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黃山十芬》
編號:1713
尺寸:26.5cm×34cm×10,冊頁,水墨紙本,1694年作
來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中國古代書畫(一)
成交價:991.2萬元
明末清初,隨著黃山旅游的開發(fā)和出外經(jīng)商的微州商人對家鄉(xiāng)風(fēng)物的眷戀,“黃山圖”成為重要的表現(xiàn)題材,出現(xiàn)了中國畫史上第一個以山命名的畫派——”黃山畫派”,梅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該冊分別繪松谷、煉丹臺、光明頂、蓮花峰、獅子林、天都峰、接引松、西海、浮丘峰、翠微源等十處黃山勝景,皆從實景中來,又有所夸張、幻化,大多出人意想之外,卻能將黃山的靈秀雄奇的身影——呈現(xiàn)在觀者眼前。此作品曾著錄于程曦著的《木扉藏畫考評》(香港龍門書店1964年第一版)和鄭德坤著的《木扉明遺民畫二十家》(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1976年。原刊《香港中文大學(xu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xué)報》第六卷第二期)。
目前所知鄭約世傳唯一的作品《咫尺神游冊》
編號:0946
尺寸:42cmx30cm×12,冊頁(12開),紙本,1636年作
來源:北京匡時0g秋拍 古代繪畫
成交價:109.76萬元
《咫尺神游冊》共12開,皆半工半寫,或小青綠、或純水墨。筆法上尖峭圓轉(zhuǎn)兼具,構(gòu)圖則頗有元季遺韻,但又跳脫窠臼、別出機杼,或細(xì)密輻輳,或疏朗空闊,別有一種繁密與蕭疏并存的風(fēng)貌,多有變形奇詭的效果。作為目前所知鄭約世傳唯一的作品《咫尺神游冊》,在它的收藏者那里收獲了極其廣泛的推崇,譬如日本20世紀(jì)最著名的中國藝術(shù)收藏家、原農(nóng)林大臣山本悌二郎即在獲得該冊后,為其做一綢袋,袋口一口氣鈐了“二峰寶此過于明珠駿馬”、“香雪書屋書畫印”、“二峰鑒藏法書名畫之印”、“二峰平生欣賞”、“二峰清賞”、”海山仙館”、“不二草廬”等近十印,足見愛寶程度。山本號二峰的收藏極富,除此冊外,尚有吳道子《送子天王》卷、宋徽宗《五色鸚鵡》卷、米芾《樂兄帖》、李成《喬松圖》軸等傳世巨跡,1931年悉收入所編12卷本《澄懷堂書畫目錄》。
徐操《西園雅集圖》
編號:0350
尺寸:142.5cm×66.5cm,立軸,設(shè)色紙本
來源:中國嘉德09秋拍 傳承與變革——
亞洲重要藏家之晚清民國書畫集珍
成交價:156.8萬元
《西園雅集圖》最早由善畫人物的李公麟受駙馬都尉王詵之請而作,用白描、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當(dāng)時王詵和友人蘇軾、蘇轍、黃魯直、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晃補之、僧圓通、道士陳碧虛等16位翰苑奇才,在王氏府邸做窖聚會,這是一千年難遇的風(fēng)云際會。原作當(dāng)年被溥儀帶出故宮。著名畫家馬遠(yuǎn)、劉松年、趙孟頰、錢舜舉、唐寅、尤求、李士達(dá)、原濟、丁觀鵬等,都曾因景仰與懷想之情畫過《西園雅集圖》,致使“西園雅集”成了人物畫家的一個常見畫題。徐操此作在形式風(fēng)格上完全屬于自創(chuàng),帶有他一貫的細(xì)致、寫實、強于敘述的典型特征。
江南老畫師陸恢《風(fēng)光無限》
編號:0575
尺寸:92.5cm×43cm×8,立軸,設(shè)色紙本,乙巳、丙午(1905—1906年)作
來源:中國嘉德Dg秋拍 傳承與變革——亞洲重要藏家之晚清民國書畫集珍
成交價:168萬元
