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從隱性知識的涵義入手,論述了一般館員#65380;學科館員以及館長的隱性知識對圖書館的重要性,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圖書館員隱性知識挖掘的策略#65380;原則以及技巧#65377;
[關鍵詞]隱性知識;知識挖掘;知識共享;知識平臺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3-0029-03
On the Implicit Knowledge Mining of Library StaffZheng Lixin
(Library,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418008,China)
[Abstract]From the meaning of implicit knowledge,the author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general librarians,subject librarians and curators implicit knowledge to the library and on this basis,the strategies,principles and skills of mining the librarianss implicit knowledg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mplicit knowledge;knowledge excavation;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platform
1 隱性知識的涵義
隱性知識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哲學家波蘭尼[1]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書中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有兩種知識,一種是顯性知識(explicitknowledge)可以用書面文字#65380;圖表和數字公式加以表述,還有一種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是不能系統(tǒng)表述的,例如我們關于自身行為的某種知識#65377;”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2]認為,顯性知識是指外顯化#65380;結構化#65380;編碼化#65380;可以通過學習獲取的知識;隱性知識則主要是指隱藏在人的大腦中或組織內部的知識,是內隱化#65380;非結構化#65380;非編碼化的知識,它不能通過普通學習途徑獲取#65377;
2 圖書館員工隱性知識的重要性
2.1 一般館員隱性知識對圖書館的重要性
2.1.1 館員的隱性知識是圖書館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圖書館員的日常工作貫穿于采訪#65380;編目#65380;典藏#65380;流通服務#65380;參考咨詢和信息檢索等方方面面#65377;圖書館員在為讀者服務過程中,牽涉到諸多學科,在日積月累中,形成了眾多高價值的隱性知識,這既是圖書館館員個人的財富,也是圖書館的重要財富之一,是圖書館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65377;
2.1.2 館員的隱性知識使知識服務更有效率
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是人力資源,人不僅是知識的最重要的載體,而且是隱性知識的惟一載體#65377;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的主要人力資源,自然而然成為圖書館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因而對圖書館員隱性知識的充分挖掘并使之顯性化,既能在時間上加快知識的交流頻率,又能在空間上擴大知識的交流范圍,使知識的傳播更具有時效性和廣泛性,這是圖書館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法#65377;
2.1.3 館員隱性知識的共享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信息更新的周期變得越來越短#65377;信息大量充斥在用戶身邊,信息用戶對信息的檢索要求越來越高,當前,圖書館員普遍感受到,自身知識的更新速度與水平難以跟上信息用戶的需求,這也構成了當前圖書館服務工作中的一項基本矛盾#65377;圖書館員隱性知識的充分發(fā)掘,彼此之間共同的學習交流和創(chuàng)新,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65377;
2.2 學科館員隱性知識對圖書館的重要性
學科館員的個人知識向用戶展示,也伴隨著隱性知識的展示#65377;學科館員要規(guī)劃好個人專業(yè)知識體系,通過持續(xù)地學習,收集和組織知識資源,利用自己的隱性知識完成實際工作,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65377;學科館員的隱性知識依附于館員這個個體的學科專業(yè)知識#65380;工作經驗#65380;工作責任感#65380;信息意識和信息組織能力#65377;這些依附的隱性知識經過學科館員的努力,用專門的語言#65380;文字表述出來,在服務中就能形成有效#65380;針對性強的對口服務#65377;當他們以提供文獻#65380;學術論文和二#65380;三次文獻新產品向外界發(fā)布時,其隱性知識將完全顯性化了,既有助他本人的學科知識的體系化,又有助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65377;
