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葵 李 容 柯穎華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佛山 528000)
隨著整體護理在臨床中的廣泛開展,健康教育作為一項護理內容應用于臨床已成為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門、急診因其患者數(shù)量多、流動性大、護理人員少、工作量大的特點,使得健康教育成為護理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門、急診患者健康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制定更完善、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教育對策,有助于提高門、急診的整體護理質量。
1.1.1 相關知識缺乏 護理人員現(xiàn)有知識的缺乏正成為健康教育發(fā)展的障礙[1]。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非常廣泛,除護理學、醫(yī)學知識外,還有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知識。而目前護理人員的學歷較低,知識面狹窄,跟不上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護理的需要,所學知識不能滿足廣大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需求。
1.1.2 傳統(tǒng)的護理工作模式,把健康教育當成可有可無,在思想上很大程度束縛護理人員。有些護士把健康教育看作是衛(wèi)生宣教的延續(xù),對護理健康教育與衛(wèi)生宣教的區(qū)別認識不清,僅把自己看作是疾病知識的傳播者;對實施教育的認識不足,認為實施健康教育只是為了應付護士長的工作檢查,往往缺乏主動性。因此,不能從根本上幫助患者建立健康行為。
1.1.3 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方法欠缺 護士和患者之間在健康問題認識上存在著差異,護理教科書的內容多數(shù)是針對疾病的護理,而不是全方位地幫助患者,為使患者了解治療和護理,護士需要與患者交談,但較多護士缺乏交流技巧,這就使溝通出現(xiàn)困難;醫(yī)生、護士冷淡的態(tài)度,用患者不能理解的醫(yī)學專業(yè)詞匯與患者交談,每次講解的有關事項太多或者對患者提出超出其能力所及的醫(yī)學要求等,都不能滿足患者的期待,引起患者對護士的不滿,使護士感到幫助教育患者參與治療比治療、護理本身更為困難。
1.1.4 護士編制不足的影響 由于護士缺編,工作量擴大,主管護士和責任護士有時仍有擔當輔助護士的角色,故缺乏足夠的時間進行健康教育。
1.1.5 宣教時機的把握 門、急診患者來診時多病情急,痛苦難忍,患者只想盡快進行治療,緩解病情,這時向其進行宣教時效果差,接受程度差。
急診留觀患者起病急,情緒不穩(wěn)定,患者不能及時進行角色轉換。對護理人員缺乏信任,受風俗習慣影響較深,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差異較大。
2.1.1 加強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健康教育對護士來講,是一個全新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能力,是履行教育職責的首要條件[2]。護士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掌握護理健康教育必備的技能,才能適應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要提高護士的教育水平必須加強健康教育知識專門培訓計劃,以健康教育程序為護理規(guī)程的教育活動,保證護理健康教育及時有效的實施。
2.1.2 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醫(yī)院為滿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能。通過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及家庭成員的不良心理反應,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學會自我心理保健和促進健康的方法。作為護士,首先應樹立現(xiàn)代護理觀,明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主動履行健康教育職責,使護士從被動地執(zhí)行護理操作逐步過渡到以人的健康為目標的預防保健和促進健康工作上來。
2.1.3 加強護士學習和訓練 護理健康教育是我國護理改革的一項工作內容,涉及的學科廣泛,是一項集思維、判斷、決策于一體的護理工作[3]。教育者自己應首先受教育,包括學習教育患者的目的和方法。普及對各層次護士相關知識的教育[4],促進護士有意識、自覺地、稱職地對患者進行教育,鼓勵護士不斷地補充有關健康教育的知識,更新觀念,改變態(tài)度以及提高與患者交談的技巧等。
2.1.4 掌握健康宣教技巧 首先要學會和患者的溝通交流技巧,把健康宣教工作貫穿于各項護理操作的過程中。不能無聲操作,要針對具體的患者,選擇恰當?shù)臅r機、方法和內容,通俗易懂地傳授給患者,讓患者容易理解、記牢,并經常以提問的方式檢查患者的掌握情況,加強和鞏固宣教的知識。
2.1.5 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時間 護理人員應根據(jù)門、急診工作性質合理安排必要的時間,進行正式的健康教育。其次見縫插針,抓住與患者交往的每一個時刻,隨時了解患者對學習的需求,根據(jù)內容進行正式的健康教育,將其貫穿在整個護理操作中,如護士在為患者做術前留置導尿時,可以邊做操作邊講解此操作的目的、意義和配合要求,同時教給疾病相關的知識。
2.1.6 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從患者來到醫(yī)院到康復出院,護士應尊重患者并與其保持良好的關系,使患者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只有當護士與患者關系融洽時,才可能為其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氣氛,教學才有可能成功。在學習環(huán)境方面,護士應選擇一個光線良好、安靜、整潔的場所。
2.2.1 根據(jù)患者的需求選擇學習內容 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學習是患者的愿望,護士選擇與患者需求相關的資料和內容,將提高患者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將患者人生經歷中熟悉的內容作為學習的主題,可提高患者的學習興趣。此外,科學地、由淺入深地組織學習,教學中始終保持和諧的態(tài)度,不斷鼓勵和支持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成為激勵患者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2.2.2 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5]成年患者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他們通常希望按自己的愿望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如果能讓他們懂得健康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應對健康負有完全的責任,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2.3 盡量符合個體化患者的需要 因人施教、因病宣傳,根據(jù)患者的知識層次、文化程度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育,可采用口頭講解、健康教育手冊、宣傳欄、閉路電視或多媒體教育系統(tǒng)等形式。做到使患者不受閱讀能力、健康知識及方言的限制,讓患者對與疾病相關的信息產生興趣,并能記住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疾病治療與康復中。
[1]畢麗云.整體護理健康教育手冊 [M].廣州: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
[2]包家明,雷杰.護理健康教育學概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
[3]包家明,周一汝.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應用 [J].護理研究,2002,16(7):375.
[4]方惠霞,張寧.急診科開展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1):42~43.
[5]黃津芳.護理健康教育學 [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