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林壘喜好收藏,大家都曉得這里面的圈套多,而他將計就計應對他人設套的事,讓我甚是稱奇。
送仙橋藝術城,與草堂公園旁的成都市文物市場毗鄰,是西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也是淘寶者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在送仙橋的一次“撿漏”過程中,一個叫李文博的淘寶者和林壘談得極為融洽,雙方還互留了號碼。對方很高興地說:“林老板,我們這就是朋友了,多多合作,共同發(fā)財啊!”
本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邂逅,卻沒料到后來滋生了一段離奇的故事。
一
一個月之后,林壘接到李文博的電話,說是要拿點東西給他看。林壘見李文博那么熱心,也就不好找理由推脫。李文博從成都趕車來到崇州,進到林壘的工作室,打開包裝,拿出幾件瓷器和木雕,讓林壘鑒賞挑選。林壘看中了3件仿古木雕,但卻不動聲色,推說自己入道不久,不太懂,況且手頭錢不多,不敢買。
李文博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說:“林老板,不要緊呵!你隨便挑選幾件!價錢嘛,可以商量?!?/p>
林壘挑出那3件木雕,說:“你開個價!”
李文博馬上興奮地說:“林老板就是有眼力!這3件東西,確實資格!要是別人,至少2000塊,對你林老板嘛,就1500吧。”
林壘知道,這幾件東西,要是在送仙橋,最多值1000元。便說:“3件600塊。如果賣,就留下;如不行,你就拿走?!闭f著,林壘把木雕往李文博的面前推。見此情形,李文博無奈地搖搖頭,說:“好吧!給錢成交,算我送個人情?!?/p>
李文博走后,林壘第二天就將其中兩件木雕,以800元的價格,轉(zhuǎn)手賣給了開古玩店的楊大胡子。余下一件,材質(zhì)工藝均屬上乘,沒舍得賣。
第二周,李文博再次打來電話,說是有幾件絕好的木雕和瓷器,讓林壘看看。因為有了上次的收獲,林壘沒有拒絕。上午10點,李文博從成都匆匆趕到崇州市。這次,李文博還帶來了一位年輕的幫手。
有了上次的交易,這次的砍價,林壘更加干凈利落,三言兩語就搞定了。最終,李文博有些無奈地以2600元的總價,賣給林壘4件東西。有件竹雕筆筒,林壘曾在送仙橋出800元沒有買下,這次僅花了500元。
林壘喜在心頭,執(zhí)意要留李文博和他的幫手吃午飯。李文博也不推遲,帶上幫手跟林壘來到飯店。
酒過幾巡,李文博從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張照片遞給林壘,說是其朋友的貨,很不錯,如能幫忙找到買主,他會給林壘一筆可觀的好處費。林壘將照片拿過來一看,是一件紫砂黑臉財神。這東西,造型生動,器形碩大,林壘曾經(jīng)在武侯祠某古玩商鋪里見過,算是知點底細。店主將其供在店堂中央,焚香燃燭,招財進寶。出于好奇,林壘曾問過價格,店主告知價值數(shù)千。林壘見李文博那副神秘兮兮的樣子,心里老想發(fā)笑,便故作莊重地將照片收了起來,說:“好吧,如果有人要,我就通知你?!?/p>
二
兩個月后的一天,林壘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叫張彬,說林壘是收藏界的名人,從他人手中知其電話。林壘實在想不起來曾經(jīng)識得此人,可他畢竟在文物市場混得久了,各處留下的名片也不少,許多人都曉得他的電話。那人說自己正跟著某位上海老板做事,老板是個古玩迷,家里收藏的古玩不計其數(shù)。興趣來時,老板會在自己裝滿古董的房子里焚香品茗,欣賞古玩,半天不出來見人。最近,老板要到成都買古玩,要尋訪眾藏友。張彬問林壘想不想將自己的古玩出手,他愿意幫林壘以一個合適的價錢賣出。
