/L患者5例;其余15例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和中性粒細胞所占比例也正常。
在本組患者中75例患者進行痰細菌培養(yǎng),28例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主要是以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為常見;23例為革蘭陽性桿菌感染;8例為真菌感染;其余16例患者未見致病菌。
本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治療。患者剛入院時根據(jù)經(jīng)驗給予廣譜抗菌藥治療,如給予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大環(huán)內酯類或者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當病原菌檢測和藥敏試驗結果出來后,根據(jù)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同時給予患者鎮(zhèn)咳、祛痰、解痙平喘、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給予積極控制及對癥治療。
患者癥狀體征消失,體溫和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X線胸片復查肺部炎癥吸收消失,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體溫和血常規(guī)基本恢復正常,X線胸片復查肺部炎癥部分吸收,為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改善甚至加重,體溫和血常規(guī)沒有好轉,X線胸片復查肺部炎癥沒有明顯吸收,為無效。
本組患者經(jīng)過積極治療,其中應用1種抗生素患者51例,應用2種和2種以上抗生素患者32例,本組患者治療時間為3~27d,平均治療時間為(14.3±4.6)d。治療結束后經(jīng)過臨床治療效果評定:痊愈45例,好轉37例,1例患者病死,病死原因是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
老年人的生理機能處于衰退階段,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和呼吸道的反射作用也處于減弱階段,支氣管的纖毛運動能力也在下降,肺組織的順應性降低,所以患者的咳嗽反射差,影響了痰液的咳出,再加上吞咽和聲門動作因為年老而不協(xié)調,容易引起咽部的細菌進入下呼吸道導致肺炎發(fā)生[2]。
老年患者多有基礎疾病,導致患者免疫功能減退,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患者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多不典型。在本組患者中,患者的基礎慢性疾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所以肺炎發(fā)病時,臨床表現(xiàn)容易被基礎疾病的癥狀掩蓋,所以其發(fā)病隱匿。在本組患者中,59%患者發(fā)熱癥狀,而41%的患者沒有發(fā)熱癥狀,19.3%的患者沒有咳嗽咳痰癥狀,沒有典型癥狀的患者給診斷帶來難度,容易產(chǎn)生誤診或者漏診,所以在診斷時要借助影像學、實驗室檢查等手段來提高確診率[3]。
以前的研究認為,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鏈球菌為主。但是目前有的研究認為,老年肺炎的病原菌多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特別是肺炎克雷伯桿菌,其次為大腸埃希菌和和銅綠假單胞菌。所以在對老年性肺炎治療時,注意病原菌可能改變這一情況[4],老年患者各臟器功能減退,多合并多種慢性基礎疾病,患者一旦發(fā)病,容易出現(xiàn)多系統(tǒng)的臨床癥狀,再者患者的癥狀會因為老年患者體質虛弱而發(fā)展迅速,容易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在治療時不但要進行肺炎治療,同時要對基礎疾病進行治療,實施綜合治療方案,在抗生素應用方面,最要采用聯(lián)合用藥,減少耐藥菌的產(chǎn)生。
在本文中,對83例老年肺炎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并給予抗感染、對癥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法,患者痊愈45例,好轉37例,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所以本文認為,由于老年肺炎患者發(fā)病具有一定的隱匿性,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在臨床診治中,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學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2]孫艷華,成靜.300例老年人肺炎臨床特征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7):91~92.
[3]元鵬,胡亦新,黃宏艷,等.北京市部分老年人咽部機會致病菌的攜帶狀況及臨床意義[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9):1079~1081.
[4]陳立軍,江榮林,毛文煒,等.莫西沙星治療106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病人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24(l):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