被喻為江南老畫師的陸恢一生閱畫無數(shù),他曾客蘇州吳大澂幕府,其后“歷主吳興龐氏、武進盛氏、平湖葛氏,為之審鑒書畫名跡。心摹手追,所造愈人神化”。其畫藝多為臨古之作,然終有所參悟,得自家畫貌。此八屏系臨王石谷巨冊,歷時一年之久,又系為其知遇好友龐虛齋腓,嚴(yán)謹(jǐn)細(xì)膩,又甚為開朗豁達(dá),實有“無限風(fēng)光”之感慨。該品著錄于1998年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清末民初書畫藝術(shù)集》。
趙之謙《千松奇境》
編號:1531
尺寸:20.5cm×55cm,成扇,設(shè)色紙本,1866年作
來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中國扇畫
成交價:162.4萬元
趙之謙成扇拍品是為梅圃先生所作之山水成扇,此扇完成于同治丙寅年(1866年),時趙氏38歲,正值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巔峰。此作之構(gòu)圖比《悲庵剩墨》中的13件山水作品來得更嚴(yán)謹(jǐn)。畫中山石紋理勾畫明暗對比強烈,足見其傳統(tǒng)山水功底的深厚,具王蒙畫風(fēng)的嚴(yán)謹(jǐn)和氣勢;山頂松樹成列,松針的畫法有早年石濤的遺風(fēng);其畫面布局完整,平衡性佳,是趙氏其它山水畫所不及。畫中署款梅圃(孫度)先生,關(guān)于此人的記載不多,只知他也是金石愛好者,與趙之謙相交甚篤,在《悲庵剩墨》中,即有《牡丹圖》和《歲朝圖》是其上款,而為其所作的書法作品更不勝枚舉,可見二人關(guān)系密切。
鄭板橋《竹石圖》
編號:0859
尺寸:195cm×100cm,立軸,水墨紙本,1764年作
來源:北京匡時09秋拍 清代“揚州畫派”作品
成交價:151.2萬元
本件《竹石圖》紙本墨筆立軸,縱195厘米、橫1D0厘米,如此巨幅作品在鄭板橋的傳世書畫中也是難得一見的。落款“乾隆甲申,板橋鄭燮寫”。(1764年作)鄭板橋時年已72歲,也就是在他去世前一年所作。此圖由簡勁的筆鋒,勾勒出堅硬的巖石,懸崖陡壁,氣勢雄偉,好似深山危崖之一角,又一種天然自成之趣。圖中書法也妙,熔黃庭堅、蘇東坡于一爐,摻篆、隸、楷、行各種書體的雜糅,既有峻峭縱橫之雄,又有瀟灑秀麗之韻,人稱“六分半書”。鄭燮書畫風(fēng)格常以蘭竹筆畫入書,以書法用筆入畫,熔真草隸篆于一爐,結(jié)詩書畫于一體,獨樹其幟。板橋愈到晚年,他的書法愈是顯得風(fēng)神獨具、揮灑自如、筆墨蒼勁、完全不像是即將告別人間的老人手筆。
王世貞草書《李于鱗罷官歌》
編號:0313
尺寸:31cm×732cm,手卷,水墨絹本,明嘉靖37年作(1558年)
來源:北京長風(fēng)09秋拍 中國書畫
成交價:168萬元
王世貞(1526-1590),字符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書法家、鑒藏家。其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對后世影響極大。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官至南京刑部尚書,贈太子少保。雖不以字名,吳中諸書家,唯其知法古人。書學(xué)雖非當(dāng)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王世貞兼善畫,尤善畫梅。其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認(rèn)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在當(dāng)時有一定影響。家藏書甚富,過3000余卷,均為宋本精槧。他以詩文名于世,與李攀龍、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并稱后七子。攀龍歿,獨領(lǐng)文壇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nèi),一時士大夫及山人、詞客莫不奔走其門下。所作詩文,也多為復(fù)古模擬之作,但往往失于藻飾。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蘇軾,詩文以恬淡為宗。該品上有款識:嘉靖戊午仲秋日,吳郡王世貞頓首書,印鑒:世貞記言鳳洲,鑒藏印安化陶氏珍藏。