2.3 館長隱性知識對于圖書館的重要性
要重視挖掘館長隱性知識#65377;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館長的隱性知識制約了該圖書館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65377;館長隱性知識是由其個人的良好素質所決定的#65377;它包括在決策中館長所具備的豐富的經驗智慧#65380;堅忍不拔的進取精神#65380;廣博的知識#65380;卓越的才能#65380;強烈的責任感#65380;誠實可信的人格魅力以及某一業(yè)務領域或管理方法的特殊專長#65377;館長隱性知識的釋放,是知識從隱性到顯性的轉變過程#65377;它可以使個人知識上升為組織知識,能更容易地為更多人提供知識共享和創(chuàng)造組織價值#65377;因此,館長隱性知識的挖掘應定位在圖書館組織的目標#65380;價值觀與使命上#65377;館長必須在擁有一種能夠凝聚并堅持共同愿望的能力基礎上,將自己個人的愿望進行整合,然后轉化為組織的共同愿望,幫助組織培養(yǎng)員工,使其能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65377;
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現?代?情?報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0Vol.30 No.3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論圖書館員工隱性知識挖掘Mar.,2010Vol.30 No.33 圖書館員隱性知識挖掘策略#65380;原則
圖書館通過確立服務主題#65380;發(fā)放調查問卷表,來設計一系列的對圖書館員隱性知識的挖掘策略,充分挖掘圖書館員個體的隱性知識,最終使圖書館員的知識服務于用戶#65377;
3.1 挖掘策略
3.1.1 動態(tài)地挖掘館員個體的隱性知識,注重知識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
圖書館要運用“系統(tǒng)思考”的理念,整體地#65380;動態(tài)地挖掘館員個體的隱性知識,找出問題的癥結,從而求得有效的對策來實現館員個體隱性知識的交流和共享#65377;我們要以挖掘館員隱性知識為著力點,以創(chuàng)建學習型圖書館為落腳點,通過學習#65380;修煉#65380;創(chuàng)新#65380;超越,來使圖書館組織具備持久的競爭能力#65377;只有這樣,圖書館館員才能在組織里活出生命的意義,才能達到人#65380;物化二合一,達到最優(yōu)化配置#65377;
隱性知識作用的發(fā)揮,須以隱性知識的融合為前提#65377;因此注重隱性知識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是非常必要的#65377;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隱性知識,當其從外部接受隱性知識時,兩者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有時甚至是矛盾的,因此需要我們進行隱性知識的融合,進而納入自已的知識體系,然后再加以利用#65377;在融合與利用的過程中,還要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65380;不同的條件對隱性知識加以創(chuàng)新,推進知識的演進#65377;
3.1.2 建立圖書館隱性知識共享機制
圖書館要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圖書館隱性知識挖掘的共享機制,營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使知識能夠在館內良性自由流通,充分交流,充分共享#65377;圖書館要營造一個有利于知識交流和共享的環(huán)境,制訂和落實激勵知識學習和共享的政策措施,改善圖書館員的知識行為,繼而實現知識的共享#65377;圖書館還要進行知識管理,引導和鼓勵圖書館員把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實現隱性知識的挖掘#65377;
3.2 挖掘原則
3.2.1 用戶必須參與隱性知識的挖掘
在隱性知識的開發(fā)中,接受知識用戶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65377;知識用戶很清楚自已需要的知識內容,他們在尋求圖書館員幫助時,也能激發(fā)圖書館員工隱性知識的迸發(fā)#65377;這間接促發(fā)了圖書館員工隱性知識的顯性化#65377;
用戶與圖書館員之間的交流的頻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圖書館是否有活力的表現,而交流過程中又更加強調圖書館員工輸出的知識是否是用戶所需要#65377;這就于無意識中要求圖書館員對自己的隱性知識進行有目的的挖掘#65377;
基于這樣的客觀現實,讓用戶主動積極的參與隱性知識的挖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65377;
