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金 王 晶 陳中峰
腹瀉癥狀逐漸加劇,排黃色稀便,毛焦肷吊,腹細(xì)腰弓,皮膚彈性降低,食欲減退,反芻減少,精神不振,且呈明顯的顫栗癥狀,體溫偏低,起立困難,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個別患牛瘤胃輕度膨脹隨之出現(xiàn)明顯的劇列腹瀉,頻頻排泄;如水樣或稀粥樣,黃綠褐色,混有少量粘液,酸臭味。一般性腹瀉分為慢性、急性、產(chǎn)后腹瀉。主要是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表現(xiàn)為奶牛精神沉郁,被毛干燥無光澤,眼窩下陷,喜水,腸音亢進(jìn),有時可在體外聽到腸音如流水,多數(shù)病例表現(xiàn)有輕微的腹痛癥狀,如弓腰收腹,兩后肢騷動不安,糞便微臭、有輕微的脫水癥狀、產(chǎn)奶量則會明顯下降。
頑固性腹瀉奶牛皮膚彈性減退,瘦弱,兩側(cè)肋骨顯露,頭部呈現(xiàn)輕度浮腫,走路緩慢,稀糞中時有血色。癥多臥少立,行走無力,呼吸喘粗。確如中醫(yī)書云“脾虛面腫鼻如肥”。聽診腸蠕動音高朗,心肺無異常。
西藥:10%葡萄糖500ml,加入4g阿莫西林;0.9%氯化鈉500ml加入氧氟沙星0.4g,每日1次靜脈注射,連用3天。
中藥:黨參120g,山楂、神曲、麥芽、茯苓、烏梅、黃連、訶子、厚樸、藿香、雞內(nèi)金、官桂、干姜、白術(shù)、甘草各60g,研末,分3次內(nèi)服,每日1次,連服3天。
西藥:用藥同慢性腹瀉。
中藥:蒼術(shù)60g,官桂25g,細(xì)辛10g,茴香、陳皮、青皮、芍藥各30g、茵陳25g、桂心15g、藁木30g。
食欲減退者,加木香15g,山楂、神曲各30g。
糞中帶血者,加黃芪60g,焦地榆、黃苓各30g。
糞便清稀而呈黃糊狀,精神倦怠無力,臥地不起者,方可加入白術(shù)、茯苓、豬苓各25g。
奶牛在產(chǎn)后多發(fā)生急性消化不良性腹瀉,而且發(fā)病率較高,約占5%~8%。
西藥:10%氯化鈣1000ml、10%葡萄糖1000ml、5%復(fù)方氯化鈉1000ml、20%安鈉加20ml。1次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500ml,1次靜脈注射,與上處方隔2~3h后應(yīng)用。
中藥:麥芽100g,干柿、枳殼、柯子、陳皮、郎子、小蘇打、黃連各50g,1次溫水沖服。
按上述處方用2~3次即可治愈。
加強(qiáng)飼料管理,每天飲溫水3~4次,飼料組成:每天小米1000g,玉米面500g,麥麩子500g,食用鹽40g,加入適量水煮熟后放食用糖100g,分上、下午2次等量喂服,再補(bǔ)給新鮮的干草。
中藥:厚樸、白術(shù)、陳皮、砂仁、肉蔻、草果仁、青皮、附子、茯苓各60g,干姜80g,雞內(nèi)金、蓮肉、熟棗肉、甘草各60g,加水2500ml,煎煮沸40min左右,用紗布濾過,取藥液按同法連煎治3次,第2次加水2000ml,第3次加水1500ml,3次的濾過液混合后,分上下午2次等量用胃管投入。
西醫(yī):0.9%生理鹽水500 ml×3瓶、25%葡萄糖500ml×1瓶、維生素C10ml×4支,1次靜脈滴注,10%安鈉咖20ml×2支,1次肌注,2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