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學術研究查看有關畢達哥拉斯的資料時會發(fā)現(xiàn):稱“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比稱“畢達哥拉斯”的情況更多,其原因是畢達哥拉斯不像柏拉圖或亞歷士多德采用自己的姓名把研究成果留存下來。還有得到畢達哥拉斯傳授的學生稱之為“畢達哥拉斯學派”,也是他們共同進行的研究,因此事實上,他的許多理論成果很難區(qū)分是他個人的成果還是或畢達哥拉斯學派共同研究的成果。
同畢達哥拉斯生活在一起做學問研究的團體稱之為畢達哥拉斯學派。歷史上可分為“舊畢達哥拉斯學派”和“新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在克羅頓創(chuàng)立并指導的團體屬于“舊畢達哥拉斯學派”。此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闡述大腦是心理作用中軸器官的醫(yī)師阿爾克曼埃,述說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天文學家Philolao。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公元前5世紀后期解散之后,重建并保守嚴謹生活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中代表人物有阿爾基塔、??藞D斯、荷勒克拉斯、Ekphantos、Pontlcos、Ponticus,以上所述畢達哥拉斯學派是對古希臘哲學、數(shù)學、天文學領域引起巨大影響的團體。這個團體的組建生長過程和社會背景也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理論確立的背景,我們有必要考察這部分內容。
畢達哥拉斯為了傳授自己所得知識以便研究更深的學問,他創(chuàng)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共同體。畢達哥拉斯創(chuàng)立團體,隨著研究的持續(xù),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問題是他們的知識水準和生活環(huán)境參差不齊,很難進行他夢想的共同體生活。為此畢達哥拉斯根據(jù)學生的講授水準區(qū)分了“畢達哥拉斯跟隨者(Pythagorean)”和“畢達哥拉斯主義者(Pythagorist)”。其中跟他一起生活學習研究的人被稱為“畢達哥拉斯跟隨者”,這些人稱之為“畢達哥拉斯學派”。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精神世界的根源在于歐爾飛教的心靈輪回說,畢達哥拉斯從歐爾飛教接受了心靈永存輪回的信仰和宇宙萬物愛心和和諧思想。他把這知識當作畢達哥拉斯理論確立的背景。比如說,被稱之為里拉的樂器是由七根弦組成的“七弦琴”,這表示七個行星和諧,即象征宇宙的和諧。畢達哥拉斯為了系統(tǒng)地學習數(shù)學、宗教儀式、音樂和天文學投入了漫長歲月,因此畢達哥拉斯希望學生細分專業(yè),一方面可以節(jié)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更專更深地研究學問。他把專門學習倫理學、商業(yè)、法律的學生稱之為“政治家”,專門學習幾何學和天文學的學生稱之為“數(shù)學家”,獻身于宗教儀式和冥想的學生稱之為“圣職人員”。從學生專業(yè)的分類來看,雖區(qū)分政治家、數(shù)學家、圣職人員,但互相之間并不排斥??梢姰呥_哥拉斯學派的人在不排斥宗教信仰的基礎上。進行哲學和科學研究,而且結合哲學和科學聯(lián)系研究宇宙的和諧,進一步通過數(shù)學摸索科學探究的道路。在古希臘第一個使用“喜愛智慧”的意義的詞匯“哲學(Philosophy)”的人是畢達哥拉斯。對他們來說,包括宗教儀式、戒律、禁欲生活的哲學、數(shù)學、幾何學、音樂等是心靈凈化的必要科目,所以他們想通過具體生活方式來實踐他們的理論。
畢達哥拉斯組建共同體追求他們自己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視線開始有了變化。特別是貴族階級認為畢達哥拉斯比他們更偏愛共同體的成員。加上克羅頓增加軍事力量并侵占周圍地區(qū)擴張領土,加強了貴族階級的權利。隨著貴族的煽動,對畢達哥拉斯學派有偏見的人逐漸形成敵對勢力。最后趁畢達哥拉斯有事去國外的時機,開始瓦解畢達哥拉斯學派。此事件以后畢達哥拉斯學派慢慢瓦解,其學派中的部分成員有的被驅逐出境,有的被殺害。這個畢達哥拉斯親自帶領的學派歷史上稱之為“舊畢達哥拉斯學派”。
學派瓦解之后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部分成員逃往希臘,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為希臘哲學給予了很大影響,但其中留下的資料不完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醫(yī)師Demokedes。據(jù)傳Demokedes與畢達哥拉斯的關系密切,畢達哥拉斯學派瓦解之后他跟驅逐學派成員的敵對勢力進行了斗爭。驅逐畢達哥拉斯學派暴亂中幾個學生聚集在當時最好的奧林匹克選手Milon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但克羅頓市民知道這事情之后,放火燒毀Mion家產,這火災中只有Archippus和Lvsis兩名學生有幸生存。據(jù)傳Lysis留下了畢達哥拉斯智慧的文字記載,此書后人誤以為是畢達哥拉斯本人留下的著作。后來Lvsis移居到Thebai,成為古希臘有名的Epaminondas的老師,傳授畢達哥拉斯的教導。與Lysis一起逃亡成功的Archippus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塔蘭托。他也留下一本保留畢達哥拉斯教導的書籍。不懂畢達哥拉斯理論的人看了這本書覺得毫無意義,只有明白畢達哥拉斯理論的才能看懂這本神秘的書籍。他在塔蘭托舉辦了學校,為畢達哥拉斯理論傳承傾注了他畢生的精力。逃避暴亂使畢達哥拉斯學派中一部分成員走向西西里,他們在Rhegium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還有一部分人留在意大利南部,其中有阿里斯泰俄斯,他與畢達哥拉斯年齡相仿,是畢達哥拉斯本人指定的他死后的學派帶領人。
畢達哥拉斯教導只傳授給畢達哥拉斯學派內部成員,學派的瓦解意味著畢達哥拉斯教導也隨之失傳。接受過畢達哥拉斯教導的學生已經走散,畢達哥拉斯的學問和思想繼續(xù)傳承已經是極為困難的事情了。克羅頓的人們開始懷念畢達哥拉斯,回想畢達哥拉斯的思想教育對他們有好的影響,他們悔改,希望重建畢達哥拉斯學校。時值畢達哥拉斯去世多年,按照畢達哥拉斯計劃,Arlstaeus與他的妻子結婚照顧他的兒女。以他們?yōu)橹行闹匦陆⒘藢W派,,歷史上稱“新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召回舊畢達哥拉斯,回來的人有60人左右,他們繼承了原共同體的精神世界。重建過程中追求的目標不同,分為兩個集團。一部分人思想保守,遵守傳統(tǒng)嚴格生活紀律,不吃魚、肉、酒和豆,對學問也持有超凡脫俗的態(tài)度。另一部分人是愛好學問的貴族主義者,力求哲學、音樂、數(shù)學、幾何學、天文學和醫(yī)學方面的發(fā)展。在克羅頓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學校維持到公元前3世紀左右。繼阿里斯泰俄斯負責畢達哥拉斯學校的人有畢達哥拉斯的兒子Mnesamhus。Boulagoms、GartTdas、Lucania、Aresas,最后一人是歷史學家Diodoms。他們傳授畢達哥拉斯的思想,繼承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傳統(tǒng)。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校失傳之后,畢達哥拉斯思想通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學者的記錄,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