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加入了一家相當本土化的加拿大木材批發(fā)公司,負責開發(fā)他們當時除了日本以外近乎于零的出口市場。這是我來加拿大后工作過的唯一一家全盤西化的公司。當時除了一個日本裔外,我是全公司三十六年歷史中第二張亞洲面孔。
進入公司不久,我就意識到了這家公司之所以三十多年來屹立不倒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及時慶賀成功。這個原因,可以說源自于一個獨立商業(yè)個體出于利己主義考慮的選擇,但我認為這個選擇的根源出自于東西文化的一個重要差異。
公司的結構很簡單,分別為后勤和貿(mào)易;由于公司的收入來自于貿(mào)易員的成功交易,公司的激勵機制對整個公司的成功與否有舉足輕重的效果。
公司的激勵機制中除了傭金制這個支柱外,還有三個復線。其一是新客戶獎,計算方法很有趣:對每一個新客戶的第一筆有利潤的生意,公司每天支付五十加幣。支付天數(shù)為距離上一個新客戶開戶日的工作天總數(shù)。打個比方:上一個新客戶的訂單注冊日為12月1日,你的新客戶訂單注冊時已經(jīng)是12月5日,假設這五天都正好是工作日,那你的獎金即為$50×4=$200。在此之外。當你接到新客戶的第二個訂單時,還可以再拿一次性的獎金100加元。這個機制成功地鼓勵貿(mào)易員不停地爭取新客戶,并爭取客戶的再次光顧。
第二個復線是“處男/處女獎”,主要用來獎勵初人行的新貿(mào)易員。當新貿(mào)易員做成第一筆生意后。公司會請所有的貿(mào)易員吃頓任飲任食的午餐為該貿(mào)易員慶功。這個傳統(tǒng)還包括一個全公司都默契配合的小玩笑:當該貿(mào)易員做成第一單生意后,每個人都會告訴他/她:這頓午餐是由他/她自己買單的。這頓午餐結束后。公司管理層會去了解支付總額,在一兩個星期后將全額支票放在信封里。用假裝抽獎的方式支付給該貿(mào)易員。這個傳統(tǒng),不僅令新貿(mào)易員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也令其他公司成員興致盎然。
第三個復線是一年兩度的集體出游,主要的項目從出海釣魚到高爾夫。通常兩天一晚,以便讓所有的人都盡興而歸。即便在近幾年林木業(yè)不景氣的時候,即便預算上有所調整,公司從沒有放棄這一習慣。因為公司深信。越是困難時期。越是要鼓勵士氣。
(子規(guī)摘自《生活周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