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潤坤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教學督導室,陜西 西安 710068)
教學質量是遠程開放教育的生命線。在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學和管理過程中,質量管理始終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是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需要,更是遠程教育自身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教學質量評估是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有關教育、教學目標以及有關教學管理的原則、規(guī)定和要求,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對開放教育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及其預期的全部效果給予價值判斷及綜合考評,以其結果作為對被考核對象做出某種客觀認證及改進教學、教學管理和支持服務工作的過程。
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對象是各遠程開放教育專業(yè)設置學校及其各級辦學單位、教學點。評估內容是其為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而實施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有機組成部分的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模式、運行機制,檢驗其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構建內容。政府和專家對如何提高遠程教育質量的視角不同。在宏觀管理層面,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開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抓緊制定各項現代遠程教育的技術標準,抓緊實施質量評估工作,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部分基礎課統(tǒng)考制度,以及對于那些教學質量達不到要求,且在招生等辦學過程中存在違規(guī)行為的試點高校采取了以“停止招生”等措施為主的“摘牌”制度(張堯學,2004)。上述措施主要體現在系統(tǒng)建設和評估、監(jiān)控兩個方面,總體上傾向于質量檢驗和控制。專家觀點方面,游清泉 (2002)建議,“統(tǒng)籌規(guī)劃、規(guī)范管理、促進現代遠程教育健康發(fā)展”。嚴繼昌(2003)認為,“高校網院要盡快建立起質保體系”。黃榮懷等 (2004)認為,“政務信息化是構建網絡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必由之路”。周延軍和吳國祥 (2001)認為,“加強教學全過程監(jiān)控是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之基本建設”。羅德真 (2006)認為,完整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應當涵蓋學校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其監(jiān)控內容有三方面:監(jiān)控教學的輸入質量、運行質量和輸出質量。還有觀點認為,“遠程教育重在全程監(jiān)控”(呂瑤,2005)。
關于遠程教育教學質量保證的因素,國內外不同院校有其保證質量的做法,有關專家的論述也不盡相同。例如英國開放大學的質量保證包括它的四條成功經驗和質量保證六要素。其成功經驗是:1.高質量的多媒體教材;2.對學生學習的快速支持系統(tǒng);3.有效可靠的行政支持體系;4.富有研究能力與前瞻性的教師團隊。其遠程學習質量保證的六方面是:1.系統(tǒng)設計:開始教學之前,遠程教育院校須對教學系統(tǒng)進行詳細設計與測試,確保遠程管理和遠程教學的順利運行;2.課程的設計、驗收與檢查;3.課程的發(fā)送;4.學生發(fā)展與支持;5.學生交流與表達;6.學生評價。①香港公開大學比較好地借鑒了英國開放大學的做法,香港公開大學前校長譚尚渭 (2002)認為,遠程教育的成功必須依賴于另外兩大因素:精心設計和編制的課程,以及良好的學生學習支援。美國網上課程的質量保證主題包括七個方面:課程發(fā)展、校部支持、教與學的過程、課程結構、學生支持、院系支持以及評價和評估。印度學者提出的遠程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主題和美國網上課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幾乎完全一樣,包括七個方面:課程開發(fā)、校部支持、教與學、課程結構、學生支持、院系支持以及評價和評估 (張偉遠等,2004)。韓國國立開放大學(KNOU)質量保證的關鍵包括:學生支持服務、學習輔導、e-Learning、印刷材料開發(fā) (Textbook development)、廣播電視課程開發(fā) (Broadcasting programme development)(Insung Jung,2004)。丁興富(2004)通過國際比較研究,認為網絡遠程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共同的基本要素包括:遠程教育資源的設計、開發(fā)與發(fā)送及其評估;遠程教育的學生學習支持服務;遠程教育的雙向通信交互;遠程教育的寬進嚴出政策及其落實 (課程考核與學生學業(yè)評價);遠程教育的管理;遠程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培訓;遠程教育研究;遠程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遠程教育的財政支持和經費保證。其概括較全面。有人認為,教學系統(tǒng)質量、人力資源質量和過程性質量共同決定遠程教育的質量,構成遠程教育的質量三角。特別是ISO9000質量管理思想和質量管理標準的引進,必將對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管理思想觀念產生深刻的影響。
