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涇
四川省長寧縣人民醫(yī)院(644300)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改革的深化,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將“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貫徹到護理工作中,將關愛患者的行為具體化,是當前護理工作急待解決的問題。舒適護理是患者最希望通過護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1],為此,長寧縣人民醫(yī)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在手術室護理中采用舒適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實施舒適護理患者350例,男62例,女188例;年齡3~87歲;氣管插管靜脈復合全麻81例,椎管麻醉212例,局部麻醉57例;普通外科手術101例,顱腦外科32例,骨科50例,泌尿外科38例,婦產科60例,眼科19例。
1.2.1 術前舒適護理
手術前1天,手術室巡回護士前往病房向患者作自我介紹及手術室環(huán)境介紹。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家庭情況、文化程度、家族史等,了解患者對手術的認識程度,指導術前的注意事項如個人衛(wèi)生、麻醉方法、手術大概過程及所需時間、手術的必要性。根據(jù)患者提出的問題及引起恐懼、焦慮的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解釋,耐心回答其提出的問題,向患者介紹手術醫(yī)生的技術、手術麻醉方法、手術方案,同時介紹以往手術成功率以及同種疾病患者的康復情況,必要時請同種疾病恢復期患者現(xiàn)身說法,使其增強信心,解除患者因疑慮而產生的緊張恐懼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配合手術治療。詢問患者是否有疑問,護士要耐心逐一作出解釋,消除其緊張心理,并對其麻醉方式作出講解,作好心理上的準備[2]。
1.2.2 術中舒適護理
術中的舒適護理提供安靜、整潔、安全設施齊全的病區(qū)環(huán)境,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20~24℃)和相對濕度(50%~60%),保證室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使患者有安全舒適的感覺,室內光線柔和,避免強光刺激[3]。巡回護士見到患者后應主動與患者握手,熱情交談,并和患者一起向家屬告別,請他們放心回病房等候。簡單介紹手術室的設置,向患者講明麻醉與術中的配合和注意事項,給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平靜的手術環(huán)境。協(xié)助患者擺好手術體位,以及符合手術操作需要,又不過分妨礙生理功能且舒適為原則。巡回護士術中始終站在手術臺旁全神貫注地觀察手術的全過程,選擇正確舒適的體位,采用清潔平整的床單,被褥輕柔,盡量減少和避免對皮膚的刺激;如有特殊情況,及時報告麻醉醫(yī)師和手術醫(yī)師,并獨立、快速解決在手術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切護理問題,同時在護理記錄單中填寫。當手術將要結束,患者進入麻醉蘇醒期時,巡回護士應用手輕輕撫摸患者的面部,小聲而親切的呼喚患者的名字,促使患者早些蘇醒過來。
1.2.3 術后舒適護理
術后舒適護理手術結束時,用溫鹽水擦凈患者皮膚上的血跡和消毒液,為患者穿好衣褲,蓋好被單,注意保暖。搬動患者時注意保護切口及各種引流管,平穩(wěn)地把患者送回病房。告訴患者手術已經順利結束,祝早日康復。向病房護士及患者家屬講述手術的全過程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同時給予一定的術后指導。手術后2~3d巡回護士到患者床旁,詢問術后經過,如體溫、排氣、飲食、大小便、切口換藥等情況。了解患者對手術的感受,請求患者對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提出親身體驗后的感想和希望。
1.2.4 術后隨訪
術后隨訪于手術后第2天進行,通過術后回訪詢問患者的一般情況,觀察患者有無因體位擺放不當而引起的神經、肢體損傷,根據(jù)病情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和功能鍛煉,并進行一些必要的衛(wèi)生指導,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在隨訪中可以評價術中的護理質量,了解患者的滿意度,通過反饋不斷調整護理計劃,以提高手術護理質量。
通過舒適護理的應用, 本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改善,特殊體位手術未發(fā)生因壓力造成的神經損傷和循環(huán)淤滯, 術后隨訪患者滿意度達99%。
手術室的舒適護理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奠定了基礎,它克服了常規(guī)護理方法因工作繁忙更多情況下只關注疾病,而忽視患者的各種需求及不適的做法。護理人員通過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tài)度、舒適的護理服務贏得了患者的滿意,為全面提高醫(yī)療服務水平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1] 楊青敏.實施舒適護理的影響因素與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06,6(1):54-56.
[2] 方茜,許敏,王小琴.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護士,2004(4):24-25.
[3] 洪琳.舒適護理運用于手術室護理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58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