郭沫若《大寨行·重訪晉祠》
編號:0135
尺寸:81cm×147cm,鏡心,水墨紙本,
1965年作
來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天工藝苑集藏近現(xiàn)代書畫
成交價:173.6萬元
郭沫若書法,熔古通今,學(xué)古不泥,取法如羚羊掛角,很難看出古人的影子。其總體風(fēng)貌注重氣的宏大,勢的強烈,像他的詩歌一樣有著激情洋溢的浪漫主義色彩。他書法的本身有雅俗共賞的美感,更多的表現(xiàn)于郭沫若的文化魅力和學(xué)識修養(yǎng)。此件作品乃郭沫若1965年赴山西大寨視察,重游晉祠時所書。寫就即贈送與陪同視察的山西省政府某領(lǐng)導(dǎo)。后由當(dāng)時身邊某工作人員一直保存至今。作品其中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人文掌故,收藏至今極其不易,其價值有待后藏者細(xì)細(xì)考究。
宋拓《圣教序》
編號:0531
尺寸:拓片18.5cmx11.5cm×17,跋29.5cm×33.5cm×2,18.5cm×11.5cm×3,
紙本冊頁(拓片十七開,跋文五開)
來源:西泠印社0g秋拍 名家手跡·碑帖法書專場
成交價:50.4萬元
該作品上有跋文:1 此辛亥秋得自京師,趙辛叔以考校碑板著名,定為宋末元初拓本,羅叔言直定為宋拓耳。辛亥得最舊石門銘、宋伸溫所藏蘭亭帖、北齊人書經(jīng)卷,并此而四皆不易遇之物也。此本吳劍秋弟假至京師凡二歲,知髯最愛此本,寄還并記此。戊辰二月二十日晨起陰寒,農(nóng)髯熙。2 褚中令書所謂落筆千鈞,離紙一寸淺。人以嬋娟不勝羅綺評之,非知褚書者也。今試取孟法師哀冊文諸書為衡,豈有是哉!向獨疑雁塔圣教序小不類耳,及睹此拓,為之眼明,始知石刻損蝕,累及前賢不少。農(nóng)髯九兄藏此數(shù)年。乃今得見之,歡喜贊嘆。假歸置案頭者月余,以為所見未有其比,宋拓?zé)o疑也。又昔時拓碑,于缺蝕處每有置不拓者,此石下截?fù)p蝕行七八字,疑當(dāng)時未拓,而后人以他拓補之,故墨色略異,銜接處痕跡可見,幸髯兄更定之。戊辰立秋日,延闿記于白下。鈐?。鹤T延間印(白)3 余最愛惲南田書法之超逸,而惲?xí)鴮嵲从隈液幽稀L求褚書拓本之善者,三十年來迄未一得。今乃得之,欣幸無已,豈真有默為主宰者乎?考三藏圣教序碑原文甚長,是本歷時八九百年,已佚十之六七,現(xiàn)所存僅二百一十五宇(連后人補拓二十余字在內(nèi))。甚知古本之流傳也,其難如此。是本距曾熙、譚組庵二先生題記僅二十五年耳,不意遽行散失,后之君子其識而珍之。癸巳中秋日陳丙非記于長沙。鈐?。宏惐怯?朱)鑒藏印:陳丙非印(朱,二次)武陵漁父(朱,二次)獨醒寄廬(朱)。
清康熙素三彩花蝶暗刻龍紋碗
編號:2101
尺寸:直徑14.9cm
來源:中國嘉德四季第二十期拍賣會 瓷器
成交價:98.56萬元
本器撇口,深腹弧壁,圈足,碗型端正大氣,其口沿外撇并略向下翻卷,足墻根部略呈弧形,為本類器物特征之一。碗胎質(zhì)細(xì)膩,胎體輕薄,外壁刻劃雙龍趕珠紋樣,其龍體矯健,龍爪鋒利,昂首怒視,威風(fēng)凜凜。碗外壁折光處還有五色蛤蜊光閃爍其間。外底雙圈內(nèi)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款字書寫蒼勁有力,時代特征明顯。本類碗最大特點在于燒制工藝極為復(fù)雜,共分六道工序制作而成,先于外壁刻畫雙龍趕珠圖案,內(nèi)壁施透明釉,遂入窯高溫?zé)?,燒成以后于外壁刻畫圖案之上描繪花蝶紋,先以黑彩勾勒紋飾輪廓,內(nèi)部再添以黃、綠、紫色等諸彩,填彩偶有出格,亦是本類碗特征之一。施彩之后,再于彩上施素三彩器所特有的低溫白釉,最后入窯低溫烘燒而成,其釉色略閃黃。并有乳濁感,俗稱“密淋釉”。
