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該病由疫霉屬真菌侵染引起,在整個生育期莖、葉、果均可發(fā)病,以掛果后最易受害。
幼苗發(fā)病多發(fā)生在根莖部。幼苗染病后,莖基部呈水浸狀軟腐,后縊縮,致使幼苗猝倒,病斑多呈暗綠色。成株期發(fā)病,以根莖受害較多。根部受害后呈褐色,后引起整株枯死;莖部多在近地面及分叉處發(fā)病,初呈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后病部縊縮,逐漸變?yōu)楹谏?,并引起病部以上莖葉枯死。葉部發(fā)病多呈暗綠色水漬狀近圓形病斑,后變褐色軟腐,易提早落葉。果實多在蒂部首先發(fā)病,出現(xiàn)暗綠色水漬狀斑,并向果面和果柄處發(fā)展,后迅速變褐軟腐,病果常提早脫落。田間濕度大時,在病部可見到稀疏的白色霉狀物。
二、發(fā)生及危害特點
該病在保護地以根腐型為主,在露地以葉腐型為主。發(fā)病嚴重時,可造成幼苗大片枯死。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經(jīng)雨水或灌溉水傳到莖基部或近地面的葉片、果實上發(fā)病,病部病原菌產(chǎn)生孢子,借風雨再次傳播侵染。
該病的發(fā)生和流行與田間溫度、濕度呈正相關(guān),一般溫度越高,濕度越大,發(fā)生流行越重。田間溫度在25℃~30℃,相對濕度高于85%的條件下,有利于病害發(fā)生流行。
田間種植密度高,通風透氣不良,田間易積水,以及平畦栽培,連作地塊發(fā)病嚴重。
三、綜合防治措施
1 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生長期和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合理輪作倒茬、高壟地膜栽培、合理施肥灌水等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2 化學防治
①搞好種子消毒,培育無病壯苗。無病壯苗是控制該病的重要措施。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同時,應(yīng)把好種子消毒關(guān)。育苗前,將種子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qū)⒎N子用清水預(yù)浸10~12小時后,再用5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以殺死附在種子上的病菌。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劑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靈乳油1000倍液浸種12小時,撈出用清水洗凈,催芽播種。
②噴霧防治。在田間植株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發(fā)病中心時,可選用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70%乙錳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7~10天噴1次,視病情連續(xù)噴2~3次。也可用上述藥劑灌根,每株200~250毫升。注意采用不同藥劑交替輪換使用,以延緩抗藥性產(chǎn)生。
③隨水沖灌:可用96%硫酸銅晶體2.5~3千克/667平方米,或高錳酸鉀1.5千克/667平方米隨水灌根。方法是將藥劑用細紗布包好,綁在木條上,插在水口處,隨水沖灌即可。但由于這兩種藥劑持效期較短,須在每次灌水時都要使用,否則,難以達到理想防效。
451250河南省鞏義市農(nóng)業(yè)局
蔬菜噴醋糖 防病又快長
朱廣凱
蔬菜噴施食醋,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茄果類蔬菜從定植后1~2天開始噴施,連噴3~5次300倍液的食醋,對防治痛毒病有較好的效果,且可使番茄增產(chǎn)10%~34%,辣椒、茄子增產(chǎn)8%以上。從黃瓜開花至結(jié)果前,每667平方米用食醋0.5千克,加水50千克噴施,可增產(chǎn)18%~20%。在大白菜長至5葉期時,用200倍的食醋溶液每周噴灑1次,連噴4次,可提高產(chǎn)量10%以上,并能有效地防治軟腐病。
糖在蔬菜上既能做葉面肥,又能防治一些病害。在黃瓜幼苗期噴施0.2%的糖液,可使秧苗粗壯,增強植株對霜霉病的抵抗能力;在結(jié)瓜期噴施1次,瓜條口感特別好。在番茄坐果期噴施0.75%的糖液和0.2%~0.3%的尿素混合液做葉面肥,可使花蕾肥大、花穗粗壯;蘸花時如因激素濃度過大引起葉片皺縮,可連噴2~3次濃度為0.3%~0.4%的糖液,可使葉片盡快伸展促進生長。461434河南省太康縣遜母口鎮(zhèn)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