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建杰 郭江*
為了提高核桃的產(chǎn)量與品質(zhì),我們對核桃高接換頭技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筆者認為核桃高接換頭以腹接效果最好,具有嫁接技術簡單、容易操作、成活率高、樹冠恢復快的優(yōu)點,成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
要選擇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薄殼、出仁率高、果仁顏色一致的優(yōu)良品種作高接樹種。目前生產(chǎn)上普遍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有:遼系核桃、盧龍石門核桃、清香、中林1、中林3、陜核1等。
2.1 接穗的采集處理 在抗逆性強、早實、生長健壯的優(yōu)種母樹上,選取發(fā)育充實、髓心較小、無病蟲害與機械損傷、粗度在1~1.5cm的一年生外圍粗壯發(fā)育枝或結(jié)果枝,在開始落葉到即將休眠或嫁接前20~30d進行采集,也可以結(jié)合修剪進行采集,隨剪隨采,按品種50根或100根為一捆,并掛上標簽,防止品種混雜。
2.2 接穗的貯藏 常規(guī)貯藏。接穗采回整理后,要及時放在低溫保濕的地窖或山洞內(nèi)貯藏,最適宜的溫度為-4~5℃,濕度90%以上。在窖內(nèi)貯藏時,應將接穗下半部埋在素濕沙中(濕沙的含水量很關鍵,以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為宜),上半部露在外面,捆與捆之間用濕沙隔離,窖口要蓋嚴,保持窖內(nèi)陰涼,這樣可貯藏至次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在貯藏期間要經(jīng)常檢查沙子的溫度和窖內(nèi)的濕度,防止接穗發(fā)熱霉爛或風干失水。也可將整理好的接穗放入塑料袋中,填入少量鋸末、河沙等保濕物,扎緊袋口,置于冷庫中貯藏,溫度保持3~5℃。
常規(guī)貯藏方法的優(yōu)點是省工、省事,缺點是接穗易失水,影響成活率,所以現(xiàn)在推廣使用蠟封接穗。
蠟封貯藏。其目的是減少接穗的水分蒸發(fā),保證接穗從采集、嫁接到成活這段時間的生命力。方法是接穗采集后,按嫁接時所需的長度剪截成小段,一般接穗枝段長度為10cm,保留2~3個芽,頂端有飽滿芽,枝條過粗的應稍長些,細的應短些。封蠟時先將工業(yè)石蠟放在敞口且較深的容器內(nèi)加熱融化,待石蠟溫度達到95℃~102℃時,將剪好的接穗一頭迅速在蠟液中蘸一下(時間在1秒以內(nèi),一般為0.1秒),再換另一頭速蘸。要求接穗上不留未蘸蠟的空間,中間部位的蠟層可稍有重疊。注意蠟溫不要過低或過高,過低蠟層厚、易脫落,過高則容易燙傷接穗。蠟封接穗要完全涼透后再收集貯存,可放在地窖、山洞中,要保持窖內(nèi)溫度及濕度。
3.1 嫁接前砧木的處理 砧木若為幼樹,高接部位距離地面要在30cm以上。如果砧木為成齡樹,應該首先疏除過多無用的枝條,留好主枝、做好樹形,而且要多處高接,以縮短樹冠恢復期,提早結(jié)果。選擇高接部位時要以不過分縮小樹冠、高接后能迅速恢復為原則。
3.2 高接時期 一般在砧木芽體開始萌動至展葉時進行高接,過早傷流太大且易遭受不良氣候的影響而降低成活率,過晚養(yǎng)分消耗太多且生長期較短容易引起樹勢衰弱,冬季甚至抽條死亡。實踐中,春季高接在萌芽前10d到萌芽期最為適宜,同時在氣溫較高、晴朗無雨的天氣高接效果最好。
3.3 嫁接步驟 將貯藏好的接穗剪成約10cm的小段,每段接穗保留2~3個飽滿芽。用利刀在接穗的下部先削一個長度約5cm的削面,削面要求平滑無毛茬,再在此削面的對面削一個同樣長的削面,兩個削面不要平行,應逐步交叉使接穗底部呈楔形,而且兩個削面兩側(cè)的韌皮部一側(cè)稍寬且長,一側(cè)窄且短。
高接部位要求光滑無損傷。在需要高接的部位將砧木鋸斷,用利刀將鋸口削平后,在形成層稍微偏向木質(zhì)部的地方開始,刀口偏向髓心將砧木切開約7~8cm的切口,使此切口與韌皮部形成約15度的夾角。
將削好的接穗韌皮部寬的一側(cè)朝外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對齊,接穗削面上刀口與砧木斷面也要盡量對齊,而且砧木的切口要將接穗夾緊,然后用塑料布將整個高接部位的傷口完整嚴密包扎好,最后用大小合適的塑料袋將整個高接部位連同接穗套起來,可以起到減少水分蒸發(fā)、防止害蟲咬食接穗萌芽的作用。
為使高接傷口早愈合,還要視砧木直徑大小決定某一個高接部位的接穗數(shù)量。砧木直徑2~3cm時,高接1個接穗;直徑4~5cm,高接2個接穗;直徑5~6cm,高接3個接穗;直徑7cm,高接4個接穗。一般不在砧木直徑7cm以上處進行高接。
為了提高成活率,還要在砧木上造傷放水,方法是用鋸(鋸與砧木垂直)將砧木鋸傷,傷口達到砧木直徑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傷口共2~3道,而且相鄰的傷口要位于砧木的對面且交錯排列。
3.4 接后管理 高接后的管理非常重要。一是及時補接,力求樹冠豐滿。二是除萌蘗,防止萌蘗與接穗長出的新梢爭奪養(yǎng)分。三是及時放風,高接20~25d發(fā)芽展葉后,每隔3d觀察一次,對已經(jīng)發(fā)芽展葉的用刀剪開套袋上口,以利放風,且應由小逐漸擴大,直至新梢自行伸出,切不可過早去除套袋。四是設支柱,待接穗新梢長度達到30cm時,在砧木上設一支柱,再將新梢綁在支柱上,防止新梢被風刮折而死亡。五是摘心,待新梢長度達到50cm時進行摘心,以增加枝量、促進新梢木質(zhì)化。六是松綁,高接后1個月,先松開包扎物再將傷口包扎好。高接后2~3個月,砧木與接穗已經(jīng)愈合,此時要徹底解開包扎物,防止包扎物將砧木與接穗勒成縊痕,影響新梢的正常生長甚至折斷而死亡。以后進行正常的施肥、澆水、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管理,促進樹體正常生長與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