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草的話:
“善意的謊言”,這個詞語最近很流行哦,今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還以此為主題表演了一個小品節(jié)目呢。但是,父母和師長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不能說謊。那么,我們到底能不能撒謊呢?夕草也感到有一點糊涂了,于是向容縣中學八年級(7)班的同學們求助。同學們可熱心了,他們選出了主持人,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討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可以撒謊嗎?
黃文卓: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隔閡多了,有時,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就不得不撒謊了。是善是惡,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澤?。赫驗樯鐣^于復雜,所以我們要勇敢地、堅強地去面對。如果對他人撒個“善意的謊言”,他面對的就不是真實世界,會造成他的價值觀、人生觀發(fā)生改變。有人說,說真話太傷心,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問題了。至于惡意的謊言,那絕對是不能撒的。
張海倫:當然可以撒謊。那些認為不可以撒謊的人,其實他們自己也撒過謊。每個人都不希望別人對自己撒謊,但有時卻又對別人撒謊。真是矛盾!有時不說謊也就少了不少人情味,說謊,用今年春晚的話就是:一句話的事。
黃佳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確實需要撒謊。比如,當一個人身患絕癥時,他(她)的家屬知道病情,很多都會選擇對病人隱瞞病情。
盧厚銘:有時,一個善意的謊言如果能夠掩蓋一個對人不利的信息,這個人就會少了一重顧慮,不必為這個不好的信息而擔憂。
李京霖:我有權力撒謊,國家法律又沒有明確規(guī)定誰不許撒謊。雖然有些事情不允許你撒謊,有社會道德制約著你,但有一種謊言是善意的,它不叫欺騙,因為它能化解一場矛盾,能使家庭更幸福,能使社會更和諧。所以,善意的謊言應該作為一種美德去弘揚。
黃衍川:但我認為,不管是善意的謊言還是其他性質(zhì)的謊言,被揭穿真相后都會傷害到別人。贊成撒謊就好比贊成猜疑,別人說的每一句話你都得懷疑它的真實性。人與人之間就應該真心相待。
劉昊: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當你說出一個謊言時,你就必須用另一個謊言去掩蓋它,這樣,什么時候撒謊才到盡頭呀?我就有過一次親身的經(jīng)歷。因為虛榮心,我謊稱自己有掌上游戲機,為了不讓謊言被揭穿,我只好編造更多的謊言去掩蓋它。我奉勸同學們,不論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要撒謊!
李蔣德:人們常說的“善意的謊言”只是他們?yōu)榱颂颖墁F(xiàn)實而為自己撒謊找的借口。如果這個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一旦被打破,后果有時不堪設想。比如,我的鄰居小林不幸車禍身亡,他的兄弟為了使母親不傷心,便隱瞞了事情,后來母親知道后,悲傷加上生氣,也跟著兒子去了。而且,即使說善意的謊言,人的細胞損耗也比說真話時大10倍(這是西方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所以,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實事求是,說真話。
李曼彥:說了這么多,看來,我們先要給謊言分個類。概括起來,謊言有善意的和惡意的。
尚文玲:我認為謊言有三種:惡意的,善意的,無意的。
何諧、甘銘和區(qū)聰:事物要從多方面去看,當撒謊造成對他人、對自己都不利的后果時,謊就不可以撒;當撒謊對別人有利或者對自己、對別人都不造成壞的影響時,謊就可以撒。善意的謊言可以不算撒謊,可以算作一種說話的藝術。
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撒謊?
應茜玥:家長問我不想說的隱私時,我會撒謊。
李亞理:別人向我借東西,我又不想借給他時,我會說沒有。
主持人:原來,你們用撒謊來拒絕別人。
劉丁銘:那次我跟父母說出去吃早餐,其實是去同學家玩,目的是讓父母放自己出門。
黃心菊:以前買文具時,努力地跟老板砍價,把砍價得來的錢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丶彝隋X給父母時,減去的錢卻是文具標價的錢。
主持人:在不損害自己和別人利益的前提下,撒個小謊,謀點小利,好像也沒什么大礙。
楊圓嬡:同學過生日邀請我,家人不允許去,但不去又覺得對不住同學,就撒謊說自己上街買東西。
陳虹霄:我想為班上做某件事,但又不敢大膽地去做,怕引來同學異樣的目光和議論。于是就撒謊了。
主持人:看起來好像撒謊是迫不得已。但其實這時候說真話會讓同學覺得你更真誠。
植香楊:在我眼鏡片需要加深時,怕家人因為我眼睛越來越近視而擔憂,就假裝說要零用錢,然后偷偷去換鏡片。
主持人:多懂事啊!只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延誤了治療眼睛的最佳時機哦!
鐘盈:成績不理想時,我會撒謊。有一次,母親問我英語考試的成績,我的回答比實際分數(shù)高出了20分。當我欺騙母親時,我的良心受到譴責,總覺得很不開心。但如果我說出真實的成績,我不但會被罵,而且以我媽的性格至少要嘮叨兩天。
陳星露:我的成績不好時,也會撒謊。
場景一:
家長:老師,小秦這次月考成績每科都及格了,我真是太高興了!
班主任:沒有呀,8個科目他才有3個科目及格。
家長:他說只發(fā)了3個科目的試卷,所以他只拿了3個科目的試卷給我看。
班主任:原來如此!那你覺得他為什么會撒謊呢?
家長:可能他擔心我會罵他。
班主任:他每次考不好你都罵他嗎?
家長:當然啦。要是在小學,我還打他呢。
班主任: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方法我不贊成。
※主持人點評:看來,是家長不恰當?shù)慕逃椒ㄔ斐闪撕⒆尤鲋e。一是不讓父母擔心,二是為了掩飾過錯、逃避困難。
主持人:一旦真相敗露,可能會招至更大的一場“暴風雨”呢。不如,平時多注意和父母溝通,取得他們的諒解更為上策。
韓恪聞:我的母親答應我的條件常常是不能兌現(xiàn)的。有一次,她明明答應陪我和爸爸去爬山,卻又和她的朋友玩撲克去了。她可以撒謊,我為什么不可以?
梁雷飛:有時,我會為了團體的私利與同伙的“安全”去撒謊。像小學時,上級領導來檢查,我們就按老師的要求說沒有買額外的輔導資料。
主持人:“榜樣”的力量無窮啊!身為父母,身為師長,怎能在孩子的心田上播撒罌粟的種子?但是,不管為了什么,盲目地“有樣學樣”可是不明智的哦。
可不可以撒謊要看對自己、對別人是否有害而定,善意的謊言其實可以不算撒謊。但是,關乎人的品質(zhì)和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謊言,會嚴重地影響社會誠信。相信大家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不撒謊,我們的性情就會和善;不撒謊,我們的社會就會和樂。
場景二:
家長:趙老師,想跟你討論個問題。學生撒謊是否和老師的一些言行有關呢?
趙老師:有可能。
家長:趙老師,我的孩子近段時間喜歡說假話,我問他原因,他說“習慣了”。他說有一次他問了老師一個很淺顯的問題。老師說:“這個問題你也不懂呀!”老師似乎覺得他是全班最好的學生,不應該問這么淺顯的問題。
當時,同學們投來異樣的目光,他覺得很尷尬。以后,他再也不敢問老師問題了,有老師問他哪些內(nèi)容沒有掌握時,他也不敢說真話了。
趙老師:有這樣的事?怪不得近段時間他各科成績都在下降,我們也一直找不到原因。真得謝謝您!
主持人點評:有時,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一個學生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是終身的影響,教育工作者應該是語言的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