林壘覺得有點不靠譜,但對方卻說要幫自己出手古玩,便說:“這樣吧,我這會兒正有應酬,你明天上午再打過來。”
第二天上午,張彬果然來了電話。張彬說,他的老板雖不是文物專家,但喜歡古玩,收藏了不少東西,他買的就是高興,就是感覺。張彬還說,送仙橋的古董,總的來說不怎么樣,所以老板喜歡直接從私人收藏家手上買古玩,他信不過古董商。
對于張彬所要的東西,林壘只是表示會盡力,但不能保證可讓對方滿意。
又過了兩天后,張彬打來電話,說老板當天晚上就要到成都,在成都待兩天就走人,希望林壘盡快將貨準備好。
下午兩點,張彬趕到崇州市,同林壘見了面。彼此都很陌生,說明先前兩人確實沒有見過面??戳素?,張彬贊揚說,這些貨色不錯,老板應當會喜歡!還對幾件東西照了相,說是要給老板先看看。又說,很可惜這些器型都較小,如果有兩件大點的貨更好。他讓林壘趕快想辦法,找兩件大神像之類的器物,老板最喜歡這類東西。
林壘突然想起了李文博給他的那張財神照片。當林壘從抽屜里翻出來照片時,張彬看了一下,眼里放光,很興奮地說:“這東西看來不錯!商人最喜歡的就是財神,只要有這件東西,其他的附帶捎上,這筆交易可能搞得成?!?/p>
林壘說:“這是朋友的東西,我本人至今也沒見過實物,也不知道到時候朋友能否送到?!?/p>
張彬說:“趕快聯(lián)系,務必送到。只要是真貨,這生意全靠這件東西撐著了?!?/p>
林壘便當著張彬的面,給李文博打電話。李文博說:“那貨在綿陽,有人要買,只是價還沒有談好。既然林老板要,我讓朋友明天一早就給你送過來?!?/p>
晚上10點,張彬再次打來電話,說:“我查過資料了,那財神應是陳鳴遠(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的作品,前幾年香港拍賣會上,有比這件小的陳鳴遠紫砂財神,成交價是25萬。這次你比照市場,定一個合適的價,就可以成交?!?/p>
三
李文博和他的朋友把貨送到了。打開一看,果然是陳鳴遠的款。李文博說,此次是做老客戶的生意,這東西賣價18萬元,不講價。林壘說:“這樣吧!買主可能中午才能到,你們先找個茶館安頓下來,等買主看了貨,生意做成了,我給你們18萬。若做不成,你們原物拿走。”
李文博說:“行!生意各做各!各取各的財。我們只要18萬,賺多少都是你的!”
李文博與朋友找茶館去了,林壘急忙打電話通知好友趙三哥,讓他快點過來扎起(方言,指幫忙)。
趙三哥剛到,張彬便帶著他的老板來了。張彬介紹,老板姓黃。黃老板顯得很著急,對林壘說:“我還有急事,快點看貨?!?/p>
林壘將自己的藏品一件件取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張彬和黃老板很認真地挑選著,將選中的放在一旁,未選中的,則交給林壘。在看那件紫砂財神時,黃老板取出文物探視鏡,全然一副行家把式,折騰了差不多有十幾分鐘才抬起頭來,問:“就這么些嗎?”
林壘說:“就這些了!”
黃老板將選出的古玩點了個數(shù),對林壘說:“林老板,你先開個價!”
林壘拿出清單,一算,總價44萬。
黃老板說:“我這人耿直,就25萬,如何?”
林壘說:“不行啊!最多少你幾萬?!?/p>
沉默片刻,黃老板說:“算了,一口價,我喜歡8這個數(shù)字,就給你28萬。不再說了,我還有事呢!”
這時,張彬不失時機地出來圓場,說:“我們老板可是個爽快人,你就別爭了,以后還要合作嘛!”
林壘假裝不情愿地說:“好吧!算我承讓了?!弊焐线@么說,心里卻在想:“這生意如能成交,那就真的活見鬼了!”
