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也門特派記者 邱永崢 郝 洲
持槍、佩刀、嚼卡特堪稱也門的三大“國粹”。《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也門采訪反恐形勢之余,也親歷了尋“黑槍”的驚險、嚼卡特的新奇和佩腰刀的威武。
“黑槍”可以送貨上門
都說也門槍比人多,也門內(nèi)政部長也曾說過,全國人口2400萬,卻擁有槍支6000多萬。槍多與也門人習(xí)慣佩槍的歷史傳統(tǒng)有關(guān),也跟政府允許各部落進(jìn)口槍械,以及擁有槍支的寬松政策有關(guān)。
記者原以為,只要到了也門,一定能看到人人帶槍的情景?!澳鞘抢匣蕷v了,”當(dāng)?shù)厝速Z瑪爾說,“6年前在首都薩那還有武器一條街,100美元能買到不錯的手槍,現(xiàn)在政府已經(jīng)全面禁槍了,那些賣槍的早就沒有了。”但據(jù)說仍存在槍支黑市。在知情人的指點下,我們驅(qū)車來到薩那市中心的阿爾·塔里爾廣場大街。面對頗顯擁堵的街道,不時過往的警察,記者很是困惑:“光天化日之下,在這么熱鬧的地方會有武器黑市?”沿街走了二三十米,就見街邊盤腿坐著一破衣爛衫的男子,面前擺著一塊破布,上面攤著各種式樣的軍用武裝帶、手槍套,還有一個手槍的舊彈匣。記者蹲下與他攀談了兩分鐘,裝作漫不經(jīng)心地問他生意如何,軍用皮帶多少錢之類,然后隨口問了句:“賣槍么?”原本灰頭土臉的男子立馬兩眼放光:“賣,你們想要么?”不等我們反應(yīng)過來,他擺手示意我們跟他轉(zhuǎn)到街邊的一條小巷內(nèi),走了大約20米,他倚墻停住,從大袍下抽出一支烏黑锃亮的手槍塞到記者的手里:“200美元,不還價!”并補充說,如真有意買,晚上可以“送貨上門”!
知情人告訴我們,“那些擺地攤賣軍品的人全都賣槍!”當(dāng)時我想,如此容易讓我們尋到“黑槍”,也門政府的禁槍真是任重道遠(yuǎn)啊。
犯錯要被沒收腰刀
佩腰刀是也門男人特有的標(biāo)志之一,如同女人戴珠寶首飾一樣。在也門,佩腰刀可以顯示男人的勇敢威風(fēng)以及社會地位。
也門人佩腰刀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的時候腰刀是一種自衛(wèi)的武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一種裝飾品。腰刀的形狀大致相同,刀尖末端幾乎是以180度向上彎曲,類似魚鉤。區(qū)別腰刀的貴賤在于刀柄的材質(zhì)與刀片的品牌。較為貴重的腰刀的刀柄由從非洲進(jìn)口的犀牛骨或犀牛角制作而成,售價可達(dá)5000美元以上,而最普通的腰刀有幾美元的,也有幾十美元的。講究的腰刀還需要配上好的木質(zhì)刀鞘以及制作精美的腰帶,高級的腰帶一般由純金線裝飾,圖案精美。
腰刀是也門男人尊嚴(yán)的象征,所以腰刀輕易不可出鞘,也不可隨便拔出其他人的腰刀把玩。不過,我們在薩那的街頭也看到有些也門男人的腰刀只剩下了刀鞘,刀卻不見了。原來這是對也門男人的一種懲罰,因為他們犯了這樣那樣的過錯,警察有權(quán)暫時扣押他們的腰刀,幾個星期后再物歸原主。
嚼卡特就像當(dāng)總統(tǒng)
嚼卡特是也門人特有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經(jīng)常會用塑料袋隨身攜帶一些沒有清洗過的新鮮的卡特葉子。在街上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也門人停下手中的工作,懶洋洋地坐在太陽底下不斷把卡特葉子送進(jìn)嘴里咀嚼??ㄌ厝~形狀類似茶葉,咀嚼后有一定刺激作用,據(jù)說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使人神清氣爽,因此卡特又稱阿拉伯茶。賈瑪爾說:“中午吃過飯后,七八個親朋好友相約到其中一家最好的一個房間里,在那里一嚼就是四五個小時。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是也門總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