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巍 周忠志 陳 麗
1.武警湖南省消防總隊醫(yī)院,410008
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筆者于2007年3月~2009年2月,運用消炎散治療熱痛型骨傷骨病87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本組共87例,均為門診病例。其中男42例,女45例;年齡最大85歲,最小11歲。其中頸椎病風寒熱痹所致14例,肩周炎1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 30例,胸腰椎骨折、股骨頸骨折中后期所致的功能障礙8例,骨關節(jié)增生所致腫痛20例。
消炎散藥物組成:大黃40g,蒲公英32g,薄荷12g,生梔子 40g,當歸 16g,姜黃 16g,香附 32g,赤芍 16g,羌活8g,金銀花20g,白芷20g,黃柏15g,牡丹皮 12g,制乳香12g,制沒藥12g,紅花9g。將藥物炮制研120目細末包裝滅菌備用,每包60g。視患處面積大小,取藥散適量,用溫水加醫(yī)用凡士林調勻成糊狀,在紗布上攤平,藥厚約 8mm,敷于患處,用繃帶包扎,每2日換藥 1次,4次為1個療程。注意敷藥處皮膚如有瘙癢、皮疹,應立即停藥,必要時對癥處理。敷藥處皮膚間有染色為青紫或灰暗,不需特殊處理,停藥后其色自褪。
療效標準:治愈:經外敷消炎散1個療程后各部位疼痛消失,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經外敷1個療程各部位疼痛基本消失,關節(jié)處略有不適感;好轉:經外敷1個療程后,各部位有輕度脹痛,關節(jié)功能輕度受限;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改善。
治療結果:本組87例,治療1個療程后,治愈 45例,占 51.7%;顯效 20 例,占 23.0%;好轉 13 例,占14.9%;無效9例,占10.3%??傆行?9.7%。
骨傷骨病出現(xiàn)熱痛,往往伴有紅腫癥狀,常為初期瘀血新聚,正氣未虛或瘀血化熱,邪正交爭局部產生。消炎散的組方遣藥正是基于這一觀點,方用大黃破血;當歸、赤芍和血;姜黃活血。上4味能散既結之瘀,寧已傷之血絡。選用梔子、金銀花、蒲公英等寒涼之品涼解局部血分之熱,使血熱無妄行壅結之勢,瘀血無由再生。綜觀諸藥,散血與涼血相輔,血熱能清,瘀凝可散。寒涼與辛溫相制,涼不留瘀,散不動血。全方通過散血涼血達到消腫止熱痛的目的。局部外敷使藥力更專,直達病所,取效更捷。
消炎散的藥理實驗研究表明:它有較好的抗炎和鎮(zhèn)痛效能,能減輕熱痛型骨傷骨病無菌性炎癥的程度和持續(xù)時間,緩解疼痛。本觀察研究表明臨床療效較好,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