于云秀 (2004)提出了廣播電視大學保證教學質量的五大要素,即教學資源、學習過程控制、學習支持服務、教學管理和系統(tǒng)運作,其中教學資源是關鍵,學習過程控制是重點,學習支持服務是核心,教學管理是保證,系統(tǒng)運作是基礎。五大要素基本涵蓋了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保證的基本內容。②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教育質量管理,除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特點以外,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質量管理模式。即在教學上實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工協(xié)作的系統(tǒng)分散的教學質量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還是一種行政的、經驗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種規(guī)范的、科學的管理模式。電大的教學質量管理將呈現以下特點及發(fā)展趨勢:一是教育變革將促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發(fā)展,體現在:1.開放教育統(tǒng)一質量,“連鎖經營”辦學;2.打造教學資源精品和提高服務質量;3.相關方均收益;4.控制和降低質量成本;5.加強國際競爭力,引進國際先進理念,打造國際品牌。二是從行政的經驗管理走向標準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管理。三是從日常的事務管理走向人性化管理,體現在:1.改變教育觀念;2.加強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建設。四是從注重基礎條件的投入轉向績效管理。③
電大開放教育現階段的教學質量管理總體上處于“質量控制階段”,特別強調教學過程中的預防、控制作用。教育部對遠程高等教育的管理也是傾向于質量控制??梢哉f,“質量控制”是現階段遠程教育質量管理的主色調。在適當控制辦學規(guī)模的前提下,從質量控制逐步走向全面質量管理。教育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發(fā)展過程,應該以“階段性”的視角審視遠程教育的質量管理進程,建立質量標準,考察遠程教育的質量管理。
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應以過程為基礎建立,主要應包括如下過程:隊伍建設及教學設施;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管理活動過程 (質量目標與管理職責);教學資源管理過程;教學監(jiān)控及考評過程。其中教學實施過程是重點,隊伍建設、教學設施與教學管理活動過程是基礎和核心,教學資源管理過程是關鍵,教學監(jiān)控及考評過程是保證。各過程都應建立有符合培養(yǎng)目標需要的反映過程環(huán)節(jié)質量要求的科學規(guī)范的規(guī)章制度,由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實施。以教學評估、督導等教學過程質量監(jiān)控部門為核心,各職能部門互相配合、各負其責,各環(huán)節(jié)有序有效銜接,落實到位而不缺位,防止錯位和越位,有機結合成保證教學過程質量的閉環(huán)系統(tǒng)。教學監(jiān)控及考評過程既是教學過程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具有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日常評估性質,因之亦是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的主要組成部分。
按照評估的具體內容,遠程開放教育的評估指標體系應包括一、二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五項,二級指標20項,如下圖所示:
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評估指標與標準內容包括: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主要觀測點,權重,評估標準,備注等。主要觀測點涵蓋二級指標具體內容及實施效果,在開放教育常規(guī)教學環(huán)節(jié)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隊伍建設應重視教師隊伍、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教學設施應重視考察保證基本教學運行的設施是否到位并有效應用;教學實施過程要重視各類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形式的落實,教學團隊的建設與工作業(yè)績,特別是網上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落實與有效管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推廣效果;教學管理過程要重視系統(tǒng)運作中各級辦學單位的職責履行以及有機配合效果,特別重視課程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試制度建設與實施效果,科學地設計能夠量化的形成性考核內容,以便能夠客觀地評價其實施狀況與效果;教學資源管理過程應重視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建設與配置的種類及質量,特別是文字教材與網絡課程、CAI課件的建設與推廣使用效果,將衡量教學資源使用效果列于首位。教學監(jiān)控及考評過程應重視教學督導及評估機構設置與隊伍建設,有關制度的建立與適用性,特別要重視工作實施效果;教學研究與創(chuàng)新方面要重視科研團隊的建設與工作成績,重視將科研成果的等次與評估標準有機結合。評估標準分為優(yōu)秀、合格、不合格三項,針對相應指標的觀測點,各有可操作的量化要求,符合遠程開放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和開放教育的特點、教育規(guī)律與教學要求。評估標準重點是規(guī)定合格與不合格的界限,量化指標要盡量明確,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才能使教學質量評估落到實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與效果。因本文篇幅所限,有關主要觀測點的具體內容規(guī)定表格在此從略。
(一)科學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學質量評估必須符合電大開放教育及教學質量評估的基本原理和客觀規(guī)律,組織實施要嚴格規(guī)范,應在指標量化程度界定方面體現分級辦學、分級管理、有針對性要求的特點,兼顧地區(qū)的差異性以及各辦學單位的實際情況,評估指標及標準、評估過程具有可操作性,收集及用作分析的教學數據信息全面、準確、有效。
(二)客觀性與導向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學質量評估過程要能夠客觀反映遠程開放教育教學的現狀,同時還要考慮開放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改革的探索性,通過考核,凸顯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成果,引導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效應用。
(三)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要考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特點,在考核中既要考慮共性的客觀評價,又要考慮個性的主觀評價,使二者有機結合,評價結果盡量達到公允,避免出現偏差。