圖書館可以通過服務信箱#65380;BBS#65380;E-mail等收集用戶的建議;通過不定期舉辦讀書活動,與讀者進行交流,既能了解到用戶的不同需求,也能較好的掌握用戶們在不同時期的知識需求,以便有針對性的為用戶提供幫助,同時又促進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自身隱性知識的挖掘與拓展#65377;
3.2.2 對于隱性知識的挖掘,報酬激勵要量化
如果沒有一種物質激勵機制,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無法充分發(fā)揮出來,或者說雖然發(fā)揮出來了,但是無法長效持久#65377;因此圖書館可以構建一種量化的報酬激勵機制,對隱性知識的貢獻進行明確的量化#65377;對圖書館建設積極貢獻個人知識的館員給予報酬,這種報酬激勵能夠使圖書館內部的隱性知識的運轉周期加快,促進內部成員之間隱性知識的交流和傳播,達到知識價值的最大化#65377;圖書館應該根據館員個人隱性知識的貢獻建立相應的報酬機制,對知識的貢獻進行量化,以此作為績效考核的標準之一#65377;在這種激勵方式下,館員能充分意識到自己所貢獻的知識不僅能讓自己受益,同時也能為集體#65380;為他人做貢獻#65377;
4 圖書館員隱性知識挖掘的技術
4.1 編制隱性知識源分布圖
雖然圖書館員可以通過電子討論系統(tǒng)#65380;專家系統(tǒng)等來交流#65380;保存屬于個體的經驗#65380;教訓#65380;技能和訣竅,使隱性知識顯性化,然后把這些顯性的知識制作成一種機構知識庫#65377;但是這種方式缺乏和專家面對面的交流,不利于隱性知識深層次的交流和共享#65377;
其實對于大多數難以編碼的隱性知識,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建立隱性知識源的分布圖#65377;比如說是建立“尋人讀者數據庫”#65380;“專家網絡系統(tǒng)”等,方便人們按圖索驥,讓員工和讀者迅速找到擁有某種隱性知識的人員#65377;
4.2 搭建一個隱性知識交流的技術平臺
現在來談談個人群體之間交流的幾種具體的技術平臺:
4.2.1 Blog
Blog是“Web log”的縮寫,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65380;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網絡日志,它可以使館員和讀者用戶方便地發(fā)布人個信息,是個人在網絡上展示自己#65380;張揚個性#65380;與別人溝通交流#65380;滿足自己潛在的社會性需求的綜合工具#65377;在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共享上具有重要意義[3]#65377;
4.2.2 RSS
RSS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縮寫,是站點用來和其他圖書館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內容聚合#65377;它具有信息來源多樣#65380;聚合個性化#65380;技術難度低#65380;信息發(fā)表時效性強#65380;無“信息垃圾”干擾#65380;資料便于管理等特點#65377;可以得到最新的圖書情報信息#65377;可以為館員的隱性知識交流進行推拉[4]#65377;
4.2.3 建立一個類似QQ群的即時交流平臺
這個即時交流平臺是一個交流隱性知識的較好方式#65377;以QQ群為例,一個圖書館員可將在圖書館界工作的同學#65380;同事#65380;同道#65380;高校信息管理系工作的教師#65380;資深教授的QQ建立一個QQ群里,在群里可交流討論圖書館工作的技能#65380;技巧及圖書館方面的理論[5]#65377;
5 結 語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知識交流體系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65377;一個讀者掌握知識的能力水平是其擴大生存空間的關鍵#65377;而讀者的這種能力培養(yǎng)是要靠圖書館員來熏陶#65380;來教化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圖書館員隱性知識的挖掘也是順應時代之需要#65377;因此,隱性知識的挖掘,無論對于圖書館員本人,還是對于圖書館,對于用戶,都是很有必要的#65377;
圖書館員的隱性知識作為圖書館的重要資源之一,我們不應使它被埋沒,而要將它們充分挖掘出來,及時恰當的運用到工作中去#65377;在促進圖書館員的工作的效率同時,又能促進員工間的知識交流和自身水平的提高#65377;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我們將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并應用到工作中去,那么一定可以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65377;圖書館管理工作也切切實實地落到了實處#65377;
參考文獻
[1]秦亞歐.圖書館內部隱性知識共享的途徑[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1):162-165.
[2]錢小平.淺析圖書館隱性知識顯性化[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3):59.
[3]張忠鳳.淺議建立有利于內部知識共享的圖書館文化[J].圖書館論壇,2007,(2):34.
[4]李曉紅,王延鳳,段熔.圖書館實施知識管理的思考[J].農業(yè)網絡信息,2007,(10):138.
[5]王海英,王煜,張金艷.論圖書館隱性知識的管理[J].圖書館學刊,20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