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學的時候,我一心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去了千里之外的那座北方海濱城市讀書。
北方的冬天可真是冷,我在南方長大,很長一段時間都水土不服。有一次感冒發(fā)燒,窩在寢室的床上,燒得迷迷糊糊,好幾天吃不下東西,嘴里苦苦澀澀,最想念的卻是媽媽的銀耳羹。
那時候,感冒了、上火了嗓子疼,或者溫書到深夜,就會聽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聲音。過不了多久便從里面端出紅棗銀耳羹,輕聲喚我:來,囡囡,好東西來啦。
白瓷小碗盛著的銀耳羹晶瑩潤滑,點綴著紅棗、蓮子和枸杞,你只需要嘗一口就會一直難忘。
媽媽總會笑著對我說,這可是媽媽專門給你熬的,最最美容養(yǎng)顏。然后又叮囑我,以后媽媽不在身邊也要經(jīng)常喝紅棗銀耳羹,因為它滋陰、潤肺、養(yǎng)胃、補血而且美容,簡直是女人的珍寶。我總是一口氣喝完,然后抹抹嘴說一句:好喝!可我不知道,為了這句好喝,媽媽總是頭天晚上就要泡上紅棗、蓮子,親手把銀耳撕碎,然后第二天在廚房里守幾個小時用慢火熬煮。
從小就向往自由和獨立的我,出去讀書時就明白:縱然眷念家的溫暖,但以后只會越離越遠。那次發(fā)燒好了以后,我暗自對自己說,以后一定要找一個能給我熬銀耳羹的老公。
大四那年我遇到了琦,他是典型的北方男生,皮膚黝黑、高高大大,笑起來眼睛細細的彎著。他看我的第一眼,我就能聽到他砰砰的心跳聲。彼時的我心高氣傲,他追了我3個月,我都不動聲色。終于在一個晚上他默默送我回宿舍的時候,路燈下,我昂起頭,眼睛直視他:你會熬銀耳羹么?
他被我突如其來的問題搞得很是詫異,我給他講了媽媽的銀耳羹和彼時立下對另一半的那個標準,然后附加一條:一定要熬出我媽媽的水平!
他安靜地聽著,笑著留下一句:你等著我!然后一路跑遠了。畢業(yè)后我留在了這座城市,有了一份還算喜歡的工作。第二年情人節(jié),在我租住的小屋里,他突然端上一大碗銀耳羹,向我求婚。我喝了一口。雖然比不上媽媽的味道,但是也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那時,我覺得自己好幸運,愛情的銀耳羹甜蜜而幸福。
后來我才知道,為了研究銀耳羹的做法,從小沒有沾過廚房油煙的他,去書店翻食譜,把自己的媽媽、姥姥、三姑六嬸……周圍能問的女性都請教了,終于熬出了這碗特別的銀耳羹。那時,我享受著愛情的甜蜜,仿佛早已遺忘了媽媽的那碗銀耳羹。
然而,兩年后,我們卻分手了。我一蹶不振,甚至差點想到了死。也再不敢喝那令人傷心的銀耳羹。那年春節(jié),我無處可去,眼淚流干后,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和一大箱行李,離開了這座我曾經(jīng)深愛的海濱城市。
當我敲開熟悉的家門,媽媽笑著來迎我。她關(guān)切地問我:“怎么這么憔悴,是不是沒有聽媽媽的話堅持喝美容養(yǎng)生之寶——銀耳羹?”于是她轉(zhuǎn)身去廚房端來了一碗銀耳羹,我捧著碗,眼淚簌簌地流了下來,滴進碗里和溫熱的銀耳羹混在了一起。
媽媽過來拍著我的背:“讓你堅持喝銀耳羹,不是為了緬懷愛情,而是女人任何時候都要好好地愛自己。喝了這碗羹,睡一覺,沒有過不去的坎,你還是最讓我驕傲的囡囡”。
幾年以后,我成了家,有了個可愛的女兒。我已經(jīng)能熬出和媽媽一樣的銀耳羹,不僅自己愛喝還總是給丈夫和女兒每人備一碗。
看著這兩個我最愛的人美美地喝著羹,我才知道,這是媽媽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
銀耳羹做法:
食材:銀耳150克、紅棗5-8粒、冰糖30克、枸杞20克、蓮子5—10粒。
1、銀耳前一夜用水發(fā)好,去蒂洗凈,用手撕碎成小片,備用;
2、將鍋放在火上,注入清水2000毫升,下銀耳用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熬2—4小時;
3、其間倒入準備好的紅棗、冰糖、枸杞和蓮子,還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加入百合、花生、木瓜等材料;
4、待到銀耳熟爛汁稠,就可關(guān)火盛入碗里享用。
責編 李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