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位姓黃的先生,他十八歲就投身商界,素有“工作狂人”、“拼命三郎”之稱,十多年下來,成就頗大。然而,就在事業(yè)興旺之時,才三十幾歲本當年富力強的他,卻突發(fā)腦出血而撒手人寰,實在令人扼腕痛惜啊!如今就我們的生活條件而言,確如歌中所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但為什么在這么好的條件下,仍然經(jīng)常能聽到高層領導、名人明星、普通大眾中有人過早夭亡的訊息。
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念之差,萬劫不復”,有些時候,決定一個人的壽夭,往往就在一念之間。譬如,美酒當前,觥籌交錯,在喝多喝少之間猶豫時,“大家這么高興,這次就喝個盡興吧”,一念之間,舉杯見底,酩酊大醉,殊不知生命已經(jīng)受到了損傷;情人當前,美體橫陳,媚眼勾魂,在沉迷與清醒之間猶豫時,“放縱一次吧,你情我愿,何必拒絕”,一念之間,失德亂性,從此不可自拔,“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髓枯精竭,生命已經(jīng)受到了損傷;名利當前,舞臺鋪就,眾星捧月,迎來送往,在蠅營狗茍與淡泊超然之間猶豫時,“再忙再累,能名利雙收,值了”,一念之間,形勞體困,傷思耗神,生命已經(jīng)受到了損傷;年輕當前,精力旺盛,游刃有余,不眠不休,雖身體疲憊,精神仍覺亢奮,在勞逸之間猶豫時,“這么年輕,累就累吧,身體垮不了”,一念之間,疲勞作業(yè),長此以往,起居失常,生命已經(jīng)受到了損傷。以上事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勝枚舉,一言以蔽之,都是一念之差造成的。
就前面提到那位黃先生來說,在他暴斃前兩年,其實已經(jīng)檢查出血脂異常、脂肪肝、血壓偏高,可他毫不在意。甚至在他出事前半年,我還提醒過他不要光忙著事業(yè),要注意保養(yǎng)身體,他卻回答:“趁年輕,有身體本錢,就要好好打拼打拼,等哪天不想干了,再好好保養(yǎng)吧?!闭f明在他心目中,這三十年的時光里,錢比命重要。俗話說,觀念決定成敗,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他的一生,為了掙到錢,喝酒來者不拒,做事恣意妄為,生活中不注意起居規(guī)律,不顧性命,只圖爽快。正如《黃帝內經(jīng)》中警告的一樣: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不時御神,務快其心,起居無節(jié)?!饵S帝內經(jīng)》在警告之后緊接著就指出這樣的生活方式是“逆于生樂”,其結果必然是“半百而衰”,最終傷生殞命,可以說這位先生的例子就是現(xiàn)實中對《黃帝內經(jīng)》這段警告活生生、血淋淋的注解。唐初時的藥王孫思邈說過“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如果黃先生早點認識到生命的寶貴,他就不會那樣“要錢不要命”,也不至于年僅三十幾便離開人世。
壽夭只在一念間。晉代葛洪曾說:“凡為道者,常患于晚,不患于早?!别B(yǎng)生保健應該越早越好,不要再有“年輕傷身老來養(yǎng),亡羊補牢猶未晚”這種輕忽性命的想法,畢竟,物欲是沒有止盡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所以,欲要養(yǎng)生,應先端正觀念,不要再犯一念之間的錯誤。當“戒之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