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西泠拍賣行將在舂拍中推出“中國首屆18-20世紀東方手工古董毯專場”,屆時80余條珍貴的古董毯將悉數(shù)亮相,這些古董毯均由一位海外古董毯收藏家提供,該藏家繼承祖業(yè),從事古董毯專業(yè)收藏50余年之久。1996年,國內(nèi)拍賣行就推出了古董毯拍賣,14年間,古董毯的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從十年前的十幾萬到現(xiàn)在的上百萬。而國際古董毯的拍賣則突破上千萬的價格,古董毯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廣大收藏者關注。
西泠首推“東方手工古董毯專場”
80余件拍品均來自海外古董毯收藏世家
東方手工古董毯作為一種高檔的室內(nèi)裝飾,自16世紀開始就得到了歐洲皇室的青睞,進入19世紀末期,東方古董毯逐漸步入個人家居,成為居室主人生活品味和文化修養(yǎng)的標志。在最富盛名的東方地毯之鄉(xiāng)——波斯,古董毯更是一個人社會地位與尊貴身份的象征,如果能擁有一條從祖輩傳承下來的古董毯,是主人無比的榮耀。
西泠此次推出的80余條古董毯均由一位海外古董毯收藏家提供,該藏家繼承祖業(yè),從事古董毯專業(yè)收藏50余年之久。獨一無二,這是古董手工毯區(qū)別于普通地毯的一大特色,也是古董毯擁有者獨特身份的體現(xiàn)。由子古董毯采用純手工編織,耗時長達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某些圖案設計與編織技法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得以延續(xù),再加之設計者和編織者的個人因素和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沒有兩張古董地毯是完全相同的。此外,由于古董毯大都采用優(yōu)質原料,編織工藝也極為精良,如果保存得當,它的價值將隨著使用年份的增長而提升。
一條純手工制作的地毯,從繪圖、染線、掛經(jīng)、編織到成毯后的平剪、水洗、挽穗,總共要經(jīng)過數(shù)十道工序,耗時14-18個月才能完成,其繁復的工藝需要制作者具備出色的藝術欣賞能力、高超的手工技藝和極強的毅力與耐心。在整個制作過程中,編結是最考驗織工技能與耐性的環(huán)節(jié),結點越密,毯面的圖案就越細膩、線條就越流暢。在西泠推出的“中國首屆18-20世紀東方手工古董毯專場”中,一張喀桑鏤空真絲古毯,每平方米的結點數(shù)高達120余萬個,由于真絲的光澤和鏤空的陰影效果,從不同的視角看去,毯面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澤變幻,令人稱奇。原藏家將此毯裝裱成框,懸掛在墻上達40年之久,珍愛備至。
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
古董地毯成拍賣場上“軟黃金”
從近10年國際、國內(nèi)市場的拍賣情況來看,古董毯的藝術價值和投資價值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廣大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的關注,成交價格也呈現(xiàn)出節(jié)節(jié)攀升之勢,顯示出強勁的潛力。
1996年,古董毯就出現(xiàn)在國內(nèi)的拍賣場上。中國嘉德在19%年的春拍中推出一批古董毯拍品,其中一件清晚期寧夏織花蝶紋地毯以11萬人民幣的價格拍出當時的最高價。1997年秋拍,翰海推出一批古董毯,6件18世紀的寧夏地毯全部成交,除了一條團花地毯的成交價格為9.9萬外,其余5件龍抱柱地毯的成交價格均在12.1萬到16.5萬之間;進入21世紀,古董毯拍賣的價格更是大幅上揚,在2003年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御用如意紋絲絨地毯以75萬的價格成交。近年來,香港佳士得年年都推出一批古董毯,并且成交價格屢破紀錄。2007年秋季,香港佳士得在其“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推出的一條御制緙絲金地福壽團龍八吉祥地毯以近265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而在今年4月15日剛結束的倫敦佳上得“東方古董毯專場”中,一件伊朗科爾曼地毯以959萬美元(約合6500多萬人民幣)的驚人價格成交,刷新了古董毯拍賣的最高紀錄。
目前,珍貴的東方古董毯多為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而作為高檔古董毯重要產(chǎn)地的伊朗,依據(jù)當?shù)胤桑?平方米以上的高檔波斯地毯不能隨意帶出國境。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面上流通的古董毯數(shù)量。古董毯的流通主要為藏家之間的互通,或是現(xiàn)身拍場。由于東方古董毯的稀有性、審美性與實用性,許多人在將它收納入室的同時,也將其看作是一種收藏和投資。盡管東方古董毯的收藏歷史,在國外已有幾百年之久,但當今國內(nèi)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但也正是這一點,為古董毯在未來的升值營造了空間。