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荷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人民醫(yī)院(745200)
1.1 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是由多種因素導致頸椎、腰椎間盤組織退行性病繼發(fā)病理改變,累及其周圍組織結構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綜合癥候群,中老年人尤常見。
1.2 選用一年來在慶陽市寧縣人民醫(yī)院門診確診的頸椎病及腰椎間盤突出患者38例?;颊呔鶠槁云鸩?,其中男155例,女153例,男女比例1∶1,年齡最小28歲,最大75歲,病程最短3d,最長1年,89例頸肩疼痛,65例上下肢體麻木,35例步態(tài)不穩(wěn),58例頭疼,58例眩暈,3例視覺障礙。
1.3 本病屬中醫(yī)學“筋骨病”、“眩暈”、“項背痛”等范疇,祖國醫(yī)學認為骨質增生、外傷骨折,軟組織損傷均屬血瘀癥范圍,治療血瘀,強調活血化瘀和補齊、養(yǎng)血、行氣結合以達到標本兼治,當歸、桃仁、紅花、牛膝、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藥物,均有抑制組織增生及肉芽組織形成,黃芪所含黃芪多糖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甘草所含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成份能抑制變態(tài)反應而具有抗炎作用,骨膜是覆蓋在骨骼上的一層致密的纖維膜,并有豐富的滋養(yǎng)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擔負著骨骼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一切營養(yǎng)血液的供血。
1.4 此藥口服,一次3粒,3次/d,1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后每3個月拍X線片一次,結果有效率93%,全愈率78%,臨床觀察,此藥治療頸椎病及腰椎間盤突出及腰腿疼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2.1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全身毛細血管變態(tài)反應癥狀,其病理改變?yōu)檩^廣泛的機型無菌性毛細血管和小動脈的炎性反應,可出現毛細血管壁的燥性壞死,纖維素沉積,由于本病臨床表現多樣,癥程長,紫癜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健康。
2.2 一年來觀察門診及住院患者病例共36例,以兒童居多,發(fā)病季節(jié),春季16例,夏季5例,秋季10例,冬季5例,男25例,女12例,年齡3.7~23歲。分型:皮膚型19例,半關節(jié)腫痛10例,腹痛便血6例,腰痛或血尿1例。36例均給予改善血管胞性(維生素C復方蘆?。┘癏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有腹痛者靜脈滴注激素,有感染者控制感染,另加用活血膠囊,劑量根據患者年齡,體質量酌量使用,10d為1個療程,停藥后隨訪3個月,復查尿常規(guī),抗O血清IgA含量,結果有效率91.66%,全愈率86.11%,復發(fā)率5.4%。
2.3 本病中醫(yī)學屬于斑疹、肌扭、血尿等范疇,由于感受四時不正之氣,邪毒外侵皮膚,邪熱與氣血相搏而發(fā)病,現代醫(yī)學認為本病與IgA介導的體液免疫亢進有關。黃芪可擴張外周血管和微循環(huán),能夠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以致血小板5-羥色胺合成和釋放,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以致血小板5-羥色胺的合成和釋放,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減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高維狀態(tài),達到抗凝,減少尿蛋白的排出作用,黃芪含有微量元素硒,對腎小球基地腹的電荷和機械屏障均有保護作用,從而降低蛋白尿,保護腎功能。
2.4 臨床觀察表明,活血膠囊治療過敏性紫癜能明顯縮短療程,減少紫癜的發(fā)生,有效預防過敏性紫癜對腎臟的損害,未見不良反應,療效顯著。
3.1 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是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發(fā)病率為35%,近年研究表明子宮肌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與雌激素(E2)、孕激素(P)有關,子宮能產生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并有內分泌功能,參與體內生殖、生理及病理過程,卵巢囊腫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20~40歲居多,多為單側,多因炎性長期口服避孕藥(孕、雌激素)有關。
3.2 選擇一年來門診觀察病例,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各198例,經臨床檢察和B超診斷進行確診,分型:子宮肌瘤,槳膜型80例,肌壁層108例,粘膜下肌瘤10例。卵巢囊腫(贅生性123例,非贅生性75例),396例均應用活血膠囊治療,劑量口服一次3粒,3次/d,1個月為1個療程,3個月后復查B超,以肌瘤和囊腫直徑縮小2cm為顯效,全部消失為治愈,結果有效率為94%,全愈率為88%,復發(fā)率為6%。
3.3 本病中醫(yī)學屬于“癥積”之癥,祖國醫(yī)學認為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病機乃痰盂互凝,認為本病源于情志內傷或經期內產后余血未盡,風寒之邪外襲等因素而致氣滯血淤。當歸、地黃、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是著名的桃紅四物湯,具有養(yǎng)血活血,補虛調經功能,是臨床治療婦科疾病,特別是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致月經病的經典方劑。此外,牛膝補肝腎,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亦可助“桃紅四物湯”之調經作用。其病機之本在于氣滯血瘀,久結包塊。
3.4 臨床觀察表明,因活血膠囊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治其癥,補齊益氣護其本,攻補兼施,對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具有獨特療效。能使肌瘤和囊腫縮小,并得到根治,但子宮肌瘤普遍存在停藥后復發(fā)的特點,故用藥時間要長,療效顯著。
4.1 神經衰弱是由于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增大,思慮勞倦過度而致失眠、心煩、倦怠乏力、健忘、頭暈、心悸、體虛自汗等癥。
4.2 選用一年來門診本組病例16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10例,年齡20~50歲,患者多慢性起病,曾就診于多家醫(yī)院,作各種理化檢查,均無異常發(fā)現,診斷為神經衰弱。曾服用中西藥(谷維素B1、地西泮等藥),無明顯療效。筆者160例均口服活血膠囊,用法,口服,一次3粒,3次/d,服1周后自覺癥狀及睡眠改善,神思較前稍輕,余癥見好轉,繼續(xù)服用該藥1個月后,自覺癥狀明顯好轉,2個月后隨診,結果,有效率98%,全愈率90%,復發(fā)率3.8%。
4.3 神經衰弱,多屬祖國醫(yī)學的疑難雜病及怪病,而怪病多從“瘀”論治。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健忘、多夢、偏頭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等,均有“久病入骼”、“離經之血”、“血脈內結”的病理該變,故均可采用活血膠囊治療。治療血瘀,強調把活血化瘀和補氣、養(yǎng)血、行氣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神經衰弱多因心腎陰虛,氣虛瘀阻,該藥中黃芪、甘草補氣,黃芪所含的黃芪多糖能明顯增強免疫功能,當歸和黃芪相配,即可大補氣血,“當歸劑血湯”、酸棗仁能養(yǎng)陰養(yǎng)血,益心肝,安定心神,具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是臨床治療失眠為主的神經衰弱的首選藥。
4.4 臨床觀察,活血膠囊治療神經衰弱能明顯改善和減輕癥狀,未發(fā)現不良反應,諸藥配伍,共奏起效,值得臨床應用。
以上4種病案,癥狀各不相同,但病機同屬心腎兩虛,氣血不足,瘀血內滯,故可選用活血膠囊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理氣安神功能治之。這充分體現了中醫(yī)“審證求機,異病同治”的辯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