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新 耿一王番 關澤琳
(河北大學物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硅是理想的電子材料,它不僅在地殼中含量豐富成本低廉而且應用成熟的CMOS技術能夠實現(xiàn)硅器件的高集成化和高成品率.在信息時代為了實現(xiàn)超高容量的信息儲存、信息傳遞和超高速度的信息處理,都要求用光子取代電子來作為信息的載體.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需要將光通信器件和微處理器件集成在同一硅基上.為了實現(xiàn)光電一體化,在眾多硅光子器件中硅激光器是不可惑缺的.通常,人們認為硅材料是不能成為制作激光器的材料, 因為它是一種間接帶隙半導體.到目前為止,利用受激拉曼散射效應實現(xiàn)硅器件中光的放大和激光的產生是最為理想的方式,因此硅基拉曼激光器在硅光子學研究過程中具有廣闊的前景.
硅波導是硅基拉曼激光器的增益介質,對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制備可以通過使用標準的CMOS技術在硅基上蝕刻出一個“脊”或“溝”來實現(xiàn).目前硅波導按其形狀可以分為,直線型結構,S型結構,環(huán)形結構.
拉曼散射(Raman scallering)是光通過介質時入射光與分子運動相互作用而引起散射光頻率發(fā)生變化(位移也相應發(fā)生變化)的散射.拉曼散射中,不僅光子的動量要發(fā)生改變,其能量也要發(fā)生改變.其原因是入射光子與分子碰撞時,入射光子與分子交換能量,使分子的振轉能級發(fā)生改變,從而散射出不同能量的光子.散射光子能量低于入射光子能量的散射叫做斯托克斯散射;散射光子能量高于入射光子能量的散射叫做反斯托克斯散射.硅材料中的拉曼散射是一種非線性光學現(xiàn)象,只有高功率密度的光入射硅材料才會出現(xiàn)較強的拉曼散射光.在此過程中高能量密度的泵浦光被硅材料吸收并轉換為激光能量,同時硅材料完成振轉能級間的躍遷,這樣就克服了硅材料發(fā)光效率低的缺點.
2004年,根據(jù)受激拉曼散射效應,Ozdal Boyraz等人首次驗證了硅基拉曼激光器[1],他們使用直線型硅波導作為增益介質,并將硅波導整合到一個光纖環(huán)狀腔內,其結構如圖1所示,泵浦光通過波分復用器耦合進環(huán)狀光纖諧振腔內.硅波導后是一個分波器,將光進行分離,95%的光經環(huán)狀腔重新耦合進諧振腔.在輸出端用波分復用器對剩余的光進行分離,分離出泵浦光和波長為1 675 nm信號光.最后用示波器、光譜分析儀和自相關器對信號光進行分析.激光器的發(fā)射波長為1 675 nm,頻率為25 MHz,斜率效率為8.5%,泵浦閾值功率為9 W.
圖1 直線型硅波導硅基拉曼激光器
2005年,榮海生等研制成功了第一臺全硅拉曼激光器[2],其硅波導為S型結構,總長度D為4.8 cm,波導寬W為1.5 μm、高H為1.55 μm、蝕刻深度h為0.7 μm.將硅波導制成S型可以減小硅片尺寸,便于硅器件的集成.榮海生等人首次在硅波導兩側摻雜形成pin結,圖2為硅波導截面圖,通過在硅波導兩側加反向偏置電壓,來減少硅波導內的自由載流子濃度,從而抑制自由載流子對激光的吸收.當pin結兩側反向偏置電壓為25V時,激光閾值為0.4 mW,斜率效率為9.4%.
圖2 具有反向偏壓的pin型二極管硅波導截面圖
2005年,榮海生等人在脈沖光泵浦硅基拉曼激光器的基礎上成功實現(xiàn)了激光器的連續(xù)光輸出[3].其結構如圖3,1 550 nm的泵浦光通過偏振控制器、解復用器、透鏡光纖耦合進入硅波導,在波導內激發(fā)出斯托克斯光,在硅波導后端面處泵浦光和斯托克斯光又反射回透鏡光纖、解復用器,通過低通濾波器分離出斯托克斯光,最后使用光譜分析儀和激光功率計分析記錄斯托克斯光.他們使用S型硅波導作為增益介質,不僅實現(xiàn)了連續(xù)光輸出,還獲得了穩(wěn)定的單模激光,邊摸抑制比大于55 dB,輸出譜線寬度小于80 MHz.激光的輸出功率和激光的斜率效率與pin結反向偏置電壓有關,當偏置電壓為2.5 V時,閾值為180 mW,斜率效率為4.3%.
圖3 S型硅波導硅基拉曼激光器實驗裝置
2006年,榮海生等研制出了環(huán)形硅波導腔[4],不僅提高了激光的轉化效率,而且將激光器的性能大幅提升.2008年,榮海生等又研制成功了由硅材料制造,通過環(huán)形硅波導腔實現(xiàn)的級聯(lián)拉曼激光器[5].它成功地將硅基拉曼激光器的激光波長延伸到中紅外區(qū),工作波長可達1 848 nm.如圖4,泵浦光耦合進波導腔激發(fā)出第一級斯托克斯光,第一級斯托克斯光不斷振蕩產生增益從而激發(fā)出第二級斯托克斯光,這個過程可以一直進行下去.當泵浦功率達到80 mW時,激發(fā)出第一級斯托克斯光;當泵浦功率達到120 mW時,激發(fā)出第二級斯托克斯光.在這個過程中第一級拉曼散射的斜率效率為6%.當?shù)诙壦雇锌怂构猱a生后,波導腔內第一級斯托克斯光功率可達3.5 mW.第二級拉曼散射斜率效率為2.7%,出射光功率大于5 mW.
圖4 硅基級聯(lián)拉曼激光器示意圖
近年來,對硅基發(fā)光光器件的研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尚不完善,需要對硅波導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硅基拉曼激光器的研制成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進一步完善促進了硅基光電集成技術的發(fā)展,也使光子取代電子作為信息的載體實現(xiàn)超高容量的信息儲存、信息傳遞和超高速度信息處理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 Ozdal Boyraz,Bahram Jalali.Demonstration of a silicon Raman Laser.Optics Express,2004,12(22):5269~5273
2 Haisheng Rong,Ansheng Liu,Richard Jones,et al.An all-silicon Raman Laser.NATURE,2005,433(20):292~294
3 Haisheng Rong,Richard Jones,Ansheng Liu,et al.A continuous-wave Raman silicon laser .NATURE,2005,433(17):725~727
4 Haisheng Rong,Ying-Hao Kuo,Shengbo Xu,et al.Monolithic integrated Raman silicon laser.Optics Express,2006,14(15):6705~6712
5 RONG H,XU S ODED C,et al.A cascaded silicon Raman laser.Nature photonics,2008,2(3):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