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了,我都想和人談談巴西電影《中央車站》,談談影片中彌漫的宗教情結(jié),愛的尋找和救贖;談談那個又老又丑的女人朵拉兩次涂抹的口紅,以及她目睹卡車司機離去后,潸然淚下的一幕。
對影片中的救贖和人性的回歸,談論的人很多,因為那是“家”的圖騰,是孩子對父愛的永恒神往,這是我們無法繞過去的,它和我們尋找的信仰一樣,漫漫長長。而對朵拉的愛情,關注的人卻很少。也許,在許多人眼中,朵拉偷偷到洗手間涂口紅只是一個極平常的舉動和場景,她的愛情不過是南美凋敝鄉(xiāng)村里一場云影依稀的舊夢,像一場太陽雨,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我還是忍不住想說說那支涂在朵拉唇上很艷很艷的口紅。我之所以在意這只口紅,是因為它隱喻了一個女人內(nèi)心的微暗之火,代表的是一個女人全部的希望和夢想。
年過五十,從前做過老師的朵拉在候車室門口擺了一個寫字攤,專為來來往往、目不識丁的旅客代寫家書。每寫一封信收一塊錢,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一塊。讓人想不到的是,被苦難磨出老繭的朵拉,對別人的心愿極其冷漠,她常常將收了錢的代寄信件帶回家,晚上和鄰居艾琳一起,將這些信拆開,盡情奚落一番,然后把她認為重要的信寄出去,其它的信則統(tǒng)統(tǒng)扔掉或暫放進抽屜,改天再決定。
這一天,安娜帶著她十歲的兒子約書亞來請朵拉寫信,因為約書亞很想見到他素未謀面的父親耶穌。然而,就在她們寫完信走出車站時,安娜被橫穿馬路時被一輛急馳而過的大客車撞倒了。面睹這一幕的朵拉似乎動了憐憫之心,把孩子帶回家中,其實,她這樣做只是為了把約書亞賣給人販子,來換取一臺新電視機。她的行為受到了艾琳的譴責,良知未泯的朵拉經(jīng)過一夜的焦慮輾轉(zhuǎn),幡然悔悟,她找到了人販子,從那里救回了約書亞,在母性的驅(qū)使下,朵拉答應帶約書亞到東北部去找爸爸。
一路上,朵拉和約書亞經(jīng)歷了不少磨難,剛開始,兩人總是爭爭吵吵,朵拉罵約書亞是個讓人討厭的壞孩子,而約書亞則回敬朵拉是個面目可憎的老太婆,隨著長途汽車在廣袤的巴西大地上奔馳,約書亞與朵拉之間的感情也在慢慢地發(fā)生著變化,兩人之間萌生了母子一般的依戀。雖然,一直到影片結(jié)束,約書亞的父親都沒有出現(xiàn),但朵拉卻幫他找到了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賽亞和摩西。
也就在這過程中,他們遇見了一位好心的老司機凱撒,那位溫情的司機默默地為他們做了許多事,在單調(diào)乏味的長途旅行中,朵拉與他產(chǎn)生了心心相吸的感覺,他們在寧靜的月光下說笑,似乎愛情就要來臨了。
一天中午,車停下來,他們在小餐館里吃午飯。朵拉大膽地握住司機的手,向他表白了自己的感情,還破天荒地還跑到洗手間抹起了口紅,她以為自己找到了下半生的幸福??墒?,當她再回到座位上時,卻發(fā)現(xiàn)那位老司機已不見了,悲傷的朵拉望著遠去的卡車,倚在玻璃窗前痛苦地哭泣。
這是一場無疾而終的愛情,看起來不經(jīng)意,實際上很令人唏噓。因為朵拉本來沒有口紅,可能五十多年來,她就沒有想過涂口紅,也可能她很想涂,但沒有錢來購買,或者是她感到涂與不涂口紅,生活都沒有什么兩樣,總之,在她想涂時,她身上并沒有口紅,她只有向別的女人借,好在那個年輕女人很大方,說不要了,就送給你吧,于是,朵拉擁有了那只剩下的短短一截口紅。
當朵拉歡歡喜喜把它涂抹在唇上時,朵拉的口紅是那么的殷紅鮮艷,氳氤著愛情的光彩,而當那個篤信基督的善良司機,看都沒有看她一眼,就像風一樣離去時,朵拉的口紅又是那么的黯淡無形,像艷陽下漂浮的塵灰,轉(zhuǎn)眼間,失去了光彩和意義,身為女人,我能體悟朵拉那刻徹骨的悲涼。
我非常喜歡老司機突然離去的細節(jié),因為它把生活的無奈和愛情的悲涼演繹的讓人感同身受,它不是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但卻足以讓諸多以愛情為主旋律的電影自愧弗如,這一幕給觀眾留下了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思考空間。當然,我又非常痛恨這個細節(jié),因為它太殘忍,太短促,這么快就毀了一個女人的夢想。如果我是導演,可能我會給朵拉安排一次恰當?shù)膿肀?,適度的親吻,甚至一次感覺不錯的性愛。
