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首歌,一首使人溫暖的歌;那是一首歌,一首使人感慨(kǎi)的歌;那是一首歌,一首使人反省的歌。
這年冬天,在深圳的一家早餐店外排了長長的隊。排隊的人有躊(chóu)躇(chú)滿志的學生,有日理萬機的白領(lǐng),還有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
“這一籠是最后的一份早點了?!钡昙医械?。而排在最前面的幸運兒是一位學生。他在這里排隊有一段時間了,為了爭取時間,他一直在讀他的課本。他反復(fù)讀著,嘴里還不時發(fā)出絲絲聲響。
學生已經(jīng)收起被手握得溫熱的課本,準備接過飯盒,這時,排在后面的一個青年忍不住了,他說:“小兄弟,我要趕車去廣州,不能再等了。錯過了早餐,也許我一天都沒時間吃飯了,你看你能不能將這份早餐讓給我?謝謝你了!”他拍了拍學生的肩膀,然后用誠懇的眼光看著他??吹贸鰜砬嗄隂]有撒謊,學生也知道應(yīng)該助人為樂,老師的教導(dǎo)此時在耳邊響起:“要用一顆仁愛的心去看待社會里的每一個人?!笨墒?,他現(xiàn)在的情況很微妙,他本身也沒有等待的時間,他將要遲到了,他在心里立即打起了世界大戰(zhàn)。在這矛盾之中,他覺得天氣突然變冷了幾度,他還想起來電視上說這是29年來深圳最冷的冬天了。這時,又有一個人開口了:“你要趕車?我還有老小在家里等著呢!”他話音剛落,排隊的人們就發(fā)起了議論。有人認為趕車的值得同情,有人認為給家送飯的值得贊賞,還不斷有人加入訴苦的行列,希望得到大家的同情。大家似乎忘記了學生,他們也沒有注意學生焦急的眼神,這個學生就要遲到了,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此時,學生也不再矛盾了,他已經(jīng)決定將最后的早餐讓出,可是,他又有了新的問題,讓給哪一位呢,哪一位才是最需要的呢?比較之下,他已經(jīng)將自己完全置之度外了。
冷風在人群中間穿梭著,就連小鳥的身體都被凍得僵硬了,它們的飛翔看起來變得越來越困難了。太陽此時又躲到了云兒后面。此時那份熱乎乎的包子身上沾滿了小水珠,它也是急得滿身大汗啊。
“還是給那個學生吧!”一個低沉但有著極強穿透力的聲音從一個老奶奶嘴中傳了出來。全場的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議論又開始了?!笆前?,給孩子吧!”人群終于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他們仿佛從夢中驚醒了。“他可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啊!”“對,就給這個孩子吧?!蹦菐讉€爭取照顧的人也都羞愧地退卻了。
學生拿著飯盒,邊向?qū)W校跑去,邊回頭說:“謝謝!”就在這時一束陽光從云的縫隙中射了出來,太陽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股股暖流在人群中蕩漾起來了。大家不約而同地向?qū)W生喊道:“好好學習啊!”
遠處傳來學生的回應(yīng)聲:“噯!”
喊聲帶著大家對學生殷(yīn)切期望,回應(yīng)聲夾雜著感激和承諾,這兩種聲音此時凝聚在一起了,它仿佛奏出了一首歌,一首由一位老奶奶打頭,眾人響應(yīng)的歌,一首充滿著力量和關(guān)愛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