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番茄的生長期正好處于低溫寡照的不利條件下,其管理技術要求高、難度大,生產(chǎn)中常因溫、濕度調控不科學,追肥、澆水不合理導致生理性病害發(fā)生。生理性病害的癥狀表現(xiàn)較多,如果診斷錯誤,尤其是錯診為侵染性病害,就會導致不合理用藥,給菜農(nóng)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正確診治此類病害顯得尤為重要。
一、氮素過剩
1. 癥狀。植株生長旺盛,葉片大、節(jié)間長,莖從基部向上逐漸加粗,全株呈倒三角形;頂部嫩葉易卷曲,嚴重時出現(xiàn)擰轉;果實成熟慢,著色不良,貪青。
2. 診治。病因是盲目大量施用氮肥,造成氮素同土壤中其他元素的比例失調,植株吸收氮過多,出現(xiàn)氮素過剩。防治方法:一是測土配方施肥,平衡施入氮、磷、鉀化肥,適量施入鐵、鋅、錳、硼等微量元素肥料;二是增施有機肥,結合整地每畝棚室應施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廄肥5000~6000千克。
二、低溫障礙
1. 癥狀。當遭遇低溫或寒流襲擊時,植株葉片表現(xiàn)暗綠色或水浸狀,上部葉片變小,變褐紫色,葉片的葉尖、葉緣白化,嚴重時枯死,棚室的前部、門口處較重。
2. 診治。病因:棚室氣溫長時間處于8~10℃的低溫狀態(tài)下,葉片會出現(xiàn)暗綠色或水浸狀;長時間處在5~8℃時,葉片葉緣就會失綠、白化;遭遇霜凍時,葉片成紫紅色并萎蔫枯死。防治方法:一是選用耐寒,抗低溫、弱光番茄品種,如金棚系列、瑪瓦、施特普等品種;二是加蓋草苫,在草苫上覆蓋防寒布,在門口掛門簾,加強防寒保溫措施;三是噴施營養(yǎng)液,每12.5千克水加紅糖30~50克及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
三、缺鉀
1. 癥狀。老葉先表現(xiàn)癥狀,葉緣葉尖逐漸失綠變黃綠色,嚴重時似燒焦狀;果實著色不良,出現(xiàn)綠背果。
2. 診治。病因:鉀肥易從土壤中流失,番茄生長需鉀量大,菜農(nóng)常重視施用氮肥而忽視施用鉀肥,鉀肥施用少;施用過多氮素含量高的有機肥,并且有機肥未充分腐熟,在番茄生長期間分解造成缺鉀。防治方法:增施充分腐熟有機肥,培肥地力;平衡施用氮、磷、鉀肥;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四、缺硼
1. 癥狀。生長點變?yōu)楹诤稚?,逐漸壞死,停止生長;莖稈前端急劇變細,莖稈易開裂;花器發(fā)育不完全,常?;ǘ粚崱?/p>
2. 診治。病因:一是有機肥施用不足,硼元素缺乏;二是砂性土壤易干旱缺水,影響了對硼的吸收和運輸。防治方法:增施優(yōu)質廄肥,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合理灌溉;及時補充硼肥,可葉面噴施0.2%硼砂或硼酸水溶液。
五、缺鈣
1. 癥狀。果實發(fā)生臍腐病,病斑產(chǎn)生于果實頂端臍部,初期呈水漬狀、暗綠色或灰白色,葉片小、失綠。
2. 診治。病因:植株缺鈣引起,一是過量施用磷、鉀肥抑制了鈣離子吸收;二是土壤干旱,影響鈣的吸收。防治方法:增施充分腐熟有機肥補充鈣源;適當疏花疏果,減少鈣素消耗;果實膨大期葉面噴施1%過磷酸鈣浸出液。
六、缺鋅
1. 癥狀。葉片變小,老葉葉尖、葉緣黃化、皺縮、扭曲,甚至部分壞死。
2. 診治。病因:土壤呈堿性,鋅變?yōu)椴豢晌諣顟B(tài);過磷酸鈣施用多,鋅被固定,不易被植株吸收。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不要過量施用磷肥;缺鋅時用0.2%硫酸鋅葉面噴施。
七、缺鎂
1. 癥狀。老葉葉肉褪綠黃化,形成斑駁花葉,葉片發(fā)硬。
2. 診治。病因:低溫條件下氮、磷肥施用過量,影響鎂元素的吸收。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氮、磷肥;缺鎂時,用0.2%~0.3%硫酸鎂水溶液葉面噴施。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北省涉縣農(nóng)牧局 郵編:0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