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云
摘要詞匯是學習英語的敲門磚;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最困難的卻是生詞記憶。為了幫助學生在有限時間內(nèi)最有效地記住所學的詞匯,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筆者在試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方面作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學生訓練記憶提高
一、通過瞬間記憶訓練記憶
教育心理學者研究“痕跡理論”所得出的結論指出:“凡是已經(jīng)識記過的事物都有在大腦組織中以某種形式留下痕跡,大腦刺激越深,痕跡越強”。記憶痕跡在腦中的儲存共有三種系統(tǒng),即: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間記憶:儲存時間很短,但在記憶過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只要稍經(jīng)啟發(fā),就能引起聯(lián)想和回憶,而后轉(zhuǎn)化為長時記憶。因此,在教新單詞時,有必要先讓學生明確記憶指標而后逐一引導。例如,在熟讀新詞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單詞的讀音規(guī)則在一、二分鐘內(nèi)熟記所學的新詞,之后通過搶答或個別提問表演等的方式由老師讀單詞,學生口頭拼寫,或是老師講出某詞的近義詞,學生讀出該詞,反之亦然。這種瞬時訓練,大大地提高了單位時間內(nèi)的信息接納量,有效地提高了記憶效果。
二、多形式多渠道的單詞呈現(xiàn)方式和學習方法有利于加深感知印象
記憶是靠外界環(huán)境對大腦進行刺激并形成痕跡的,大腦神經(jīng)受到的刺激越深。記憶的持久性越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盡力使學生對所要記憶的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為長時記憶打下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用新奇、獨特的方式呈現(xiàn)新詞??梢岳娩浺魴C、投影儀,甚至實物呈現(xiàn)等多種媒體相結合。引導學生同時使用多種感官感知,使大腦同時接受來自眼睛、耳朵、肢體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增強記憶力。如在教授球類名詞時我們可以展示不同的實體并在上面貼上該單詞,然后放到句子“What spots do you like?”“l(fā)ike…”中的對話中訓練。對一些發(fā)音或?qū)懛ㄏ嗨频膯卧~則可以用彩色粉筆標出或用PPI”打印出來。如:7B Chapter 2中“produce”和“reduce”一邊讀兩個單詞一邊劃出他們相同的部分“-duce”,這樣,學生幾秒針就順利地記住了兩個單詞。又如在教授“sunflower/wing”等名詞時,我們可以用PPT將打出來相應的圖片,旁邊打出該單詞,學生在一邊讀時一邊領會并記住它的意思。在學習運動類詞時,我們就可以下載一系列QQ動畫表情加以學習,然后一個人做動作一個說單詞的方式進行比賽。鮮艷的圖片和形象的動作不僅讓課堂生動有趣更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再者,當學生記憶一個新詞時,別忘了鼓勵他們一邊讀一邊用手寫。心理學研究表明:“讓感官的各個神經(jīng)動起來能有效地從不同角度刺激記憶系統(tǒng)”。此類方法有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感知印象,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加深感知印象。
三、轉(zhuǎn)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
正如中國的象形字一樣,英語單詞也是嚼之有味,且嚼之愈深味愈濃。理解得越深刻。記憶得越牢固。教單詞時,應把音、形、義捆綁后教給學生,以幫助他們更好理解一個新詞且方便記憶。把抽象概念的詞放在短語、句子或課文中教。有利于學生具體化地理解某個詞。采用歸納比較聯(lián)想的方法,以新憶舊、以舊學新,新舊知識聯(lián)系以加深理解和記憶。如:uniform“uni-”意為“聯(lián)合”,“-form”意為“年級”,要讓一個年級的男女同學乍地看起來很團結很一致的東西是什么?是“校服”;又如“interviiew”“inter-”意為“在……里面”“-view”意為“看”,看名人不為人知的事便是“采訪”;7B Chapter 3 Eneyelopaedia中有一短語“on Earth”常被學生誤用為“in Earth”,我們便可以這樣理解“人是站在地球表面上而不是站在地球里面。”
此外,還可以通過同義詞、反義詞辨析,同音異形詞、詞類轉(zhuǎn)換等比較歸納聯(lián)想等方式。想方設法將機械記憶轉(zhuǎn)化為理解記憶,從而加深記憶痕跡,讓知識像滾雪球一樣積累。
我們還說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為了鞏固所學單詞我們還可以首字母填空或短文填空等方式加以練習。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給出一個有26個字母組成的26個表格讓學生在其中找出本單元學習的新詞,讓后進生也能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四、重復訓練增強記憶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證明: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材料,在第一個小時內(nèi),保持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迅速減少,然后遺忘的速度逐漸減慢。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有計劃地經(jīng)常重現(xiàn)所學詞匯,克服遺忘現(xiàn)象。除了課堂上教單詞時,讓學生對所學的詞匯進行重復識記,加深印象:講解課文時,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有機自然地再現(xiàn);課后練習中,安排相應的聽寫、翻譯、完成句子、同義答配、造句等,使學生在多次的復現(xiàn)中鞏固所學詞匯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jù)遺忘曲線設置一個記憶表格。如:讓學生在一張A4紙上抄下一個單元所有單詞的漢語意思。在學習生詞后的12小時。48小時,60小時,72小時之際,再次在此紙上多次默寫出這些單詞,經(jīng)過反復的訓練,學生能看出自己記憶不牢的單詞并及時記下來。
記憶力的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使外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在單位時間內(nèi)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
1《教育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4
2《心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4
3《新課標教學指南》吉林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