作為旁觀者,我多么希望他們能真的走到一起,與約書亞共同組成一個新的家庭,在塵煙滾滾的旅途上相互扶持一把。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能照著我們希望的樣子生長,它有它的軌跡,它有它的綻放。特別是那些因為某種機緣在某個地方邂逅相遇的男女,很多傷害緣于我們對愛情本身的期待和想象。
電影結(jié)束時,執(zhí)拗的我一直在問自己,那位卡車司機為何要離開朵拉?他也是單身,兩個人其實還是很般配的,為何他就不愛她?因為她年老色衰?還是因為他們的信仰不同,作為基督徒的司機對朵拉先前的偷竊、飲酒等行為難以包容。要不就是他覺得自己是一名貨車司機,沒有固定的根,車開到那里,人就漂到哪里,他不能給她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所以干脆放棄這份半路撿來的愛情。
卡車司機的突然離去,似乎成了一個謎。但實際上再想想,也一點不奇怪,因為司機是個自由人,他有自己選擇的權力,他沒有必要向任何人解釋一句。我們只能嘆息,萍水相逢的滋味最難受,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總是對距離的邊緣模糊不清的人。傷口,有時甚至和任何人無關。它只能說明我們付出過。
卡車司機說過:“我們只是短暫的相遇,分別后就是永遠?!奔词苟淅选拔覀儾灰欢〞蛛x”的暗示升級到婚姻也無法改變司機決然離去的結(jié)局。我不知道卡車司機看到朵拉為約書亞流淚,而歸去的目標也未必一定是中央車站,他會不會動心。
好在,那個過于早熟的約書亞看著悲傷的朵拉,真誠地說:“你涂口紅很漂亮?!奔s書亞這句話讓朵拉破泣為笑,這說明,朵拉的淚不是白流的,她至少知道自己還能愛,知道有人需要她的愛,知道有人關心她,并不是為了占有她,那是一種普世之愛,它來自上帝和孩子。除此之外,在這個世界上,想找到?jīng)]有遺憾的愛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那種完美之愛并不存在,它只寄存于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安住在我們的天性之中。
影片的最后,朵拉又一次涂上了口紅,這次她不是因為某個男人,而是代表一種希望。當她卸下了心中長久的包袱,擺脫了郁悶的感覺,穿上了約書亞為她買來的鮮亮衣裙,在燭光中深深地看著自己被歲月雕琢的臉時,她的表情是恬淡甚至甜蜜的。當卡車開動,她給離別的孩子寫信時,她已是一名懷著感恩之心的全新女人,童年的陰影散去了,短暫的愛情也散去了,她又可以像年輕時一樣,走在天色微明的路上。
可能,朵拉等待的戈多是永遠不會來的,但朵拉,一個曾經(jīng)歷盡滄桑、看透人間疾苦的悲觀主義者,能與約書亞,一個是涉世未深、對家園懷有無限憧憬的稚氣小孩,共同開始對家園馬不停蹄的尋根之旅,在對耶穌的仰望中,體驗了生命純真與蒼老、喜悅與憂傷的兩極,已比那些因為離別和失望的傷痛,而早就發(fā)不出聲音的女人要堅強許多。
電影的最后一幕是,朵拉在車上給約書亞寫信:“如果你感到寂寞了,就看看我們的合影……至少我不希望你有一天會忘掉我?!睂懲?,她從書包中找到了他們在耶穌神像前的合影,邊凝視,邊流淚,而與此同時,約書亞也站在家鄉(xiāng)的山頭,流淚遠眺前方,他也在追憶朵拉。兩個不同空間的老少,在同一個時間的相同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想,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幾位這樣的朋友,很短暫,卻是一生的長久。
那一刻,一串積壓已久的眼淚無法控制地滑過我的臉頰,落進嘴里,那串淚不是苦的,也不是甜的,而是多味的,我仿佛聞到了飄蕩在每一個凡人身上的圣潔的味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朵拉,我們每一個人又都是約書亞。我們都匆匆忙忙地在這個的世上活著,如同活在熙熙攘攘的中央車站,我們不斷的離開,不斷的回來,一次次的出發(fā),一次次的尋找,我們無法預知前方的路途,卻能清醒地感知,就在列車轟隆隆的前行中,我們長大了,成熟了,平靜了。
圣潔完美的愛就像太陽,而現(xiàn)實中愛情的創(chuàng)傷只是暫時遮蔽了陽光的云層,只要太陽不消失,人渴望友愛和溫暖的本性就不會被不盡如意的愛情所瓦解。一輛卡車開走了,還有下一輛,即使下一輛卡車不來,可能還會有火車駛來,即使火車不駛來,還可能有飛機飛來。這就是導演用他那細致的鏡頭,溫柔的光線,沉默的表情,人物的淚水和歡笑,教導我們要尊重的東西,也是朵拉的口紅告訴我們的全部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 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