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一年,慈禧太后患脾虛夾濕重癥,太醫(yī)們診斷后擬用人參,后考慮人參燥烈,改用補而不燥的西洋參,效果甚佳。病愈后慈禧太后大悅,以后便經(jīng)常含服西洋參片,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西洋參的藥性與人參有相似之處,但并不相同,人參提氣助火,西洋參滋陰降火,古籍記載:“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因此,凡有肺陰不足之咳嗽喘促,胃燥津傷的咽干口渴,最適宜用之。
中醫(yī)有“天人相應(yīng)”的養(yǎng)生之說,即氣候變化會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緒的變化。濕熱的夏季不僅給人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應(yīng),還會對人的心理和情緒產(chǎn)生負(fù)面影響,以致出現(xiàn)情緒煩躁、愛發(fā)脾氣、記憶力下降、睡眠質(zhì)量差、困倦疲憊等現(xiàn)象,心理學(xué)上稱之為“情緒中暑”。西洋參在暑熱季節(jié)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火”作用。與其它參類不同,西洋參是一種“清涼”參,其味甘、微苦,性涼,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作用,適合夏季“清補去火”,可平緩情緒、增強記憶、安神助眠,消除“情緒中暑”的諸多癥狀。
西洋參的食用方法非常簡單,可含服、代茶飲用也可煲湯、煮粥??捎谠顼埱盎蛲盹埡笕?至3克西洋參片含于口中,細細咀嚼;或者取西洋參茶飲一袋、西洋參切片或參須約3克,用沸水沖泡。當(dāng)茶頻飲。要注意的是。服用西洋參期間最好不要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效。
◆杞菊洋參茶
原料:枸杞5 g、杭白菊5 g、西洋參片3 g。
做法:將枸杞、杭白菊、西洋參一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加蓋沖泡5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明目,靜心安神。
◆燕窩燉洋參
原料:西洋參片3g、干燕窩3 g、椴樹蜂蜜2大勺。
做法:將干燕窩放入清水中浸泡,使其松軟膨脹,揀去雜質(zhì),再用清水洗凈后瀝干,備用。將西洋參與發(fā)泡好的燕窩放入燉盅內(nèi)隔水小火燉45分鐘,待晾涼后加入椴樹蜂蜜,即可食用。放入冰箱內(nèi)口味更佳。
功效:養(yǎng)血益氣,補養(yǎng)五臟,尤其適合夏季清補食用。
◆西洋參活力美人湯
原料:西洋參10g、枸杞10g、紅棗10粒、蓮子50g、芡實50g、雞半只、姜片和酒少許。
做法:所有材料用小火烹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調(diào)養(yǎng)氣血、增強免疫力及體能。
◆西洋參煲魚湯
原料:西洋參10g,鯽魚一條(約250g),紅棗、姜、鹽少許。
做法:將鯽魚洗凈,放入鍋中剪至半熟,洗凈備用;西洋參切片;悶鍋水滾放入鮮魚、紅棗、西洋參、姜鹽再滾,收慢火煲約半小時。
功效:清熱補虛,四季皆宜。
◆洋參蜂蜜湯
原料:西洋參10g、蜂蜜50 g、冰糖200 g。
做法:西洋參加水文火燉煮,直至有參味,涼后倒出參湯再加蜂蜜和冰糖調(diào)服。西洋參味的濃厚,蜂蜜的甜淡,視個人喜好,隨意可變。西洋參湯可存放在冰箱,隨時取食。
功效:祛火、防暑、防便秘。
◆洋參精
原料:西洋參150 g、蔗糖適量。
做法:將西洋參水煎兩次,兩次的藥液混合后,用文火濃縮,加蔗糖烘干備用。每次取10g用溫開水沖飲,每日2次。
功效:益氣養(yǎng)陰,適用于氣陰兩虛的調(diào)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