(四)評價性與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學質量評估既要根據教學目標,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情況及效果做出科學的評價,又要挖掘教學活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指導性的改進措施和建議,積極推廣成果經驗,以指導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提高。
(五)公平與公開的原則。教學質量評估的過程要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考核結果要及時反饋和公布,主動接受被考核對象與社會有關方面的監(jiān)督。
(六)以教學過程評估為主,總結性教學結果評估為輔的原則。即重視和堅持對教學過程主要環(huán)節(jié)落實效果的評價,將結合教學過程開展的有關專項教學檢查和教學質量管理活動的評價或評選結果全部納入教學質量考核與評估范圍,對之進行綜合分析,以此作為教學質量優(yōu)劣考核的主要依據??偨Y性教學結果評估一般由專家組進校實施,這雖是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其任務主要是對被評對象教學過程評估資料及有關數據進行核實、統(tǒng)計與分析,通過履行有關科學程序得出評估結論,并指出被評對象存在的問題以及整改努力的方向。專家進校評估的形式與作用只是整個評估的最后一環(huán),對評估結果不起決定性作用。這充分體現了教學質量評估重視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的落實與效果,建立校內評估長效機制的需要與特點。
(一)高校教學質量評估的基本形式。一般有校內評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評估以及社會中介機構評估三種形式,評估的組織者雖然不同,但是評估的對象與內容基本相同。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評估一般間隔時間較長,多屬于定性評估范疇。社會中介機構評估雖然在世界上已比較常見,但是我國目前還不具備這個條件。目前高校比較常見的教學質量評估形式主要還是校內評估,即由外延建設轉向內涵建設,建立內部教學質量約束機制。對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評估而言,這既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機制,也是促使自己的教學質量達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新一輪評估要求的必要措施。
(二)校內評估的形式及周期。基本是綜合評估與專項評估相結合,日常過程評估與階段性評估相結合,專家組綜合評價與教學督導監(jiān)控人員、教師、學生評價相結合,實地評估與網絡評估相結合,將前一輪評估存在問題整改效果與本次評估綜合評價相結合。日常過程評估以年度為周期,年終進行綜評。階段性評估以三年為周期。
(三)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主要形式。即以校內、系統(tǒng)內的過程性評估為主要形式,以規(guī)定時限內的過程性評估組成階段性評估。階段性評估按實際需要組織專門評估機構及專家組負責實施,日常過程性評估與教學過程質量保證與監(jiān)控工作緊密結合,重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落實與效果檢驗,主要方式為教學檢查 (實地與網上檢查)、教學督導 (常規(guī)與專項督導)、教學過程質量評估,還有結合教學實際需要開展的某些專項教學管理活動,如課程與專業(yè)的教學質量評估,形成性考核專項檢查與質量測評,實踐教學特別是畢業(yè)論文 (畢業(yè)設計)質量檢查或評價等。評估以常規(guī)教學質量評估為主要形式,其有關資料及信息的收集及綜合整理、評估結果都要作為階段性評估的主要依據,由特定時限內開展的日常教學質量評估活動組成新一輪階段性教學評估,階段性評估實即由日常教學評估組成的一個評估過程,其主要工作即由評估專家及有關教學督導管理專家對特定時限內日常評估結果積累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再對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必要的抽查驗證,以得出比較客觀的評估結果。同時根據評估結果對開放教育的發(fā)展提出方向性建議,對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整改要求。
(四)具體評估方式,主要采用收集教學過程質量動態(tài)數據和專家組進校實地評估兩種形式:實地查閱統(tǒng)計教學過程資料,對學生、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采用網上與實地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方式,及時收集年報年檢、教學檢查、教學督導、課程及專業(yè)評估、考試數據資料及其統(tǒng)計分析結果,而且要重視收集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的評價反饋意見,再由日常評估或階段性評估的專門機構及其組織的專家組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組織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抽查,然后得出評估結論。
其一,評估結果作為被評估對象整改與推進教學工作、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亦是辦學單位年度獎懲和對下年度系統(tǒng)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安排的主要依據。在獎勵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的同時,對不符合教學基本要求的辦學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相應處理措施,以充分體現獎勵先進、懲戒落后的激勵作用。其二,評估所發(fā)現的問題作為繼續(xù)進行教學檢查、督導、評估工作的主要內容。其三,教學過程相應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可作為相應教學、教學管理與支持服務部門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其四,評估結果作為基層辦學單位繼續(xù)具有或被取消辦學資格的主要依據。評估標準必然涉及各教學點對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要求底線把握的審核評價,凡不能達到遠程開放教育教學基本要求的辦學單位,不考慮其主客觀原因,應堅決取消其辦學資格,以維護遠程開放教育辦學的科學性和嚴肅性。
①資料來源:http://www.qaa.ac.uk/public/dlg/contents.htm
②蔣國珍,匡貴秋·遠程教育質量管理:階段性與突破口 [J].中國遠程教育,2007,(5).
③楊亭亭.中國廣播電視大學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研究 [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