果然,黃老板問張彬:“你帶錢了嗎?”張彬說:“沒帶那么多,只有8萬元!”黃老板很生氣地說:“你是咋的,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么?馬上給小周打電話!”
張彬當著眾人的面,撥了一個號碼,將手機遞給黃老板。黃老板大聲武氣嚷道:“小周嗎?你馬上準備30萬,我在這邊買了幾件器物,明天上午要用錢。”
關了電話,黃老板轉(zhuǎn)身對張彬說:“我今天下午坐飛機回上海,這件事就由你來辦。明天上午你帶錢過來提貨?!币婞S老板要走,林壘要黃老板先給點定錢,還補充道:“這尊財神是朋友的,如果定不下來,他等會兒就要過來拿走的喲!”
黃老板轉(zhuǎn)身對張彬說:“要不,你先把那8萬給林老板?!睆埍騾s面有難色地說錢還留在成都,怕路上不安全,沒有帶過來。這次,黃老板真的很生氣了:“你是咋個搞的嘛!哪有買東西不帶錢的?”說完,又轉(zhuǎn)過頭來對林壘說:“林老板,東西我要了,你一定要讓你的朋友把東西留下。明天上午10點,錢就到位嘛!這次生意搞成,以后我們有的是合作機會?!睕]等林壘回話,黃老板已跨出屋外,邊說邊走,一副雷厲風行的樣子。
四
黃老板和張彬剛離開,林壘便和趙三哥一起,準備把那尊財神抬到家里收起來。二人剛抬下樓,叫上三輪,李文博和他的朋友已不期而至。
見兩人要把東西搬走,李文博和他的朋友一下就急了,擁上來緊緊拉著三輪。林壘說:“價已談定了,買主明天上午拿錢過來取貨。我這工作室晚上沒人,東西放在這里不安全,最好放到我家里去。”
李文博的朋友堅持不干,說:“你要貨,就拿錢。不要,另有人要,我拿貨走?!?/p>
李文博見狀,急忙把林壘拉到一邊,悄悄說:“林老板,我看這樣吧!既然已談好了價格,估計你是有賺頭的。你最好先拿錢把財神買下來,我可以讓他再少你點錢。那邊確實有人等著要這尊財神,如果朋友硬要拿走,我可勸不住!”
林壘不買賬,說:“反正我沒錢買他的東西,讓他拿走,明天我只買自己的貨。”聽林壘這么說,李文博和他的朋友都很詫異地看著他。
沉默片刻,李文博有些無奈地說:“算了,大家都別爭了,都是我的朋友??丛谖业姆稚?,你們各讓一步。我身上有兩萬,林老板你拿5萬,我們湊成7萬,讓他把貨留下?!?/p>
林壘一聽,很不高興,說:“算了!我1分錢也沒有。這么貴重的東西,放在這里,我自己都覺得不安全,你們還是快點把它拿走吧!”
李文博和他的朋友面面相覷,好一陣尷尬之后,磨磨蹭蹭地抬著那尊財神,悻悻而去。
回家的路上,林壘向滿臉茫然的趙三哥解釋:“你沒看出來嗎?這幫家伙都是一伙的,他們想設個賺大錢的騙局,把我套進去。剛開始時,我還只是心存疑惑,不知道他們是一伙的,也不知道他們的真實動機。經(jīng)過細心觀察,反復分析,才想清楚了他們的真正目的。先由李文博給我照片,再找個張彬和黃老板下誘餌。如果我先掏幾萬元買下只值幾千元的貨,轉(zhuǎn)眼間這些人都將消失得無影無蹤。明白了這個道理,我也反過來給他們設套。他們是想讓我上鉤,我就要他們出丑?!?/p>
趙三哥說:“這倒沒有看出來。我只是覺得你那報價太離譜,那黃老板有點假打(方言,指裝腔作勢)?!?/p>
林壘說:“俗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搞收藏這個行業(yè)的,尤其應該多個心眼才是。”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