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不良 病牛多長期采食大量劣質、堅硬、不易消化,尤其是半干的藤蔓類植物(如紅薯藤、花生秧、豆稈等)。臨床特征為食欲廢絕,不采食,反芻停止;左腹部膨大下墜;瘤胃蠕動減弱;排糞遲滯。
治療用硫酸鎂(或硫酸鈉)500~800克、菜油1000毫升、魚石脂15~20克、75%酒精80~100毫升,水8~10升,混合內服,1次/日。中藥可用椿皮120克、常山35克、柴胡40克、枳實50克、甘草20克、大黃80克、芒硝150克、檳榔45克、厚樸40克、火麻仁50~100克、木通45克、番瀉葉60克、郁李仁40克,粉碎后1劑分2次開水沖調內服,首次以豬油500克為引,1劑/日,連服2劑。
瘤胃酸中毒 又稱谷粒過食、乳酸酸中毒等。病牛曾過食谷物精料,其臨床特征為瘤胃積食或積液(瘤胃積滯酸臭稀軟內容物);重劇脫水;呼吸加快,呼出氣體有酸臭味;高乳酸血癥及嚴重毒血癥。
治療可通過清水或井水洗胃,徹底清除有害(毒)的瘤胃內容物;糾正酸中毒和脫水,可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注射液250-500毫升。
感冒 患牛體溫升高,羞明流淚,鼻液稀薄;呼吸急促,有時咳嗽;口腔黏膜發(fā)紅、流涎,有舌苔;食欲減退,反芻遲滯或停止,偶爾并發(fā)瘤胃臌脹;怕冷,耳、四肢發(fā)瘴,有時一肢或四肢關節(jié)腫脹疼痛,跛行或臥地不能起立;孕牛有時發(fā)生流產。
治療用30%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20~40毫克:或復方奎寧注射液(孕畜禁用,以防流產),20~40毫升,肌肉注射,2次/日。中藥治療可用荊防敗毒散:茯苓、桔梗各45克,防風、荊芥各40克,羌活、前胡、柴胡、枳殼各35克,獨活、甘草各25克,川芎15克,共為末,開水沖,候溫1次灌服。2劑/日,連用2~3日。
牛風濕病牛在早春遇風寒后常突然發(fā)病,不愿活動,食欲減退或廢絕,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5℃,脈搏加快,四肢和腰部肌肉腫脹,全身關節(jié)熱痛,跛行。
治療用10%水楊酸鈉溶液200毫升,5%小蘇打溶液300毫升,混合靜脈注射,1次/日,連用1周。水楊酸制劑也可與碘化鈣、溴化鈣等制劑交替使用,各用1個療程。中藥可用當歸、秦艽各50克,沒藥、獨活、防己各25克,乳香、牛膝、防風各30克,川斷、杜仲、巴戟、桑寄生各40克,紅花20克,甘草15克。共研為末,用開水沖,候溫口服。
牛燥癢病由于冬春氣候干燥,加之環(huán)境因素,牛體局部奇癢難忍,病牛不安,不斷啃舔癢處,造成脫毛及皮膚創(chuàng)傷。當大量毛被舔食,在胃內會形成毛球;創(chuàng)傷可引起細菌感染。由于虱長期騷擾、吸血,影響家畜采食、休息,病牛往往貧血、消瘦,對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也大為下降。在畜體上發(fā)現蟲卵、成蟲即可診斷。治療選用敵百蟲、蠅毒磷等粉劑撲撒,或0.5%伊維菌素澆潑劑。
慢性消化不良
臨床上表現為長期食欲不振或時好時壞,采食量下降;反芻和噯氣障礙;瘤胃運動減弱:出現間歇性瘤胃臌氣和便秘、腹瀉交替。
治療可用新斯的明(心臟機能不全、妊娠母畜禁用),10~15毫克皮下注射,每日2次,根據病況連用2~3日,以低劑量多次應用效果更佳。中藥用平胃散加減:蒼術60克,陳皮45克,厚樸45克,大棗100克,干姜20克,甘草20克,山楂100克,健曲150克,萊菔子50克,木香40克,砂仁40克,當歸50克,茯苓50克,水煎內服,1劑分2次內服,1劑/日,連服2~3劑。
224500江蘇省濱海市睦鄰開發(fā)區(qū)畜牧總站
江蘇省濱海市睦鄰開發(fā)區(qū)養(yǎng)殖基地
觀察牛尾知牛病
鄭衛(wèi)東
發(fā)育良好的健康牛,其尾巴粗細長短適中、擺動靈活有力、幅度犬;發(fā)育不良或患病的牛尾巴細小或彎曲、擺動不靈活、乏力、幅度小,觸摸尾體沒有彈性,尾椎彎曲性能差;熱癥病牛常表現尾卷耳耷、活動少,重癥時垂尾不動,尾體有溫熱感;寒癥病牛尾毛翻亂,觸之為涼,如屬外感風寒,則尾卷頭低,擺動少、幅度小,嚴重者別尾巴挺直不靈活;牛的腹痛一般表現為回頭觀腹,較輕者尾多卷向一側,或擺頭擺尾,重癥則時臥時起,尾巴夾于后腿內;有里急后重癥時,則尾根常作攀起排糞狀;?;计苽L時,尾直舉,脊腰僵硬,四肢強直:?;夹募掳d狂、驚恐時,其尾多上翹;患錐蟲病的牛,耳、尾端壞死。
通過觀察牛尾巴機能和形態(tài)變化,可以幫助診斷某些疾病,但必須結合其他癥狀和診斷手段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結論。
271500山東省東平縣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