清乾隆碧玉庭院人物筆筒
編號:2112
尺寸:高16.5cm
來源:中國嘉德。9秋拍 澤古怡情——清代宮廷藝粹
成交價:616萬元
該拍品是碧玉質(zhì)直筒形筆筒,淺圈足狀底,外環(huán)均設(shè)五足。外壁通錄浮雕壑深林密,青嶂翠壁,壽石浮云,流水仙山,飛瀑高臺,廊橋淺坡,飛亭檐柱,庭院深深。此幅通景描述的內(nèi)容似為設(shè)計如世外仙境般的一處幽深庭院,畫面一處二人對飲,桌上羹匙菜肴,一旁小童端酒伺候,由于旁側(cè)立有燈柱,可知為深夜對飲,把酒言歡,從二者裝束上來看,似應(yīng)為唐代官僚,故讓人想起詩仙醉酒李太白,其中一人似已微醺,姿態(tài)已趨于隨性,以李白詩句“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來形容此景,恰如其分。小徑之中另有小童持酒端菜,送往途中。廊曲之上有二人持杯展卷,正借酒興作詩談文,好不快活。全器構(gòu)圖繁密,層次清晰,雕刻生動,為乾隆朝碧玉筆筒之精品佳作。
明犀角山水人物杯
編號:1829
尺寸:高13.5cm
來源:西泠印社09秋拍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
成交價:136.64萬元
該品由犀角制成,色澤暗紅,角質(zhì)細(xì)致溫潤,角杯侈口,其下漸斂。其上以高浮雕工藝雕琢。崇山峻嶺,山水樹石,古寺亭臺掩映于樹石云煙之中。高人逸士于此境界中或臨流獨坐,靜伴溪水、峻石;或溪山遠(yuǎn)行,于崇山林岫間閑情漫步。杯沿之下一座古寺隱然于云岫樹石之中,古塔高聳,亭臺掩抑其旁,高僧逸士相語于寺門之旁,以一件角杯雕琢出一個文人理想之境。最為精彩之處是角杯一側(cè)以高浮雕工藝雕出立體的樹石。枝干轉(zhuǎn)折、樹石錯落,極為生動。為一件難得的明代犀角精品。
清乾隆紫檀鑲嵌彩色羅漢人物牙雕插屏
編號:Lot870/Sale2391
尺寸:高62.6cm,長62cm
來源:紐約佳士得3月拍賣
估價:20萬~30萬美元
這件拍品是美國藏家普孟斐先生(Robert H,Blumenfield Collection)的藏品之一,普孟斐先生的文房清玩珍藏被譽為美國首屈一指的文房珍藏。他以收藏家的身份聞名于世,兼之著書立學(xué),潛心學(xué)術(shù)研究,一生矢志鉆研亞洲藝術(shù)。該品上有清朝乾隆大臣永貴的題詩:“翠巖袖手,瓶缽不持。神通變化,無所之施。看眼見明,閉眼見暗。何處徵心,本來弗欠。了心如幻,見身無實。畫飾寫照,不殊面壁。御制羅漢贊,臣永貴敬書?!贝瞬迤烈宰咸茨镜駷榈椎窨坛鏊墒⒘魉谋尘?,在畫面的中心位置,鑲嵌了9位用象牙雕制并給予彩繪的羅漢,人物面部、服飾雕琢細(xì)致,整體層次分明。
明成化青花纏枝蓮紋高足盌
尺寸:高17.7cm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0春拍
估價:600萬m8DO萬港元
此件明成化高足盌,盌體寬廣,撇口、弧形壁,高足粘接于盌底部,呈直筒形中空,造型穩(wěn)重。盌腹繪青花纏枝蓮紋,盌底繪一圈蕉葉紋,足飾三條雙弦紋和一條花卉紋。高足杯、碗、盌大量出現(xiàn)于元代并已風(fēng)行各地,足瘦高,宣于擎拿;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書有詩句,暗示其為酒器的用途。元代墓葬或窖藏所出土的高足碗數(shù)量甚多,后來該器形成為了明代官窯瓷器中一種重要的造形。
大型石灰?guī)r菩薩跪像
編號:Lot1063/Sale2405
尺寸:高106.5cm
來源:紐約佳士得3月拍賣
估價:30萬~50萬美元
