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健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89~9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畫圖的方法整理信息、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畫圖法對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價值。
3使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一個長方形。
師:方案1:把長增加2米,寬不變。方案2:把寬增加2米,長不變。
哪個方案增加的面積大?
師:可動手畫一畫,再比較。學生獨立完成。
2師:小軍從家出發(fā),先向東走50米,再向北走20米,又向西走40米,最后向南走20米,你知道現(xiàn)在小軍離家有多少米嗎?
(學生茫然。)
師:怎么辦?有好辦法嗎?
生:可畫畫圖。
得出:現(xiàn)在小軍離家有10米。
設計意圖: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精巧的鋪墊是獲得新知的有效路徑。第一題目標導向明確,讓學生觀察圖形,比較哪個方案增加的面積大,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圖形上來。讓學生畫一畫,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不難得出方案2增加的面積大,使學生獲得了成功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巧妙地出示了第二題,學生在聽了教師的要求后,不能很快得出答案,因為不借助圖形,這道題確實是很難通過想像得出結(jié)果的,這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通過畫圖輕松地解決了問題。
二、探究新知學習方法
1出示:育才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花圃,長8米,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圃的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來花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師:和以前學習的求長方形面積有什么不同?直接看文字敘述,我們能直接求出答案嗎?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1)指導學生畫圖,標出有關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量關系。
(2)圖形分析,交流學生畫圖思考的過程。多媒體展示。
(3)列式:18+3×8=48(平方米)
師:18+3求的是什么?為什么需要畫圖?
設計意圖:當例題以文字敘述的形式呈現(xiàn)時,學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受復習鋪墊的影響,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畫圖的心理需求。
三、鞏固應用體悟策略
1出示:育才小學原有一個寬20米的長方形小操場。準備對它進行改造,將小操場的寬減少5米,這樣小操場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米。改造后的小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師:怎么辦?
(1)指導學生畫圖,標出有關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量關系。
(2)圖形分析。
交流學生畫圖思考的過程。多媒體展示。
師:5米大約畫在哪里?(畫在20米的平均4份處。)
師:減少的面積在什么地方?
(3)列式解題。解法1:150÷5×(20-5)
師:150÷5求的是什么?20-5求的是什么?
解法2:150÷5x20-150
師:請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
(4)比較反思。
師:與例題相比,這道題在畫圖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得出:減少音盼畫在原來長方形的里面,并用虛線表示。
2出示:育才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試驗田。如果這塊試驗田的長增加6米,面積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寬增加4米,面積也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來試驗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師:這道題長和寬都沒有告訴我們,怎么辦呢?
(1)指導學生畫圖,標出有關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量關系。
(2)圖形分析。
交流學生畫圖思考的過程。多媒體展示。
(3)列式:(48÷6)×(48÷4)
得出:通過畫圖,可以清晰地看出長或?qū)捲黾优c面積增加之間的關系。可分別求出長和寬并解決問題。
師:這道題與例題在畫圖時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此題的設計遵循了知識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前面的題目是從面積的增加到面積的減少,是在已知長或?qū)?,再求出寬或長,最后求出面積。此題長和寬都不知道,但告知了面積增加與長、寬增加之間的對應關系,分別要求出長和寬,再解決問題。這是時前面的題目的延伸和拓展,使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感悟畫圖策略在解決有關問題中的作用,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3出示:張莊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50米,寬4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的長和寬各增加了8米。操場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腦中畫圖再口答。
教師多媒體再展示。
通過畫圖,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方法1:40×8+50×8+8×8
方法2:(50+8)×8+40×8
方法3:(50+8)×(40+8)——50×40
方法4:(40+8)×8+50×8
設計意圖: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不等同于應用題的教學。但也不能全盤否認應用題教學中好的做法,如分析數(shù)量關系、一題多解等。此處讓學生充分討論,借助圖形,厘清各種數(shù)量關系,運用多種解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掌握有關數(shù)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出示:育才小學圖書館買科技書和故事書共560本,科技書本數(shù)的1/4與故事書本數(shù)的1/3正好相等,新買來的兩種書各有多少本?
師:這是六年級的一道分數(shù)應用題,你能用畫圖法來解答嗎?
學生獨立畫圖。
展示學生的圖形并進行討論、交流。
列式:560÷(4+3)=80(本)80x4=320(本)80x3=240(本)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畫圖,輕松地解決了六年級的一道分數(shù)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畫圖的好處,學生興趣盎然,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畫圖的意識,有利于畫圖策略的形成。
四、引導質(zhì)疑課堂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其實在生活中畫圖策略的運用比較廣泛,需要我們在不斷的探索中來認識它、理解它、并運用它。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