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明 徐勇
(蘇州大學放射醫(yī)學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 江蘇蘇州 215123)
社區(qū)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影響因素研究
徐曉明 徐勇
(蘇州大學放射醫(yī)學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 江蘇蘇州 215123)
為了了解蘇州社區(qū)老年人生活能力狀況,評價老年人健康狀況,為開展老年健康保障和衛(wèi)生保健服務提供科學依據(jù),我們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居住時間在半年以上的60歲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展了調查,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社區(qū)老年人 日常生活能力
于2009年3~4月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居住時間在半年以上的60歲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調查。以蘇州工業(yè)園區(qū)4個社區(qū)60歲及以上的老人作為調查對象,發(fā)放調查問卷730份,有效問卷718份,有效率98.4%。
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居住時間在半年以上的60歲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入戶問卷形式獲得資料,調查表為自擬的《社區(qū)老年人健康調查表》。
評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進行,包括20項,以自己搭公共車輛,步行到家的附近去,自己生火做飯,做家務,吃藥,吃飯,穿衣服、脫衣服,梳頭、刷牙,洗自己的衣服,在平坦的室內走,上下樓梯,上下床、坐下或站起,提水煮飯,洗澡,剪腳指甲,逛街、購物,定時上廁所,打電話,處理自己的錢財,獨自在家20項日常生活事件為評價項目。評分標準為:自己完全可以做到為1分,有些困難為2分,需要幫助為3分和無法做到為4分,總分≤29分為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總分>29分為生活不能自理。
對調查資料進行核對后輸入計算機,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老年人的一般情況:本次調查蘇州工業(yè)園區(qū)60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共有730人,有效問卷718份;平均年齡為(70.0±7.2)歲,其中60~歲者占51.4%,70~歲者占33.9%,80~歲者占13.4%,90~歲者占1.3%;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者占6.4%,大專者占8.8%,高中者占20.10%,初中者占33.50%,小學者占21.6%,文盲者占9.1%;婚姻狀況:有配偶者3094人,占79.7%,喪偶或離異或未婚者有788人,占20.3%.職業(yè)劃分為腦力勞動者(公務員、教師、科技人員、醫(yī)生、護士),體力勞動者(工人)及其它3類,其中工人最多,占67.7% ,腦力勞動者占23.2%,其他占9.1%;人均月收入:無收入者占3.9%,500~1000元者占14.7%,1000~2000元者占66.4%,2000~3000元者占10.2%,3000元以上者占4.8% 。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總評分為(22.3±7.1)分,其中生活不能自理者占7.7%,生活基本能自理者占92.3%。
20項ADL評定單項評分為1分者占87.0%~97.9%。20項ADL評定中剪腳指甲困難者(ADL評分為2、3、4分)所占比例最多,占13.0%;吃飯困難者(ADL評分為2、3、4分)所占比例最少,僅占2.2%。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前4位排名分別為剪腳指甲、逛街購物、自己搭公共車輛和提水煮飯。
以ADL評價結果為變量(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定為0,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定為1),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經(jīng)濟狀況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提示,高齡是影響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見表1)。
社區(qū)老年人ADL總分提示滄浪區(qū)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以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逛街購物,自己搭公共車輛,提水煮飯,做家務,上下樓梯,打電話等)損害為主,而軀體生活自理能力(吃飯,梳頭刷牙,穿衣服、脫衣服,吃藥,上下床、坐下或站起,處理自己的財物,定時上廁所等)損害較低。
表1 老年人ADL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1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齡是影響ADL的主要因素。年齡越大,其ADL依賴程度越高,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功能和軀體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和身體殘疾不僅直接影響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時還會通過影響物質、精神、社交生活而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產(chǎn)生間接影響 。晚年喪偶是一個重大的精神刺激,不僅心理受到?jīng)_擊,而且生活缺乏相互照顧,經(jīng)濟得不到保障,都會損害其健康,影響老年人的生存質量。老年人的經(jīng)濟來源有限,低收入制約了老年人健康狀況的改善。
3.3.1 深入開展健康宣教 健全老年保健網(wǎng)絡積極進行以預防老年病為內容的健康教育,達到有病早治、無病先防的目的。對于患病老年人群,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保證治療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注重防治那些易造成老年人失去自理能力的疾病,最大限度地減少老年人的殘疾率。對于已經(jīng)殘疾的老年人,應提供康復指導,幫助他們盡可能地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社區(qū)可根據(j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健康指導、上門服務、建立家庭病床等服務,同時建立社區(qū)老年人保健網(wǎng)、建立戶籍健康檔案,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宏觀上的管理,根據(jù)老年人的特點組織開展各種體育鍛煉和文化娛樂,并提倡開辦老年大學,增進其社會交往,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
3.3.2 建立健全老年人醫(yī)療保障機制調查顯示許多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與經(jīng)濟狀況有關 在國家經(jīng)濟實力允許的條件下,應調整現(xiàn)行政策,制定針對老年人的優(yōu)惠政策。建立老年人醫(yī)療救助機制,給予貧困老年人經(jīng)濟上的支持與幫助。探索老年人醫(yī)療保障機制,以減輕老年人醫(yī)療費用的負擔,為老年人更好地接受衛(wèi)生服務創(chuàng)造條件。
3.3.3 重視老年人的家庭功能受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我國老年人對家庭的重視和依賴程度相對較高。美滿的婚姻、孝順的子女是老年生活質量的保障。在可能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單身老年人再婚,無論從心理、社會角度來看都不失為一種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
[1]王瑞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的測定[J].中級醫(yī)刊,1994,29(4):71.
[2]王德文,葉文振,朱建平,等.高齡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人口科學,2004,S1:151.
[3]宋新明,陳功.高齡老人慢性軀體疾病和認知能力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人口科學,2001,S1:101.
R181.3
A
1674-0742(2010)04(a)-0080-02
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