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陽縣的西南,有處叫做小南海的景區(qū)。這里地處太行山的余脈,山勢呈典型的北方風格,群山連綿逶迤,諸峰相擁拱衛(wèi),千年洹河山澗幽谷間流淌。
長春觀就坐落于這里的一座山谷里,兩邊青山屹立、互為呼應,重重宮殿依山勢而建。沿著長長的石階而上,石階皆為青石而鍛造,上面留著石刻斧鑿的道道痕跡。古樸的山門和圍墻,皆為黛巖所砌,白灰勾縫,有種歲月的滄桑感。平整的小院,石板鋪就的地面,石頭壘砌的桌椅,供人們在此休息。寺院皆在高處,欲為拜偈,必須跋涉一段更為陡峭的石階。石階旁設有扶欄,雕刻著精細的花紋,刀刻流暢、工筆講究。只是歲月悠悠、人來人往,欄桿上留下了久經(jīng)撫摸的痕跡。
步入寺院深處,在最后是一處閣樓。沿著木制的樓梯攀登而上,腳踏樓梯,發(fā)出沉重的聲響,有種古樸之感。樓下是老子廟,石頭壘起的半圓形拱洞,窯洞內深達數(shù)米,老子像在最里面。面容滄桑從容,鶴發(fā)長須、道袍加身、佛塵在手。老子為春秋戰(zhàn)國時的名家,寫《道德經(jīng)》,創(chuàng)建道教,是我國本土創(chuàng)建的一門宗教。殿內空曠寬綽,地上鋪著陰陽八卦圖案,墻上貼著介紹生平的石刻,這里主要是道教圣地,但也供奉著佛教的圣祖,體現(xiàn)了一種信仰的多元化,和不同文化的和諧融合。
沿著山澗的小路,來到一處巖石上,微風拂面而來,頓覺一種切膚的清涼。
洹河水流波涌,倒映著湛藍的天空,朵朵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