該菩薩跪像約是10世紀(jì)到12世紀(jì)的造像,菩薩面部寬大飽滿,朝向右方,面部表隋祥和,神態(tài)典雅,單膝跪在蓮花座上,左手提出(左手有損毀),右手抓住披在左臂垂下的衣飾,項戴珠形項鏈。此尊菩薩像經(jīng)多位外國藏家收藏,最先曾被紐約Tonylng公司購得,后于1960年被藏家Avery Brundage收藏,最后又成為塞克勒先生的珍藏。
圖書中的伊甸園——弘京澤《圖書館№,5》
尺寸:130.3cm×162.2cm,2005年作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0春拍
估價:70萬~90萬港元
韓國當(dāng)代藝術(shù)家弘京澤慣常精心經(jīng)營簡潔和結(jié)構(gòu)井然的圖案,煥發(fā)成幻彩的裝飾,利用樂曲般的合成圖案的花紋和顏色來迷惑人心,把油畫向饒有趣味的深度、角度和色彩延伸。強烈的流行文化和流行曲,喚起我們知覺反應(yīng)中的熟悉感,儼如音樂電視的寫照。此件名為《圖書館NO.5》的作品也一繼弘京澤的風(fēng)格,藝術(shù)家將“圖書館”描繪得色彩斑斕,主人公也被隱藏在圖書之中,只能通過其中的唯一空隙窺視那被書和玩具圍繞的亞當(dāng)、夏娃。在這里藝術(shù)家用一種另類的方式重新營造出了圣經(jīng)中創(chuàng)世紀(jì)的伊甸園。
“克萊因藍(lán)”單色作品——克萊因《無題》
編號:LOt118/SaleLl0021
尺寸:31cm×31cm×14cm,1958年作
來源:倫敦蘇富比2月拍賣
成交價:39.725萬英鎊
法國藝術(shù)家伊夫·克萊因(YvesKlein)被視為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26歲才開始從事藝術(shù),34歲就離開人世。20世紀(jì)50年代前,克萊因在米蘭畫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樣大小、涂滿近似群青色顏料的畫板——“克萊因藍(lán)”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這次他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承認(rèn):“意大利的卡夫卡”迪諾·布扎蒂(Dino Buzzati)為他吹捧,在報紙上撰文歌頌;而已經(jīng)躋身于大師級的馮塔那(Lucio Fontana)對他畫作的收購,更是讓克萊因獲得了國際名聲。此后,克萊因的藍(lán)色獲得了一個專門說法,叫做International K1elnblue,簡稱IKB,顏料的配方權(quán)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當(dāng)前的拍品也是克萊因的“克萊因藍(lán)”單色作品之一。
“千禧藍(lán)鉆”
尺寸:5.16卡拉
來源:香港蘇富比2010春拍
估價:36D0萬~400萬港元
這顆重5.16卡拉,梨形內(nèi)部無瑕鮮彩“干禧藍(lán)鉆”是“迪比爾斯千禧瑰寶珍藏”(De Beers Millennium Jewelsc01]ection)中的“千禧藍(lán)鉆”之一?!暗媳葼査骨ъ鍖氄洳亍庇?000年由迪比爾斯(De Beers)隆重推出以慶祝千禧新紀(jì)元,此經(jīng)過數(shù)十年才結(jié)集而成之珍藏系列,包括11枚色調(diào)濃密均勻的藍(lán)鉆,全由史妲美詩鉆石集團(The steinmetzDiamond Group)切割和打磨,每顆均特別以激光方式雕琢“迪比爾斯千禧瑰寶珍藏”獨立編號,該拍品則刻有“DeBeers Millennium Jewel 11”。此外,ll枚藍(lán)鉆當(dāng)中,有9枚獲著名美國寶石學(xué)會(GIA)評定為具有彩鉆高評級的“鮮彩”(Fancy Vivid)顏色,本品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